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整军运动的回顾【5】
(四)
全国土地会议闭幕不久,中央军委批转了经毛主席亲自修改的辽东三纵队学习土改政策中开展“诉苦教育”的经验,极大地推动和提高了各野战军的诉苦运动。一个是诉苦内容集中以揭发封建压迫为主,把土改教育引向深入;一个是扩大范围,号召团结。官兵和军民同诉旧社会反动派所给予劳动人民之苦,提高工农兵血肉相连,天下穷人是一家的认识;使工农分子的阶级觉悟提得更高,非工农分子彻底转变阶级立场,站在劳动大众一边,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许多部队还开展“一条心”运动,官兵、军民一条心,奔向一个目标: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中央军委批转辽东三纵队的诉苦教育经验之后,晋冀鲁豫军区、晋察冀军区都总结了各自部队久已开展的诉苦运动经验①。华东野战军政治部为进一步加强诉苦教育的领导,下达了《连队诉苦运动实施方案》的指示。12月,毛主席还对西北野战军一旅的“九天阶级教育”的总结报告批示:“此件很好”。表明全军上下都十分重视诉苦运动的深入发展。
①参见《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第11册,任白戈:《部队诉苦运动经验》,尹肇之:《目前连队开展诉苦复仇运动中的几个问题。
各部队进行诉苦教育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内容极其丰富,很感动人,但诉苦教育的进行步骤和过程,大体一致。就是先倒苦水,后挖苦根,清除“宿命论”等糊涂观念,明白什么是剥削,什么是阶级,再通过归纳总结,认识到列宁所说的:革命的根本任务是夺取全国政权。这样,有切合实际的政治引导,挖苦根自然就挖到蒋介石国民党所代表的旧社会“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那里,军民的共同心愿,自然就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彻底挖掉苦根子。
的确,诉苦运动是集中群众意志和智慧的一个创造,是政治教育的一场革命,其效果之大,影响之深远,超出了想象和预料。
全军诉苦运动中有个共同特点,是解放战士苦水最多,效果也最显著。本来,在抗战末期,解放区农村开展“减租减息”运动中,贫苦农民向地主、高利贷主进行说理斗争时,先开“诉苦会”,既是思想动员,也是斗争演练。这种方法很快便在部队中开始运用。1945年9、10月,参加上党、平汉战役的晋冀鲁豫六纵队,开展诉苦复仇运动,有个班里被解放的蒋军士兵,控诉在家乡遭受豪绅地主保长甲长的种种盘剥、迫害,被抓壮丁到国民党军队里又遭反动军官种种残暴侮辱、虐待,他的苦教育了老解放区参军的新战士,增加了对国民党统治的仇恨,全班的团结加强了,各项工作任务也完成得很好。纵队党委将他们的经验普及到全纵队,用以改造被解放的蒋军士兵,使部队全体指战员更自觉地贯彻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他们的经验很快在晋冀鲁豫野战军得到推广。
这期间,彭德怀副总司令对解放战士成分,有个调查统计:一般的贫农约占70%,中农、雇工和其它贫民约占25%,出身于地主富农和其他剥削阶级的占5%。所以大多数解放战士经过诉苦有了阶级觉悟,作战十分英勇。1946年9月,《解放日报》在《好好进行俘虏工作》的社论里也说,俘虏的蒋军官兵,大多数是工人农民,一部分知识分子。蒋介石强迫他们来打内战,来残害中华民族和他们自己。我们人民军队是一所大学校,我们的目的是要救中国,我们珍视中华民族的精华,要尽可能最好地教育他们,组织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奋斗。正是这种基于无产阶级博大胸怀和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瓦解敌军的工作获得巨大成绩,越来越多的解放战士成为我军的组成成员。
朱老总在土地会议上讲整军问题时也说过,现在部队中出现了“三合一”班:从国民党军队过来的解放战士,老八路,土改后参军的新战士。三种人编在一个班里,开个诉苦会就都合拢了。解放区是怎样土改的知道了,蒋管区农民的苦处怎么样也知道了,八路军的好传统、好作风也知道了。“这种会开它一两天,一班人的阶级觉悟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野战军一定要进行这种教育,时间紧张也要想法抽出一点来搞。这也是政治教育中的群众路线问题。”①
