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版本研究【5】
3.引文的修改。
“毛选版”《决议》内容上的修改除了以上两点外,还有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地方是引文内容的修改。《决议》中有多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刘少奇等人的引文。其中以毛泽东的引文为最多。这些引文普遍存在被修改的情况。引文修改的重要原则就是根据最新编译出版的领导人著作进行校订。这些引文的修改,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对于文本的规范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也为现在的文献出版工作设置了困难。假如现在的党的文献出版者有意恢复历史的原貌,希望将《决议》按照原来的“正式二稿”而非“毛选版”进行出版,那么由于引文的关系,必将牵涉到领导人著作尤其是毛泽东著作的修改问题。这无疑将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余论
无论是《决议》的“正式二稿”还是“毛选版”,它的起草和修改都得到了组织的批准和认可。《决议》的出台和修改政治性很强,是一项高度严肃的工作。本文分析《决议》的修改情况,也绝非是要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决议》某一版本。而对于专业的研究者来说,无论是“毛选版”还是“正式二稿”,都有它的文献价值。“正式二稿”的价值不言而喻;“毛选版”的决议虽然有多处修改,但是仍然具有它独立的文献价值。文献的修改本身在某种意义上真实呈现了当时的政治生态。这也是原版所不具有的。
在编辑出版工作日趋规范化的今天,领袖著作等党的文献的版本问题常常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党的文献的编辑常常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需要考虑文献资料编辑的规范,尽可能保证真实性;另一方面需要考虑文献资料的政治影响,尽可能发挥它的宣传效果,避免为敌对势力所利用。“正式二稿”在与“毛选版”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从标点和文字上看,“毛选版”无论对于政治宣传还是一般读者的阅读需要,都要比“正式二稿”完善得多。而从内容上看,“毛选版”删除了大量有关“毛泽东思想”的表述,添加了马列主义和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成分,虽然使得这个文献的本来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其主要思想并没有改变,并且加强了中国革命的马列主义正统性。“毛选版”点了王明等人的名,这也使得该文献在历史评判时更为客观和公正。总体而言,“毛选版”算是对“正式二稿”的重要改进。而且,“毛选版”的《决议》经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审阅,流传了半个多世纪,无疑具有充分的法理性和相当的权威性。这些都是“毛选版”的重要优势。但是,《决议》在两次会议上的通过情况和编入《毛选》时的修改情况,这些应该在出版时作适当的交代。
(本文作者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讲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