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甘寧邊區的反摩擦斗爭【4】
隴東的曲折斗爭
在隴東,當時也發生了許多摩擦事件。其中鎮原、寧縣兩座縣城之被武力侵佔,是當時震動全國的重大事件。這一事件歷時最長,斗爭也最曲折,徹底暴露了頑固派妄圖消滅邊區的猙獰面目。為處理這一事件,毛澤東傾注了大量心血,表現了一個無產階級政治家堅持斗爭,又顧全大局的偉大胸懷。
國民黨派駐蘭州的第八戰區司令長官兼甘肅省主席朱紹良,當時對我黨表面上保持著一副友好姿態,實際上卻在推行許多反共、防共措施。他曾宣稱,他們的敵人有兩個,一個是日本帝國主義,一個就是共產黨。他是制造摩擦事件的幕后人物。而當急先鋒的是國民黨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鐘竟成。鐘竟成公開謾罵共產黨、八路軍,阻止我軍購糧募款,並勾結和配合國民黨駐隴東的正規軍一六五師、九十七師,對我留守隴東的七七○團等部進行武裝挑舋,制造了一起又一起流血慘案。他是隴東的何紹南!
一九三九年二月底,國民黨派駐合水縣應子區的區長王永清,在阻撓我軍購買糧食時,竟然收繳了我七團三營營部採買上士的武器。三月初,我三營派八連連長陳鳳山去區公所交涉退還武器的事,王永清竟破口大罵八路軍是土匪,又收繳了陳連長的武器,並將他捆綁起來。該連士兵十余人聞訊往救,王永清又指揮保安隊埋伏在城根下,突然開槍射擊,並投擲手榴彈,擊傷我戰士四名。我方忍無可忍,斷然將這個王永清捕獲,帶到營部審訊。問是誰叫他這麼干的,他供認是“奉專員、縣長的命令”。專員就是鐘竟成。我給鐘竟成打電報,指責他竟敢以和平為示弱,以忍讓為可欺﹔同時也致電朱紹良,要求他切實查辦此事。后來朱紹良以甘肅省府的名義,通過我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轉來一封公函,反指責我捕獲王永清是什麼“軍隊干政”,要求“立即釋放”。我在致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處長伍修權的復電中,敘述了事情的經過,要求伍修權嚴詞拒絕對方的指責,並應指出“該王區長為現行軍事犯,應由本軍法庭依法處理”。
同年四月中旬,鐘竟成調動幾個縣的保安隊九百多人,首先開到了鎮原附近。隨后,國民黨的正規軍一六五師也派來兩個營,來到鎮原縣城。他們與城內的保安隊密謀,想以出城打野外為名,把城外的頑軍引進來,裡應外合,夾擊我軍。當時,我留守兵團三八五旅七七○團的一個營駐防該城。這個營及時識破了對方的陰謀,於是閉城自衛。城外頑軍攻城甚急,城內保安隊數十人又舉行暴動,響應攻城。這個營迫不得己,隻得先把城內這幾十人的武裝解除了。城外頑軍圍城一直持續了一個多月。
在鎮原我軍被圍的同時,國民黨派駐寧縣的縣長,指揮事先糾集的保安隊七、八百人,夜襲我軍,砍殺哨兵,沖入我營區。駐守該城的我軍僅三百余人,從夢寐中起而自衛將肇事者擊退。我軍傷亡慘重,對方繼續增兵攻城,從此寧縣也陷在頑軍圍困之中。
兩處消息傳來,我們迅速研究了對策。為了不使事態擴大,我在要求部隊保持高度警惕的同時,分別致電蔣介石和朱紹良等人,說明真相,要求雙方派代表調查處理。蔣介石回電說:“已電朱長官轉飭嚴令制止。如某一方面再有搗亂或挑舋行為,引起沖突破壞抗戰之事發生,應予嚴懲。”表面上不偏不倚,實際上是在推卸制造摩擦的罪責。朱紹良回電同意派代表談判。
