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抗戰的回憶【3】
(三)忻口抗戰的經過
在雁門關長城各口失陷后不久,保定、滄州相繼失陷,平漢線上的國民黨軍隊撤至正定、石家庄,敵進攻華北的第二步作戰計劃已完成,並開始了它的第三步計劃——攻佔太原、石家庄、德州,驅逐中國軍隊於黃河以南,完成其軍事佔領華北的侵略意圖。為著最后努力保衛太原,主力部隊於此時向晉北開進。在晉北之崞縣、原平、忻口的激烈戰斗相繼開始了。崞縣、原平都經過一星期的固守。我們對於崞縣,特別是原平守城的晉綏軍那種英勇壯烈犧牲精神是非常欽佩的。由於他們的英勇抵抗,從正面遲緩了敵人的前進,使增援的生力軍得有充裕時間集結於忻口,使忻口后來能夠堅持將近一月的抗戰。
敵深入雁門關以南作戰,其后方交通愈加延長。當時,不僅同蒲路北段因車輛南移不能利用,且平綏路因被破壞一時也不能利用,它依靠汽車和牛馬車的力量運輸。其主要運輸線是經雁門至大同和經平型關、靈邱、廣靈、蔚縣至張家口的兩條汽車路。敵人不僅要供給前線大量的彈藥、汽油(坦克車和飛機用),而且糧食、菜蔬也靠后方供給,因此,后方交通成了敵人前線軍隊作戰的重要生命線。
我們把擾亂敵之遠近后方,破壞、切斷敵之交通運輸,阻斷敵之接濟與增援,作為我們配合我國主要部隊作戰的主要任務,而以一部協同我主力軍作戰,以期陷敵於孤軍苦斗,求得在較長的斗爭中,削弱以至最后消滅其主力,從而改變晉北不利的戰局。
這時候,如果在晉北有充裕的生力軍,能夠抽出適當的精銳兵團組織得力的野戰軍,沿太行山伸出保定、南口間地區,作有力的活動,威脅敵平漢、平綏線策源地北平,斷絕敵后路,調動敵於運動中給以打擊,則是增加敵之困難,配合正面作戰最有效的辦法。在順利情況下,可以逼迫敵人改變其作戰計劃,引起戰局的變化,至少使敵難於迅速完成預定計劃。可惜,當時缺乏這種精銳兵團來組織這樣遠出的野戰軍。
敵曾以全力猛攻忻口,遭到了忻口抗戰部隊猛烈之打擊。忻口戰斗是華北抗戰中最激烈的戰斗,郝、劉兩將軍(指國民黨第九軍長郝夢齡和五十四師副師長劉家棋)在前線陣亡,衛立煌將軍指揮下的全線部隊,雖遭受重大傷亡,毫未動搖。許多忠勇將士的英勇奮斗,是值得每個同胞永遠紀念的。
我深入敵遠后方,在平型關、靈邱以北及在崞縣、雁門關、大同間活動的部隊,經過無數次的戰斗,打擊敵之掩護部隊和運輸隊,奪獲很多輜重汽車,徹底破壞公路。首先,將平型關、蔚縣至張家口的交通線完全截斷,並乘勢克復平型關、繁峙、沙河、大營、靈邱、廣靈、淶源、渾源、蔚縣、陽原、易縣、完縣、唐縣、行唐、平山等廣大地區,進而搞亂與破壞平漢、平綏鐵路。在雁門南北活動的部隊,曾幾次佔領雁門關,將大同至崞縣之汽車道上的橋梁、險隘、電線盡行破壞,阻撓、遲緩敵之增援,襲擊敵之飛機場,迫使敵人疲於奔命,無法保持其安全。因交通中斷,敵輜重部隊亦不得不停止行動﹔或者用大的兵力,附工兵與重兵器掩護輜重部隊節節修路前進﹔然中途仍須遭受我們不止一次之襲擊,始能到達。待通過后,其交通聯絡仍被破壞如前。
敵攻忻口遭受嚴重打擊,后路又被截斷與擾擊,曾陷於非常孤立、困難狀況之中。彈藥和一部分糧食,依靠飛機運送。因為炮彈、汽油缺乏,大炮、坦克不能大肆活動。士兵依靠搶劫當地的小米雜糧充飢。它當時已無力量攻破忻口陣地。但同時,我守忻口部隊經過二十余天的戰斗,又無新的生力軍增援,要迅速消滅它亦不可能。但如果有長久的時日,逐漸消耗其力量,斷其后方接濟、增援,在我方增加新的生力軍的條件下,消滅其大部或逼其向后撤退,不是不可能的。
在晉北之敵處於危困待援的情況下,石家庄、德州相繼失陷。敵乃以平漢線上的全部力量及津浦線上之一部沿正太路向娘子關、太原進攻,以策應和解除晉北敵人之危,完成其攻佔太原的任務。由於晉東戰況日益嚴重,我八路軍為挽救東線危局,協同其他部隊保衛山西大部領土之完整,乃以一部主力由五台以北急向東線轉進。但在部隊尚未到達預定地區以前,娘子關,舊關已被敵突破。我軍雖有廣陽,估尚有幾日之戰斗,然已無法挽回戰局。壽陽失陷,太原已危,忻口抗戰軍隊乃自動撤退,東北兩面之敵得以會攻太原,太原亦相繼失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