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整军运动的回顾【6】

作者:傅钟    发布时间:2015-04-08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分享到 :

(五)

  大多数部队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的“三查”,是紧接着“诉苦”进行的,战士们的主动精神很强,肯自我批评,敢进行批评。查出的问题,证明朱德同志在土地会议上提出需要进行“三查”,是合乎实际的,是非常必要的。以西北野战军的几个纵队11月中下旬10天的检查为例,有的地主出身的干部对平分土地不满,在战斗中进行破坏,致使部队受损失;在战斗作风上,有些干部造假情况,打滑头仗,阳奉阴违,不负责任等。在深入检查中,战士们坚决反对这样的坏干部,对部队教育很大。

  这种情况,在其他部队也有。问题之严重,正如刘少奇同志所说,“党内不纯的情况不改变,即便(土地)政策彻底也不行,不只是不能完成土地改革任务,也不能进行战争,还会使党走向灭亡。”①

  ①《刘少奇选集》上卷,第386页。

  到中央十二月会议,毛主席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说得更清楚:我们党已经发展到270万党员,成为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党,“但是缺点也就跟着来了。这即是有许多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和流氓分子乘机混进了我们的党。”毛主席指出,这种严重情况,就在我们面前提出了整编党的队伍的任务。“党的全国土地会议彻底地讨论了这个问题,并规定了适当的步骤和方法……其中首先重要的,是在党内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彻底地揭发各地组织内的离开党的路线的错误思想和严重现象……使党能够和最广大的劳动群众完全站在一个方向,并领导他们前进”②。全党全军积极进行三查三整,正是由于和党中央思想一致,认识到这是解决土地问题和进行长期战争的一个关键性环节。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53页。

  进入1948年,周恩来同志听了西北野战军领导同志的汇报,肯定了他们进行诉苦、三查的成绩,指出:放手发动群众,高度发扬民主的诉苦、三查运动,是整军与土改结合起来的一种群众性的政治工作。三查,查出特务、伪军官、异己分子及坏人,这是群众运动的火力,较高高在上的领导机关更能有成果的地方。自然这样就更能巩固部队,团结自己,加强对敌的战斗意志①。

  ①《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第11册,第227页。

  1948年1月30日,毛主席就《军队内部的民主运动》发出指示前后,朱老总在我军解放石家庄之后,给毛主席写信说,攻城之前,上下级干部均先开(攻城战术)学习会,“打时又开会,打不进时又开会。在火线上,三五人仍是开会,特别是支部开会,起了领导作用。老兵带新兵,促进了学习。结果是群策群力,人自为战,取得了胜利。”②后来,毛主席加上按语,向全党全军批转了朱老总这封信。按语中还提到:“陕北将此种情形,叫做军事民主,而将诉苦运动,三查,三整,叫做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这些军队中的民主生活,有益无害,一切部队均应实行。”③

  ②《朱德选集》,第225—226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卷,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5月第1版,第12页。

  朱老总在信里还提到他到了冀中,主持整顿渤海军区的张云逸同志特来同他见面,谈了渤海那里的一些问题很严重。有个分区司令员,竟带部队镇压群众,杀害干部,捆打积极分子。因此,决定要扣押他。说明在那里,整军成了渤海地区土改的先行条件。全国土地会议后,他们进行三查、三整(整党、整军、整财),清查出许多坏干部、坏分子、坏党员。在部队,成立士兵委员会(当时以学习委员会相称),发动民主检查,揭发了严重的军阀主义,干部普遍克扣战士,个别的还毒打战士,连级干部有小厨房,每餐几个菜,而战士只喝盐水汤;新战士自家里带来的钱,要替班排长买好吃的,打仗时干部却躲在后面“督战”,有的地方武装一遇敌情严重即溃散、叛变。原因就是干部好多是地主富农、地痞流氓。有一个团,经战士审查提出需要撤换、调换的连排干部多达80余人。与此同时,由战士推选了可以信赖的干部80多个。由此,战士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士兵委员会”才名正言顺地成为经常性制度。1948年夏天,总政第一室主任黄镇带工作组到了渤海军区考察,认为士兵委员会制度,是加强部队团结,防止军阀主义,提高战斗力的好制度。

