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术界关于一九六二年中印边境战争的研究述评【4】

作者:陶季邑    发布时间:2013-03-15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分享到 :

三、关于中印边境战争期间其他国家态度的研究

(一)冷战时期关于中印边境战争期间其他国家态度的研究

冷战时期,美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作了考察,但也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1962年10月,中国军队进行反击后,尼赫鲁就开始接受美、英和苏联的军事援助(〔美〕费正清著,傅光明译:《观察中国》,第159页。)。有学者指出:由于苏联在1962年8月宣布将向印度提供米格飞机一事激怒了北京,因此中国在10月的进攻可能意在既使苏联人为难,又使尼赫鲁丢脸。中国的进攻使莫斯科气急败坏,苏联官员甚至在与西欧人和美国人谈话时也严厉谴责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美〕斯图尔特·施拉姆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外毛泽东思想资料选辑》编辑组编译:《毛泽东》,红旗出版社,1987年,第271页。)。而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在中印边境战争的第一周内,由于中国支持苏联对抗美国的行为,所以,作为对中国支持的回报,苏联《真理报》表态支持中国对印度的反击。但中国第一次反击后不久,苏、美忙于各自的争端,对中印边境战争持相对消极的态度。(〔美〕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美〕费正清主编,王建朗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第573、574页。)

(二)后冷战时期关于中印边境战争期间其他国家态度的研究

后冷战时期,美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作了更深入的考察。其中,主流的观点认为,1962年10月16日中国正式决定还击时,已得到了苏联的支持。苏联此时改变了原先的中立政策,转而支持中国,是因为它希望中国在“古巴导弹危机”中支持它来对抗美国。(John W.Garver,“China’s Decision for War with India in 1962,” in Alastair Iain Johnston and Robert S.Ross, eds.,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pp.120—121.)10月25日,苏联《真理报》发表社论,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倾向中国。但11月初,“古巴导弹危机”结束,苏联在中印边界问题上转向中立。到了中印边境战争的第二阶段,苏联开始支持印度,并出售米格-21战斗机给印方,还在匈牙利党代会上批评中国。11月21日,中国宣布停火后,苏联在捷克斯洛伐克党代会上又对中国进行了批评。(Roderick Macfarquhar, 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Volume 3: The Coming of the Cataclysm 1961—1966,pp.315—316.)

显然,与冷战时期相比,后冷战时期美国学术界对战争期间其他国家的态度作了更为准确和客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