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1期【5】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8-08   
分享到 :
2012年第1期【5】

给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的贺信
(2011年12月7日)
逄先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今年学术年会选择在革命圣地延安举办,并确定“毛泽东诗词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的学术主题,这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我完全赞成,并遥致贺忱,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我们常说毛泽东在陕北十三年,其中有十年是在延安度过的,延安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延安及陕北,更具有特殊的意义。正是在延安和陕北,党中央和红军结束了长征,站稳了脚跟,随后领导了争取民族解放的抗日战争,开启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延安和陕北,还见证了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和被全党确立为指导思想的过程,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延安精神。
延安和陕北,还是毛泽东进行诗词创作的多产之地,他在这里创作、包括修改定稿的诗词多达九首。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从来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他在陕北和延安的作品,是把党的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和在这片黄土地上的感受融为一体的结晶。一九三五年十月,中央红军长征结束前,毛泽东创作的《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是在保安反复修改润色最后完成的。同年十月,彭德怀指挥中央红军在陕北夺取直罗镇战役胜利时,毛泽东又即兴写下了《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以上几首作品,展示了毛泽东对长征这一伟大事件的回顾和评价,以及到达陕北后的喜悦心情和对中国共产党未来使命的展望。写于一九三六年二月东征途中的《沁园春·雪》,更是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伟大情怀,被柳亚子推为千古绝唱。毫无疑问,正是陕北的冬景和红军东征的历史事件的结合,才赋予毛泽东如此博大高远的诗情。同年十二月写的《临江仙·给丁玲同志》,传达出毛泽东对来自国统区文化人的热忱欢迎和深切期望,反映了笔杆子和枪杆子在革命战争年代要很好地结合的思想。一九三七年三月,在促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毛泽东写的四言诗《祭黄陵文》,更是一首鲜明体现党的抗日政策的政治诗。一九四七年转战陕北期间,毛泽东赋诗《五律·张冠道中》和《五律·喜闻捷报》,直接地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内容。由此,我们可以明确地讲,毛泽东在陕北创作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十三年间的发展历程,记载了党在当时的一些重大决策、重大事件。我想这次学术研讨会一定会有论文论述到了这些诗词,希望今后继续深入开掘,取得一批丰硕的成果。
最后,向参与主办这次年会的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我的问候和衷心感谢,并祝愿与会的同志们心情愉快,身体健康!

逄先知
2011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