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抗战的回忆【2】
(二)八路军作战的方针和平型关的胜利
八路军是在支持华北抗战的斗争任务下开进山西的。它是编入第二战区战斗序列,协同该区内一切我国抗日友军来进行战斗的。
在晋北战线严重局势下,八路军成为这一战局的一支生力军。所以八路军入晋时,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与拥护,同时对于华北前线抗战军队与全国人民是一种极大的兴奋;并对我们寄托着极大的期望。路透社的电报也带着警告式的口气说,日军还没有开始与中国有名的红军作战,而红军正准备着与日军长期奋斗。
当时我们认为,与日本军队作战是一种弱国劣势兵器的军队与优势兵器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军队作战,单纯采取正面防堵,依靠坚固阵地与敌对战是不适宜的,而且我们的消耗将比敌人还要大。我们认为应当采取新的战法,求得能消耗敌人,使敌人疲于应付,使战争能持久,这就是利用山西有利的地形和群众条件,发挥我军历史上养成的特长——机动、果敢、迅速、秘密的运动战和游击战,同时组织和武装广大的民众,开展广泛的民众游击战,以这样的作战方针来配合我国其他部队,达到保卫山西、支持华北战局的任务。
在这样的作战方针下,取得了平型关战斗的胜利,以及在敌人侧后取得了大大小小的战斗的胜利。平型关战斗,的确是给了敌人主攻方向以有力的打击,部分的更动了敌人的作战部署。可惜在这一战役中的军队,没有取得很好的配合,未能一举将敌歼灭,使我们能够顺利地扩大战果,绕击进攻茹越口之敌。而茹越口终于在几天后被敌人攻破。敌人从茹越口绕至雁门、平型险口之侧,后使这些险口终不能保,晋北屏障乃为敌所占。
平型关的胜利告诉我们,日军并非是不可战胜的敌人。它虽是组织完备有训练有战斗力量的军队,但是它仍有很多的弱点。它的步兵攻击精神并不旺盛;它疏忽于侧后的警戒;它占的阵地并非不能攻破;它运动起来很迟钝;在它轻敌的观念下产生许多可乘之机。特别是山地作战,以中国军队的勇敢牺牲精神,是可能给它以打击和战胜它的。平型关的胜利,给抗战的军队和爱国人民一种很大的兴奋,并且大大地提高了自信心。
敌在平型关受挫,发现劲敌是八路军以后,也就不得不相当地改变自己的战术。它常用的支队包围或远离主力迂回我军侧后,逼我正面混乱撤退的战法,因怕我们在运动中消灭它,也就不敢轻易采用了。当它久攻忻口不能突破的时候,也未曾采用两侧山地迂回的战法,而在别种情况下是必然采用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