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之初的打击走私工作【5】

作者:宿世芳    发布时间:2016-01-08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分享到 :

   关于切断私货内流通道的问题

  1982年4月19日,国务院打击走私临时领导小组办公室遵照谷牧的指示,草拟了《国务院关于坚决切断私货内流通道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印发广东、福建、浙江省政府征求意见,并要求三省政府于4月底前把修改意见报国务院打私办公室。另外,打私办也同国家物资局、商业部、纺织工业部进行了商讨。

  1982年8月17日,国务院以国发[1982]111号文件印发《关于加强对广东、福建两省进口商品管理和制止私货内流的暂行规定》。这个文件规定:“通过广东、福建两省口岸接收进口的‘十七种进口商品’,均凭国家物资局、商业部和纺织工业部核发的‘十七种进口商品’准运证,办理调运手续。”所谓“十七种进口商品”,是指汽车(包括各种新旧汽车及汽车底盘)、摩托车(包括轻骑)、自行车、缝纫机(包括机头)、电视机(包括显像管)、收音机、录音机(包括收录两用机、三用机、录音磁头)、手表、照相机、电风扇、洗衣机、电子计算器、电冰箱、录像机、录像带、录音带、化纤及其制品(包括尼龙丝、纯化纤和混纺化纤织物及其制成品)等,这“十七种进口商品”包括成套散件和组装件。对这“十七种进口商品”,广东、福建省内销售不了需要调出省外时,由省主管单位报请国务院主管部门核发“准运证”后,统一归口办理外调。凡运往省外的“十七种进口商品”未持有“准运证”的,一律扣发。这个文件要求广东、福建两省设立查缉私货检查站,认真检查运往省外的进口物资,坚决制止私货内流,防止“十七种进口商品”非法运往内地。

  《关于加强对广东、福建两省进口商品管理和制止私货内流的暂行规定》下发后,对于制止私货内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时间一长,不法之徒制造假“准运证”,蒙混过站,出现漏洞。广东、福建两省所设检查站对所有的货车都检查,影响了正常货物流通,有关部门反映强烈。后来广东、福建两省取消了一些检查站,保留了重要路口通道的检查站。

  关于东南沿海三省海上缉私问题

  1981年第一次打击走私会议后,广东、福建、浙江三省反走私斗争取得了很大成绩,大规模的海上走私已基本上被堵住。但是香港、澳门、台湾走私集团和沿海地区的一些走私分子仍在活动,而且更加狡猾、隐蔽。大陆与港澳台和资本主义国家是两种制度、两种市场、两种价格体系,许多商品内外差价较大,不法分子利用这种因素进行走私活动,海上缉私任务非常艰巨。为此,国务院专门于1982年8月17日发出文件(国发[1982]112号),要求东南沿海三省加强海上缉私,堵住海上大规模走私渠道,切断海上私货来源,防止海上大规模走私出现反复。

  海上缉私防区的划分,确定为:广东的海上缉私力量负责洗米河口(广东、广西分界处)至宫口港(广东、福建分界处)海域;福建海上缉私力量负责宫口港至虎头鼻(福建、浙江分界处)海域;浙江海上缉私力量负责虎头鼻至金沙湾(浙江省、上海市分界处)海域。

  至于东沙岛私货市场问题,我和吴庆彤到中央军委总参作战部商定,为稳定台湾海峡局势,不采取军事行动,由福建省采取封锁的办法或其他办法解决。后来福建省组织缉私力量佯装渔民坐渔船到东沙岛购买私货,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捕了台湾的走私分子,打掉了东沙岛的私货市场。谷牧派我专程到福州参加了福建省打私办为此组织的庆功会。

  当时海上走私严重的县市,均配备了两艘缉私船艇,由县市公安局边防大队统一管理和指挥。这些海上缉私任务较重的县市,据有关材料记载:广东省有潮阳、惠来、海丰、陆丰、惠东、惠阳、深圳、珠海、东莞、番禺、台山、阳江、湛江、儋县、崖县(当时儋县和崖县仍属广东省);福建省有东山、漳浦、晋江、惠安、莆田、福清、平潭、长乐、连江、霞浦、福鼎;浙江省有苍南、乐清、瑞安。

  这些县市,除浙江几个县市外,广东、福建两省的大部分县市,我都率国务院检查组去过,有的县召开打击走私会议我还参加会议并讲话,宣传打击走私的重要意义。

  东南沿海三省反走私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由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广东、福建、浙江三省党委和政府加强了反走私斗争的领导,1981年,国务院和三省相继成立了打击走私领导小组和办公室,1981年、1982年、1984年、1986年先后召开了五次打击走私工作会议,三省政府和重点县市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反走私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海上大规模走私活动初步被制止,陆上公开贩卖走私物品的市场被取缔,三省沿海地区一度刮起的走私、贩私泛滥之风被刹住,广大干部群众在斗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三省沿海地区的生产形势,特别是渔业生产形势,一年比一年见好,扭转了沿海走私猖獗的局面。

  虽然公开的大规模的走私已刹住,但是走私活动并没有停止,走私分子仍然利用各种渠道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走私与反走私的斗争是长期的。国务院要求三省政府进一步加强反走私的领导,充分认识反走私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绝不能麻痹松懈,保持高昂的斗志,把反走私斗争推向深入,夺取新的胜利。

(摘自:欧阳淞 曲青山主编:《红色往事:党史人物忆党史》,济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