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及其时代意义【4】

作者:张神根    发布时间:2014-06-03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分享到 :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提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从国情实际出发成功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崭新的面貌,但也引发了许多疑问。它的依据是什么?它还是不是社会主义?这类问题早从改革开放之初就一直受到党内外、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到80年代中后期,认真严肃回答上述问题变得十分必要。

实际上,从五六十年代开始,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就在探索社会主义改革问题,探索不急于向更高阶段过渡甚至暂时采取一些退却政策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关如何判断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就提了出来。中国共产党人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遭受“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挫折后不久,即在1959年底1960年初,毛泽东就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6页。)。其后,直到去世前,毛泽东多次阻止了党内一些人急于向更高阶段过渡的冲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延续了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在确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成功开辟改革开放事业的同时,力图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处在什么发展阶段等问题。1978年8月6日,在会见利比亚总人民代表大会总秘书处成员贾卢德时,邓小平指出:“资本主义要消灭,这是一个很长期的斗争。各国的发展阶段不同,消灭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73页。)这段话清楚表达了消灭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是个很长时期的历史过程;各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不可能相同。它是我们所见到的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最早论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也促进了思想的大解放。在1979年初召开的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开始有部分理论工作者讨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然而,社会上也有一部分同志对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有些怀疑,有争论。中央认为,虽然人数比较少,但终究是重要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还要作工作。(参见《胡乔木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9页。)

基于这样的考虑,1979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出“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制度,它同世界上的任何其他事物一样,有它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同已经有了三四百年历史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比,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92页。)。这是在党的全会文件中正式承认社会主义仍处于幼年时期,还不成熟、不完善。

此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党认识到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十分重要。1980年4月21日,在同外宾谈话时,邓小平明确指出:“要充分研究如何搞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现在我们正在总结建国三十年的经验。总起来说,第一,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我们过去就是吃‘左’的亏。第二,不管你搞什么,一定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2页。)这段话说明,不能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搞社会主义,搞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展开和对“左”倾错误历史反思的深入进行,又有一些人提出中国不是社会主义,或不是科学社会主义而是农业社会主义或封建社会主义,应该补上资本主义这一课等问题;也有另外一些人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放弃了基本立场和信仰,搞“非毛化”,这些错误言论要求党进一步作出回答。为此,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提出:“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但是毫无疑问,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任何否认这个基本事实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当然,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66—167页。0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法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初次被提及,也是对以上错误言论的明确回答。

到1982年,拨乱反正基本完成,长期严重混乱的局面得到根本改观,改革开放初步展开,国家重新呈现勃勃生机,有力地增强了党领导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信心。在这年的9月,中共十二大胜利召开。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旗帜鲜明地号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大会通过的报告在建设精神文明部分也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22页。)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法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再次提及,并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集中概括为“物质文明还不发达”。

中共十二大以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从经济体制改革到科技、教育等各方面体制改革的过程。改革开放有力推动着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也有力地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全会虽然没有直接论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论述有利于加深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

到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使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充分证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路子走对了。实践的成功,迫切要求党及时进行深入理论阐述,以指导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认真回答人们提出的各种疑问。1985年9月,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邓小平说:“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这是一件大事,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2页。)在这前后,邓小平反复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的原则等问题。

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竞争,而且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27页。)这些论述,继承了《历史决议》和十二大关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也继承了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的观点,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与改革开放政策联系在了一起。

为即将召开的中共十三大做准备,邓小平集中回答了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1986年12月14日,他指出:“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苏联也在研究,他们也没有解决……人均四千美元,只能说中国是个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国家总体力量至少将位于世界前几名。只有到那时,我们才可以大胆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现在我们还没有资格讲这个话”(《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第1158页。)。1987年2月6日,他强调:“十三大报告要在理论上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讲清楚我们的改革是不是社会主义。要申明四个坚持的必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必要,改革开放的必要,在理论上讲得更加明白。”(《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3页。)1987年3月21日,十三大报告起草组将《关于草拟十三大报告大纲的设想》上报给邓小平,这个《设想》说:十三大报告全篇拟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的根据。3月25日,邓小平对《设想》作了批示:“这个设计好。”(《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第1173页。)1987年4月26日,他提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5页。)1987年4月30日,他又指出:“现在中国反对改革的人不多,但在制定和实行具体政策的时候,总容易出现有一点留恋过去的情况,习惯的东西就起作用,就冒出来了。同时也有右的干扰,概括起来就是全盘西化,打着拥护开放、改革的旗帜,想把中国引导到搞资本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8—229页。)1987年8月29日,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2页。)这些阐述,为十三大报告展开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供了重要指导和依据。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共十三大在北京召开。十三大报告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对这个问题,我们党已经有了明确的回答: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8—9页。)大会报告还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3页。)报告确认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特定的较长的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至少要上百年,而中国目前正处于这个阶段。至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形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提出,回答了国内外长期以来普遍关注的中国是不是社会主义、能不能搞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起点和所处历史阶段及其基本特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不仅满足了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迫切需要,而且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确立了基本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