①《朱德选集》,第209页。
随着我军进攻作战的胜利发展,诉苦运动的影响日益扩大。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这成为毛主席所总结的十大军事原则之一。1949年4月,周恩来副主席在北平对一些爱国人士和大学教授说,我们人民解放军已发展到400万人以上,“我们的战士有很大部分是俘虏过来的,称为解放战士,有的部队,解放战士竟占百分之八十,少的也占百分之五十至六十,平均约占百分之六十五至七十。对于俘虏,我们实行即俘、即查、即补、即训、即打的办法,就是说士兵一俘虏过来就补充到部队,经过诉苦教育,就参加作战。在打黄伯韬时,情形竟发展到上午的俘虏下午就参加作战。当时的解放战士现在有许多已经做了排长、连长。这种情形是世界战史上所少有的”①。
①《周恩来选集》上卷,第315—316页。
同年7月,周恩来副主席在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作政治报告,更精确地讲到:三年解放战争,我们伤亡143万人,消灭敌人569万人,其中被我们俘虏的人数达到70%,即415万,而俘虏中变成解放军的有280万。所以“最近三年来,人民解放军又经过了一次改造。我为什么要用改造这两个字呢?因为他的绝大部分战士,不久以前还是俘虏兵,不经过改造就不能遵守解放军的纪律。最有效的改造武器,就是唤起他们的阶级觉悟,实行诉苦运动和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的三查运动,评干部、评党员、评战功的三评运动,使他们感到大家的出身都是劳动人民,都曾受过反动派的压迫剥削,人民解放军是劳动人民的军队,大家应该团结一致,为自己的利益,向曾经压迫他们、剥削他们的仇人作战。”②
②《周恩来选集》上卷,第346—347页。
可以说,周副主席的上述论述,对诉苦运动的伟大历史作用,作了最确切的概括和总结。
很显然,这种诉苦运动,使群众根据自己的切身痛苦揭发反动统治阶级的罪恶,认识工农阶级被剥削、被压迫、被奴役的社会地位,每个人诉出来的苦,都是活生生的教材,最容易为群众所接受,所以也就最能从每个战士的心底召唤出要彻底埋葬旧社会的无穷力量,凝聚成一往无前的推翻蒋家王朝的战斗力。
诉苦运动的成功,大大克服了以往政治教育中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弊端。大批干部下到基层,同战士打成一片,深入了解战士疾苦和心理变化规律,精心掌握诉苦进程,从培养典型引路,布置肃穆的诉苦环境,启发战士剖析受苦事例,进行解放区、蒋管区新旧社会对比,到为战士给被害亲人祭灵,宣誓,订立苦情簿、报仇登记簿等等,带领战士认识自己,跟着党走自己解放自己的道路。这种深入细致的阶级教育运动,实质上,就是军队的民主运动,或者说是民主运动的重要一步。
早在1928年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就说过:“中国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制度,将是破坏封建雇佣军队的一个重要的武器。”①毛主席还把红军比喻为象个火炉,俘虏兵过来马上就熔化了,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其原因,“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②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年代的诉苦运动,不仅使土改翻身参军的战士和老战士认识到党的伟大,斗争成果之珍贵,从而倍增革命自豪感和责任心,更使解放战士认识了自己的阶级地位,做人的权利与尊严,从而在练兵、作战中奋勇当先,创造出光荣业绩。这充分证明,军队中的民主,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不可战胜的力量源泉之一。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65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65页。
1948年9月,总政为新华社起草了社论《军队中的民主运动》,总结了诉苦教育及新式整军运动在政治、军事、经济三大民主方面取得的伟大成果,以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