五月七日,我方代表王觀瀾與朱紹良派出的代表、參議員譚季純,在慶陽驛馬關作了初步商談,約定停止軍事行動。不料對方不但不履行協定,反而繼續增兵,加修工事。直至七月一日雙方代表再度協商以后,才逐步恢復正常狀態。
但是,隻過了兩、三個月,在國民黨五屆六中全會提出將政治反共為主改為軍事反共為主的方針后,當地頑軍和鐘竟成狼狽為奸,又揮舞起屠刀,放手大干了。
十二月十日,寧縣國民黨縣長率保安隊,在胡宗南部第九十七師一部的配合下,襲擊我駐該縣的一個營。他們在事先掘好的地道裡埋藏地雷,突將地雷引爆,造成我軍傷亡過半,營長也受了重傷。指戰員們頑強抵抗了兩晝夜,終因寡不敵眾,突圍出城,該城遂被頑軍佔領。
與此同時,合水縣的保安隊為配合寧縣頑軍的進攻,也向我駐該縣的一個連襲擊,經三小時激戰,在我軍事打擊和政治攻勢下,頑軍繳械投降。
十四日深夜,鎮原縣國民黨縣長率保安隊四百多人,突然向我新駐進該城的七七○團二營進行襲擊。第二天早晨,國民黨第九十七師五十八團步兵一個營、炮兵一個連,又發動進攻,用大炮猛烈轟擊我軍陣地。我二營英勇還擊,打死頑軍幾十名﹔該營傷亡也較大,一些干部和老紅軍戰士壯烈犧牲了。激戰至十六日,二營在得到旅、團首長的批准后,才於當天深夜,從事先挖好的一個城牆洞內,主動撤了出來。
幾乎在這同一個時間,國民黨頑固派還調動長武一線的三十五師、一六五師分頭向我邊區開進,並派飛機在鎮原、寧縣上空偵察。我八路軍駐西峰辦事處也被頑軍包圍,幸辦事處人員事先察覺,採取對策,才得免於難。
頑固派在隴東制造的這些殺人掠地的事件,與當時日軍頻繁進犯河防的軍事行動遙相呼應,與前面談到的頑固派在邊區其他各地制造的摩擦活動,也是密切配合的。各地急報傳來,當時我心頭的憤慨真是達到了極點,恨不得立即採取反擊措施。但是,黨中央和毛澤東卻很鎮靜,具體指導我們從維護團結抗日的大局出發,進行了堅決而有節制的斗爭。
當時,用什麼樣的斗爭方式,才最有效、也最切實際呢?從其他根據地增調大軍,來奪回失地嗎?不僅沒有可能,相反還可能給頑固派大舉進犯邊區以借口,於邊區,於團結抗戰,都不利。最有效的辦法還是從政治上徹底揭露頑固派的倒行逆施。
於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宣傳戰開始了。除了以我的名義連續給朱紹良發了許多份急電,幾次給蔣介石、孔祥熙、陳誠、白崇禧、程潛等一大批國民黨高級軍政要員發出通電以外,報紙、電台更是大聲疾呼,同聲譴責。八路軍駐重慶、西安、蘭州等地辦事處的同志,也四出奔走呼吁。通過這些辦法,使全國人民很快知道了頑固派在隴東干出了親痛仇快的罪惡勾當,也迫使國民黨感受到巨大的政治壓力。
這裡,我要多用一點篇幅,來回顧一下毛澤東在這場斗爭中是怎樣字斟句酌地為我修改電文的。從他修改和親筆起草的電文中,可以看出當時黨中央關於反摩擦斗爭的一些重要的策略思想。
毛澤東在修改電文時,多次加了這樣一些話:“邊區二十三縣范圍為蔣委員長所指定”,我軍“對於原定二十三縣並未越出雷池一步”。這樣寫理由很充分,邊區二十三縣是你老蔣親口承認,又經過國民黨的正式會議討論才決定下來的,現在你又派兵來侵佔,出爾反爾,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嗎!
