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抗战的回忆【6】
(六)山西抗战的几个经验教训
几个月的抗战,虽然有些地区与城市暂时被敌人占去,但是敌人还是付了很大代价的,而且占领地区只限于交通要道和重要城市,大块地区仍然无法统治。抗战的军队与人民中的自信心,却在斗争中大大的提高了。那种认为日寇为不可抵御之洪水猛兽的恐日观念,逐渐消失。在山西抗战的军队,大家思想着如何巩固与加强抗战力量,怎样努力向敌人进行长期持久的斗争。这的确是一个极大的收获,将成为最后战胜敌人的保障,中华民族解放的基础。
战争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同日寇长期斗争,必须改善我们的作战方法。我们要依靠于持久抗战去消耗敌人,来争取最后胜利。单纯防御的正面抵抗是不能达到目的的。由于在敌人侧后积极活动的配合,忻口支持了将近一月的抵抗,而且还可以继续支持。敌占太原后不得不停止前进而去肃清其后方,这就使战争能持久,敌人的消耗愈大。平汉线的战斗,以绝对优势的兵力不能抵御敌人的进攻,如果当时将主力使用于平汉线之西,依靠太行山脉侧击或扰击敌侧后以配合正面抵抗,这种积极的防御,我们相信,敌人决不能在突破保定后能够不遇抵抗地突进三百余里,而达正定、石家庄。这样不仅平汉线可以持久抗战,而且能够配合晋北抗战获得胜利,以扭转华北的抗战局势。
敌占南京、杭州、济南后,中国不屈服投降,它是不会停止向华中、华南进攻的。但敌人战线愈长,兵力愈分散,困难愈多,弱点愈容易暴露。根据山西抗战经验,我们认为今后的抗战,除正面必须选择要点,依托坚强工事,加以顽强抵抗外,应以精锐部队组织野战兵团,深入敌侧后,抓住敌之弱点,求得运动战给以打击,或诱敌于运动中消灭之。战争的运动性增大,是只利于我而不利于敌人的。
抗战的军队要有坚强的统一的指挥,并且严格军队的作战纪律,军队间应有坚强的互信心,以求作战中切实协同与配合。抗战军队,应在忠诚于民族国家前提下去执行自己的战斗任务,一方面保障每一个命令的完成,同时又须要能够见机而动,不失每一个能够打击敌人的机会。高级指挥机关应给前线指挥员以机动的可能,对其机动处置所得的胜利,加以表扬,稍有过失则不应责之过甚。
山西抗战经验又告诉我们,不仅在敌人后方可以发展人民的游击斗争,而且能够收复广大领土,成为持久抗战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力量。敌人以正规战从正面击退我军比较容易,而肃清后方游击战争则成为不可能。在今后抗战过程中,要以更大的注意和努力开展群众运动,特别是派出许多小的游击队,配带大批民运和军事工作干部,下定与人民同生死共存亡的决心,深入敌之远近后方,领导组织民众游击战争,是一个急迫的战斗任务。
抗战军队与人民关系急须求得改进。军队侵犯群众利益的现象,必须从加强部队政治教育和严格军队纪律的方面去加以消除。纪律好的军队,要进一步在自己活动区域加紧地方群众动员组织工作,要使一切抗战军队不独成为群众亲切爱戴的人民武装,而且成为动员群众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真正达到军民合作,一致抗战的要求。破坏群众利益,客观上帮助了敌人欺骗民众。“这样不如让日本军队来”的怨言,足够使我们警惕其危险!
最后,一切抗日军队必须建立健全的政治工作。应视政治工作是巩固和增强战斗力量的武装,是抗战军队的生命线。这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政治组织,应把政治工作的基础建立在连队之中;要提高政治机关在部队中的威信,这又依靠于政治机关自己负责的实际工作和军事指挥人员对政治机关的重视与尊重去达到。政治机关应当对部队进行系统的抗战教育,提高战士的胜利信心,保障战斗任务的完成。应当发动和指导部队进行居民中的工作和瓦解敌军工作。
一九三八年一月二日 于山西前线
(摘自:欧阳淞 曲青山主编:《红色往事:党史人物忆党史》,济南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