  毛主席、党中央对于渤海地区的问题十分重视。1948年1月28日,毛主席对渤海的整党、整军、整财情况报告作了批示,指出:“在一切官兵关系恶劣,纪律不好,战斗力薄弱的部队,应采取渤海整军经验,组织士兵,放手发动士兵群众的民主运动,只有好处,没有坏处”①。

  ①《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第11册,第259页。

  紧接着,1月30日,毛主席为中央军委起草指示,再次明确提出:“军队内部政治工作方针,是放手发动士兵群众、指挥员和一切工作人员,通过集中领导下的民主运动,达到政治上高度团结、生活上获得改善、军事上提高技术和战术的三大目的。目前在我军部队中热烈进行的三查、三整,就是用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的方法,达到前两项目的。”①毛主席的这个指示和《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还有任弼时同志在西北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对于全军诉苦、三查运动克服和防止“左”的偏差,使之健康深入地发展,有重大指导意义。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75页。

  华东野战军前委,1948年1月接连发出了《关于三查结合三整工作的原则指示》等文件,再次明确指出:成份不纯、组织不纯、思想不纯、作风不纯,军队与地方处于同一状态。要使我们的军队真正成为土地革命的军队,必须认真的彻底的进行全军上下毫无例外的“三查”,不允许查下不查上,光查战士不查干部,要做到全军“没有一个空碗(指个人)”,“没有一口空锅(指伙食单位)”,全军人人要查,也只有人人都查才能整好全军。同时,强调掌握政策界限:要把原则性问题和生活上的缺点区别分开;对抗拒土改的严重军阀主义、严重违抗纪律的坏分子的处理,必须经过上级党委批准才能执行;严禁超出思想斗争以外的任何作法。我们的民主是集中领导下的民主,不是自由主义、尾巴主义的民主②。

  ②《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第11册,第237、238、239页。

  2月21日,坚持大别山斗争、转战中原的刘邓野战军前委,对三查工作发出的指示,进一步阐明“三查”是集中领导下放手发动群众及指挥员、工作人员的民主运动,也就是发动他们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纠正一切干涉土改、包庇地主及军阀主义、本位主义、享受思想。指示还明确指出“三查”的基本方针,仍是治病救人,不能乱打一气,不能乱扣帽子,不要把一切不好都说成是地富思想,任何处分必须经上级批准。“三查”之后,达到全军政治上的高度团结。为此,《指示》还在工作步骤上作出规定:全军每个同志都要经过“三查”,从查作风、查思想着手,最后达到查阶级;连以下干部战士在支部领导的班、排或连大会上查;营团干部“三查”,在上一级党委领导下、有下级干部和本支部代表参加的会上进行,等等。

  石家庄战役后,总政的同志主要为刘少奇同志主持召开的全军敌军工作会议进行准备工作及会务工作,也派人到附近部队了解整军情况。这时,晋察冀野战军即将向绥远和北宁线出击,前委举行的扩大会议提出,诉苦、“三查”已使部队有了新的气象,但不能估量过高,“三查”必须深入下去,各级党委、政治机关要加强对“三查”的领导,不要在部队中建立贫雇农的单独组织,不要搬用农村整党时“搬石头”的错误口号;属于“三查”内容的会议,只能说理,不能硬逼、硬压、硬追;组织结论不应轻易做,并允许本人上诉。同时,会议还就整顿纪律、制度、作风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要求在“三查”基础上形成广大群众自觉遵守、维护铁的纪律。

  这期间,朱总司令对担任内线作战任务,已打下运城正准备打临汾的部队很关心,嘱托指挥这支部队的徐向前同志,把部队培养成“专门的攻坚部队”。徐向前同志2月23日在前指营以上干部会上讲过朱总司令的要求后,专门就“三查”、“三整”和民主运动有个很长的讲话。

