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締結和平友好條約談判和鄧小平訪日【2】

作者:江培柱    發布時間:2017-04-28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分享到 :

1974年底1975年初,中日締約預備性談判正式開始。起初,會談尚順利。陳楚大使和東鄉次官分別代表本國政府陳述原則立場。雙方都表達了通過締約把兩國關系推向新階段,為和平友好作出貢獻的願望和決心。雙方在第二次預備性談判中還達成了兩點共識:其一,即將締結的條約是保証兩國將來走向友好道路、向前看的條約﹔其二,條約內容以中日聯合聲明為基礎。至此,人們都樂觀地以為會談會是順利、速成的。但“總論”之后進入“個論”,分歧逐漸顯露。

對照雙方提交的條約草案案文就可以發現,是否將反霸條款寫進條約是雙方存在的最大分歧。中方原以為在中日聯合聲明中已包含“雙方不謀求霸權,也反對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建立這種霸權的努力”的內容,而且雙方同意締結和平友好條約以聯合聲明為基礎,據此,將反霸的內容寫進條約應當不成問題。但日方從一開始就想方設法回避,不願有任何涉及乃至影響第三國的內容寫進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日方雖然承認面臨的現實威脅,但隻承認泛泛而論的霸權、強權,不願因具體提及反霸而被擺在“敵視別國”的位置上,因此締約談判在內容上碰到了難題。國內及時電示,一定要堅持原則,據理力爭,但談判剛剛開始也不要把話完全說死。當我正在認真考慮如何在所寫的發言稿中體現出我方的這種精神時,外交部又來電告:前電作廢,國務院副總理陳永貴訪問墨西哥將途經東京,一切以他轉達的指示為准。

1975年3月27日,陳永貴率團出訪途經東京,有兩個多小時的停留時間。以陳大使為首的使館主要官員以及政治室參加預備性談判的人員都到機場迎接,並聆聽重要指示。在機場貴賓室,陳副總理與陳大使稍事寒暄后即轉入正題。他抬高聲音說道:“最高指示:不能讓。就是這些。”陳大使希望陳副總理再詳細給大家說說,尤其是我們這些參與談判的同志很希望他能再講一些具體的指導性意見,以便在會談中設法落實,他又重復了一遍“最高指示:不能讓”,並要使館堅決貫徹。全場一片寂靜,沒有誰再講話。大家都在思考著這個簡單明了的重要指示,並深感責任重大,認真琢磨著如何貫徹執行。

陳永貴副總理離開東京以后,締約談判深入展開。中方的立場更加明確堅定,主張以聯合聲明為基礎有所前進,主張將反霸條款原原本本寫進和平友好條約並對此進行多方論述。而日方則力圖說服我方放棄這一原則主張。雙方主張明顯對立,談判陷入僵局。

在談判桌外,蘇聯對日本施壓、牽制中日締約的活動一刻也沒有停止。蘇聯駐日大使特羅揚諾夫斯基以及繼任的波利揚斯基軟硬兼施,多次約見三木首相和日外務省負責人,遞交蘇聯政府聲明備忘錄以及勃列日涅夫的親筆信,提出就日蘇和約進行談判並締結日蘇睦鄰合作條約,以牽制中日談判。在蘇聯的強大壓力下,日方進一步后退。三木首相一方面通過駐華大使或派外務省官員來華向中國領導人表示他對締約的熱情,另一方面又拋開外務省親自發表首相見解,強調日方遵守世界普遍的反霸原則。

為了推動締約談判,中日兩國外長喬冠華和宮澤喜一利用出席聯合國大會的機會,在紐約舉行了兩次會談。這是締約談判中雙方的一次重要接觸,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黃華和日本駐聯合國大使齋藤鎮男以及有關官員陪同參加了會談。

第一次會談於1975年9月24日在日本駐聯合國大使官邸進行,包括晚宴在內,會談從下午5點一直持續到夜晚11點半。宮澤首先回顧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約談判的過程,稱:“迄今在北京、東京的20來次談判,在條約論上轉來轉去,沒有抓住本質,致使談判處於停滯狀態,這是我的責任,希望這次會談能成為新的起點,使兩國關系進入更正常軌道。”接著,他談了締約談判的焦點反霸條款問題。他說:“中國把反對霸權主義作為不可缺少的主要內容,這也應該是日本外交政策思想和哲學的體現。”他對反對霸權主義提出了自己的四點解釋,這就是后來人們所熟知的抽掉反霸實質而欲使其“空洞化”的所謂宮澤四原則,即:(1)反霸不針對第三國﹔(2)不得與聯合國憲章相矛盾﹔(3)反霸不意味著採取聯合行動﹔(4)范圍不限於亞太地區而是全世界。

喬冠華外長陳述了中方對締約談判和條約內容的原則立場,他說:“努力把條約簽好是我們的共同願望。”對於成為焦點和分歧的反霸條款問題,喬外長說,中美上海公報最先寫入,后來中日聯合聲明也寫了相關內容,無需作任何解釋。沒有料到比較簡單的事情竟會遇到這樣的波折,貴方阻力何在?出現需要解釋的問題就是因為某個國家不高興,有點神經緊張。像魯迅先生小說中的人物阿Q一樣,頭上長了癩皮瘡,頭發都掉光了,於是就怕人家說亮,他還很怪,對於力氣小的人又打又罵,而對於力氣大的人就不敢說話了。對於有人不高興,要進行分析,看理由對不對,如果硬是不高興,証明他就想謀求霸權。喬外長又針對宮澤發言中提及的第三國問題說:“聯合聲明本身已經作出了回答。至於有些國家作了不正義的事情,我們反對,這不能說是針對第三國。”喬冠華從正面說明了把反霸條款寫入條約的好處:“約束兩國也反對別人搞霸權,對亞太地區穩定也是有利的。”喬冠華鄭重表態說:“在反霸問題上彼此都不要強加給對方,既然雙方想法不一致,可以等一等。如果你們有困難,不便於簽,也不要勉強。我們兩國關系總的是好的,聯合聲明還在,沒有條約天也塌不下來。”宮澤顯得很無奈,他接過喬冠華談話中關於阿Q的話題,辯稱“日本正是這樣一個力量極小的對手”,要求中方理解。

三天以后,也就是9月27日第二次會談在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駐地舉行,加上晚宴一共進行了3個多小時。

會談中喬外長一針見血地問宮澤,是否同意把反霸條款完整地寫進條約正文而不是前言,宮澤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回國研究后會擬出條款交給中方。喬冠華感到宮澤仍有顧忌,就對他說,我們兩國談判不應讓第三國干預。一個民族要主持正義,維護真理。宮澤又把阿Q搬出來說:“哪怕我們認為阿Q不好,臉上也不敢露出來。”就這樣,盡管兩位外長長時間的會談氣氛是活潑輕鬆的,但是沒有在實質問題上達成任何一致。

由於雙方在反霸問題上的分歧與對立,中日締約談判實際上宣告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