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办延安自然科学院的经过【4】
培养无产阶级化的技术人材
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器,正如物质的武器一样,它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它可以为奴隶主阶级、封建阶级、资产阶级所用,也可以为无产阶级所用。但形成某种体系,掌握和运用它的人,是有阶级性的,也正如组成军队,掌握和使用它的人是有阶级性的一样。虽然资产阶级的科学人材也可以为无产阶级所用,但是,无产阶级想要发展自己的科学事业,就不能寄希望于没有经过思想改造、也就是没有改变阶级性的资产阶级人材,这里有个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根本区别。正如黑格尔关于辩证法的伟大创造,只有经过马克思的改造,把它的头脚倒转过来,赋予唯物主义的基础,才能成为无产阶级战无不胜的理论武器,不是亚丹?斯密,也不是李嘉图,而只是马克思才揭示出资本增值的真正秘密,暴露其剥削的本质,把无产阶级推上自为的舞台。
因此,边区要发展自己的科学事业,就不能只仰赖大后方的现成人材,而必需培养自己的人材。培养自己的人材,不能只限于在学校里学习科学知识,还必须学习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在学会掌握自然科学这一武器的同时,学会按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正确运用。正是这后一点,使无产阶级的人材区别于也优于资产阶级的人材,足以担当我们科学事业的骨干。
同边区所有的干部学校一样,自然科学院也是通过生产劳动和政治学习双管齐下,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前面说过,我们的学习实际上是从劳动课开始的。开荒、烧炭、积肥、种地、纺线、织毛衣、编草鞋,加上各种实习,整个学习期间,劳动始终是一门主课。在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断绝粮饷,并对边区进行经济封锁的困难条件下,为克服困难,根本改善物资供应,在毛主席的发动下,掀起了一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大部分同学都从翻地、下种到收割、打场,参加过粮食生产的全过程。这种生产劳动,对我们一些原先手不能提、肩不能挑、五谷不分的青年学生来说,不仅是增加了全套的生产知识,磨炼了体格,更有根本意义的是从中体会到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锻炼了革命的意志。
我们到科学院后不久,一场大雨使山洪爆发,科学院门前那条叫做杜甫川的小溪,河水猛涨,形成了一股宽阔的急流,从上游漂下来不少农作物和农家的用具。这时候,我们有几个年轻人很有兴致地到大门外去“看大水”,显然还不曾有同农民休戚相关的感情。一九四一年困难时期,每个人都得完成一定的口粮生产任务,有人还在溪边开出小块荒地,种上蔬菜。此时,大家对天气的反应就不一样了。出太阳还是下雨,首先想到的是对种的东西是否有利。种庄稼需要肥料,我们几个人到骡马店去挖厩肥,时值冬季,天寒地冻,用镐刨时冰渣乱飞,但越往下挖肥越熟,色味都更浓,竟不觉其脏,反而干得更起劲了。毛主席说,工人农民尽管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最干净的。原先我们对毛主席的话没有真正领会。只有经过象挖肥这样的实践,才使我们得到深切的体验。当手上磨起泡,肩膀压得疼痛,腰酸得直不起来的时候,才能比较深切地领会到,为什么在革命斗争中,劳动人民表现得更为坚定。
如果说生产劳动促进了感情上的变化,整风运动则是进一步促进了思想上的转变,使我们这些青年学生弄明白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区别,解决一系列重要的观点和认识问题,如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领袖与群众、人性与阶级性、政治与技术、个人与集体等等。整风学习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使我们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现在回顾这一段历史,可以毫不夸大地说,要是没有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我们这些小资产阶级出身的青年知识分子,要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在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基本上完成思想改造,使自己变成基本上算得是无产阶级化了的技术人材,是不大可能的。这两个运动虽然占去了相当多的时间,但是,它的重要性是无可估量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