我所知道的“乒乓外交”
人的一生中,能直接參與重大歷史事件的機會是很少的,能直接參與世界重大歷史事件的機會更是微乎其微的。正因為是這樣,所以到了晚年,“如煙往事俱忘卻”的時候,這些重大事件反而更加凸現出來。我親身經歷的“乒乓外交”就是當年轟動世界的一件重大歷史事件。作為這件事的直接參與者,我看了一些有關此事的文章,總感到有不盡完善和與歷史有出入之處。為此,我今天盡自己所能,將當年的歷史事件如實寫出,供人評說。
一、戰前受命
1970年,當時的國家體委軍管會召集會議,研究我國是否派隊參加第31屆世界乒乓球賽的問題。“文化大革命”中,我國的乒乓球隊伍受到很大摧殘。第一個世界冠軍容國團、主教練傅其芳被迫害致死,訓練全部停止,體委機關內也是派性甚濃,再加上我國已有兩屆未參加世界乒乓球賽,因此是否參加第31屆世界乒乓球賽的確不好下決心。
在這次會上,當時的軍管會負責同志說:“今年是舉行第31屆兵乓球賽的一年。世界輿論認為中國隊應該參加,要是沒有中國隊參賽,就不能稱之為世界性的比賽。因為中國兵乓球隊水平高,參加比賽才能反映當今世界兵乓球運動的技術水平。”經過研究,軍管會議決定,向中央寫報告,請示毛主席、周總理批准派隊參賽。
這時,外界的推動力越來越大了。1971年1月25日下午,日本兵乓球協會會長后藤鉀二先生一行4人來到北京,邀請中國派兵乓球代表團參加第31屆世界乒乓球賽。后藤先生認為沒有高水平的中國隊參加,就不能算“世界級”比賽,當晚就向我有關方面遞交了一份會談紀要。中日雙方的會談是在周總理親自關懷下進行的,因而比較順利,幾個技術性問題很快解決了。1971年2月1日,中日雙方在北京簽署了會議紀要。但是最后中國隊是否參賽,仍有待中央拍板。
當時距比賽日期3月28日還有兩個月,距參賽報名截止日期隻剩下10天了。日期緊迫,參賽准備工作必須加速進行。軍管會要我負責乒乓球隊的訓練工作。當時我剛剛被解除“群眾專政”不久,才恢復工作。因此接受這項工作后,我基本上泡在乒乓球訓練館。運動隊多年沒訓練了,抓起來有些吃力。但運動員、教練員熱情很高,練習很刻苦。有時軍管會研究參賽的政治問題也通知我參加。
有一次周總理接見軍管會領導,討論31屆世界乒乓球賽的問題,把我也找去了。周總理主要是了解軍管會的意見和參賽准備情況。他在會議結束時要求把詳細情況准備一個方案,然后上報。
散會后,我乘機找到周總理,提出了想回部隊工作的要求。因為“文革”中我雖然在體委被批斗、關押,但我還一直保留著軍籍,現在被“解放”了,我想回到部隊去。周總理聽完了我的話后,對我說:“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我國要參加的話,准備由你率隊去日本。這種情況下你怎麼能回部隊呢?這是一項重要任務,‘文革’以來第一次派隊出國比賽,你可不能三心二意啊!要集中力量,抓好訓練,做好思想工作,技術上要抓緊訓練。”總理的一番話使我深受感動。“文革”前,乒乓球隊就經常受到周總理的關懷。幾次參賽回來,周總理總要設家宴招待參賽隊員、教練員和團長、領隊、體委副主任。總理每次都風趣地事先打招乎:“我請你們到我家吃飯,錢我出,但要自帶糧票。”席間總理和大家談笑風生。有時周總理還拉上我這個技術不怎麼樣的人一起打一盤乒乓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