在修改我給蔣介石等人的一份通電中,毛澤東反復推敲,最后改寫成這樣一段話:“目前日寇以一師團之眾大舉西犯,柳林、軍渡相繼失守,我河防部隊正盡一切力量,予以痛擊,連日戰斗甚為激烈。大敵當前,覆舟堪懼,后方紛爭,實屬不宜再有。苟一方拚死殺敵於前,他方復乘機爭奪於后,則不啻以刃資敵,前途危險,何堪設想!?”這段話裡的潛台詞,實際上是在警告頑固派不要繼續與日偽勾結。
在修改我致程潛、朱紹良的一份電文時,毛澤東加了“據聞一切行動均系根據新頒處理共黨問題方案,下級不過照此方案執行而已”一句,點明下面的人制造摩擦,上面是有“根”的。
毛澤東還在以我名義致程潛的一份電文中寫道:“鎮寧兩城雖被襲佔,無辜官兵雖被犧牲,下級人員雖極憤慨,然勁光至今未增一兵,無非體鈞座之意旨,本團結之大義,力求和平解決之道。”“職意公平處理,撤兵為先,進佔鎮寧兩城之兵不撤,即無以示誠意而服人心。專員鐘竟成實為肇禍之主謀,慶父不去,魯難未已,施以撤懲,出自鈞裁。”義正詞嚴,字裡行間,明白無誤地表達了以大局為重,忍讓為懷和原則問題決不含糊的堅定立場。
在朱紹良答應派員調查后,毛澤東又認真細致地修改了我的復電,把原稿的語氣改得比較緩和,並在旁邊提示我:“此稿原文措詞太激,甚不相宜,故改正如此。”認真琢磨他修改的詞句,對於怎樣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斗爭策略,我心中就更有數了。
經過一番交涉、斗爭,朱紹良派了保安處參謀長李學模作代表,我方則派謝覺哉為代表。謝老德高望重,當時任陝甘寧邊區參議會付議長。在這以前,他作為黨中央和毛主席的代表,曾在蘭州領導八路軍辦事處先后有兩年多時間,跟朱紹良等國民黨高級軍政人員都很熟。黨中央和毛澤東選派他去作談判代表,是經過認真考慮的。對於如何進行談判,毛澤東專門給謝老寫了一信,由我轉交給他。信的內容如下:
“謝老:談判條件(甲)隴東六縣(環縣,慶陽,合水,寧縣,正寧,鎮原)屬邊區二十三縣范圍,地方行政應即全部移交邊區管轄,杜絕一切糾紛之源﹔(乙)邊區及八路軍保障不向六縣境外越出一步﹔(丙)在上列兩條基本原則下具體解決彼方從六縣撤退軍隊保安隊行政機關及此次糾紛中雙方交換俘虜等事﹔(丁)如彼方不願照此解決,則我隻能承認雙方停止沖突,暫維現狀,交換俘虜,其他問題,由雙方中央解決。”
談判地點是在隴東西峰鎮。談判從一九三九年底開始,持續到翌年二月間。由於對方無誠意,協商當然不可能取得積極成果。最后還是象毛澤東信中最后一條所說的,雙方代表隻達成了一個“暫維現狀,聽候雙方中央解決”的協議。
這一年,頑固派在陝甘寧邊區興風作浪的同時,還在湖南制造了駭人聽聞的平江慘案,在河北有張蔭梧事件,山東有秦啟榮之進攻,河南有確山縣之流血。掀起了國共二次合作以來的第一次反共高潮。為了擊退這股逆流,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根據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指示,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第一一五師師長林彪,第一二○師師長賀龍,第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陝甘寧邊區參議會議長高崗,第十八集團軍后方留守處主任肖勁光,聯名向全國發表了一份反對槍口對內進攻邊區的通電。通電中痛斥了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罪行,悲憤填膺地大聲呼吁:“夫共產黨則亦何負於國,何損於民?深入敵后流血苦戰者,非共產黨領導之八路軍新四軍乎?力持抗戰團結進步、反對投降分裂倒退者,非共產黨之一切黨員乎?以邊區論,共產黨幾曾越過二十三縣以外之寸土尺地乎?攻栒邑,奪寧縣,佔鎮原,而執行其所謂‘消滅邊區’‘打倒共產黨’之任務者,究何人乎?大好河山,半淪敵手,而唯此邊區二十三縣是爭,清夜捫心,能不為之汗顏乎?”通電要求全國軍政領袖與各界人士主持公道,“痛國亡之無日,念團結之重要”﹔要求蔣介石、國民黨政府“懲辦肇事禍首,取締反共邪說,明令取消防制異黨活動辦法及處置共產黨實施方案,制止軍事行動,勿使局部事件日益擴大”。通電發出后,在全國引起了巨大反響。頑固分子躍躍欲試,瘋狂叫囂要“消滅邊區”的言行,也不得不有所收斂。這樣,國民黨頑固派掀起的第一次反共高潮終於被擊退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