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抗战的回忆【3】

作者:任弼时    发布时间:2015-10-14   
分享到 :

(三)忻口抗战的经过

在雁门关长城各口失陷后不久,保定、沧州相继失陷,平汉线上的国民党军队撤至正定、石家庄,敌进攻华北的第二步作战计划已完成,并开始了它的第三步计划——攻占太原、石家庄、德州,驱逐中国军队于黄河以南,完成其军事占领华北的侵略意图。为着最后努力保卫太原,主力部队于此时向晋北开进。在晋北之崞县、原平、忻口的激烈战斗相继开始了。崞县、原平都经过一星期的固守。我们对于崞县,特别是原平守城的晋绥军那种英勇壮烈牺牲精神是非常钦佩的。由于他们的英勇抵抗,从正面迟缓了敌人的前进,使增援的生力军得有充裕时间集结于忻口,使忻口后来能够坚持将近一月的抗战。

敌深入雁门关以南作战,其后方交通愈加延长。当时,不仅同蒲路北段因车辆南移不能利用,且平绥路因被破坏一时也不能利用,它依靠汽车和牛马车的力量运输。其主要运输线是经雁门至大同和经平型关、灵邱、广灵、蔚县至张家口的两条汽车路。敌人不仅要供给前线大量的弹药、汽油(坦克车和飞机用),而且粮食、菜蔬也靠后方供给,因此,后方交通成了敌人前线军队作战的重要生命线。

我们把扰乱敌之远近后方,破坏、切断敌之交通运输,阻断敌之接济与增援,作为我们配合我国主要部队作战的主要任务,而以一部协同我主力军作战,以期陷敌于孤军苦斗,求得在较长的斗争中,削弱以至最后消灭其主力,从而改变晋北不利的战局。

这时候,如果在晋北有充裕的生力军,能够抽出适当的精锐兵团组织得力的野战军,沿太行山伸出保定、南口间地区,作有力的活动,威胁敌平汉、平绥线策源地北平,断绝敌后路,调动敌于运动中给以打击,则是增加敌之困难,配合正面作战最有效的办法。在顺利情况下,可以逼迫敌人改变其作战计划,引起战局的变化,至少使敌难于迅速完成预定计划。可惜,当时缺乏这种精锐兵团来组织这样远出的野战军。

敌曾以全力猛攻忻口,遭到了忻口抗战部队猛烈之打击。忻口战斗是华北抗战中最激烈的战斗,郝、刘两将军(指国民党第九军长郝梦龄和五十四师副师长刘家棋)在前线阵亡,卫立煌将军指挥下的全线部队,虽遭受重大伤亡,毫未动摇。许多忠勇将士的英勇奋斗,是值得每个同胞永远纪念的。

我深入敌远后方,在平型关、灵邱以北及在崞县、雁门关、大同间活动的部队,经过无数次的战斗,打击敌之掩护部队和运输队,夺获很多辎重汽车,彻底破坏公路。首先,将平型关、蔚县至张家口的交通线完全截断,并乘势克复平型关、繁峙、沙河、大营、灵邱、广灵、涞源、浑源、蔚县、阳原、易县、完县、唐县、行唐、平山等广大地区,进而搞乱与破坏平汉、平绥铁路。在雁门南北活动的部队,曾几次占领雁门关,将大同至崞县之汽车道上的桥梁、险隘、电线尽行破坏,阻挠、迟缓敌之增援,袭击敌之飞机场,迫使敌人疲于奔命,无法保持其安全。因交通中断,敌辎重部队亦不得不停止行动;或者用大的兵力,附工兵与重兵器掩护辎重部队节节修路前进;然中途仍须遭受我们不止一次之袭击,始能到达。待通过后,其交通联络仍被破坏如前。

敌攻忻口遭受严重打击,后路又被截断与扰击,曾陷于非常孤立、困难状况之中。弹药和一部分粮食,依靠飞机运送。因为炮弹、汽油缺乏,大炮、坦克不能大肆活动。士兵依靠抢劫当地的小米杂粮充饥。它当时已无力量攻破忻口阵地。但同时,我守忻口部队经过二十余天的战斗,又无新的生力军增援,要迅速消灭它亦不可能。但如果有长久的时日,逐渐消耗其力量,断其后方接济、增援,在我方增加新的生力军的条件下,消灭其大部或逼其向后撤退,不是不可能的。

在晋北之敌处于危困待援的情况下,石家庄、德州相继失陷。敌乃以平汉线上的全部力量及津浦线上之一部沿正太路向娘子关、太原进攻,以策应和解除晋北敌人之危,完成其攻占太原的任务。由于晋东战况日益严重,我八路军为挽救东线危局,协同其他部队保卫山西大部领土之完整,乃以一部主力由五台以北急向东线转进。但在部队尚未到达预定地区以前,娘子关,旧关已被敌突破。我军虽有广阳,估尚有几日之战斗,然已无法挽回战局。寿阳失陷,太原已危,忻口抗战军队乃自动撤退,东北两面之敌得以会攻太原,太原亦相继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