  徐向前同志说,“一月底,毛主席来了一个电报,特意讲到军队中的民主问题。”他结合部队情况指出:我们部队凡是没有发扬民主的,逃亡就多,就打不好仗,就不成其为铁的拳头,而是豆腐拳头;凡是接连打胜仗的,都是对内团结,对民团结,都在部队中发扬了高度的民主。现在各部队进行“三查”、“三整”,这就是民主。今天部队的三大民主,基本问题在连队上,在连队里开展民主运动,是今天军队政治工作的中心。我们研究士兵逃亡,90%是逼跑的,你不爱他,不把他当兄弟看,而把他看成奴隶,所以他只有跑。好多同志认为讲民主不是涣散军心吗?难道下个命令也要讨论讨论?假若有人批评他,他就说影响他指挥的威信,于是就把民主否定了,这是不对的。须知军队里高度的集中,是以高度的民主为基础的,没有高度的民主,就不能有高度的集中,二者是一个东西的两面,不能分开的。

  徐向前同志还结合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与政治工作基本原则,阐述了毛主席的电报指示精神。指出:现在我们党内不纯,一些坏分子混进我们部队,带进来很多坏意识坏作风。有些老干部也学了很多坏东西,贪污腐化,打骂士兵,打骂群众,打仗叫苦,甚至违抗命令。要克服这些坏现象,军队就要发扬民主。讲民主,干部要勇于自我批评,战士要勇于批评,干部与战士,互相教互相学,这样部队团结了,技术提高了,干部威信也提高了。三大民主要在连队中贯彻下去,不能打一点折扣①。

  ①《在徐帅指挥下》,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第11—13页。

  东北野战军经过诉苦、土改教育后,士气很高,在历时3个月的冬季攻势中,变害怕寒冷的情绪为战胜寒冷的勇气,是胜利完成战役任务的一个重要原因。野战军前委根据绝大多数干部和骨干是由关内来的,很少干涉当地土改的事情,故整编党的队伍的基本内容是以在作战、建军中暴露的思想立场和作风纪律问题为主。通过运动提高部队官兵的思想觉悟和政策水平,更好地贯彻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所以确定运动是进行“五整一查”:即整思想、整作风、整纪律、整关系、整编制,一查是查阶级。运动的进行采用各级党委领导的党委扩大会议形式,先是纵队、师一级的,再是师、团一级的,后是团、营、连级的(连干部主要参加连队土改教育和民主运动)。这样按级检讨,按级解决问题。由于在批评问题上有领导作示范,会议进行顺利,效果好,偏差少。

  在2月的东北野战军政治工作会上部署运动时,罗荣桓同志指出:“五整一查”要强调整思想,而且要着重整干部,先解决干部的同级关系与上下级关系问题,自上而下地展开自我批评;同时学习毛主席的著作,尤其要学好十条军事原则,党中央的土地政策,整党指示,工商业政策。战士教育,诉苦运动没搞好的还要搞,搞好了的要提高。对于整顿作风,罗荣桓同志说,首先要发扬民主,一切工作、生活、制度都要有民主精神,这也要着重整干部。规定的制度,只要战士遵守,干部不遵守,首长不遵守,这叫什么民主呢?政治工作是群众工作,不能图简单。诉苦运动好的就是走了群众路线,没有搞好的就可能是犯了命令主义、形式主义。干部不懂得群众路线,命令主义是反不掉的①。

  ①《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第11册,第326—331页。

  这次政工会后,于1947年冬开始的参军热潮中,又有大批翻身农民参军,到3月,有70个团补充到了前方,大大增强了东北野战军的战斗实力,部队呈现出一派新气象。野战部队的攻坚技术、战术水平有很大提高。从实战中总结出的“一点两面”、“三三制”、“四组一队”、“四快一慢”等战术原则,为广大指战员所熟悉、掌握。在西北野战军,指战员新的技术创造是:过五关式瞄准检查法、反光的瞄准镜、不改装的迫击炮抵近平射、挖坑道不响而快的办法、多种多样的排雷办法等等,受到彭德怀同志的称赞。总之,经过诉苦、“三查”之后,全军指战员焕发出了极大的革命热情,在全面展开的攻势作战中,大量歼灭了敌人,取得了更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