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市私立小学的接办

原标题: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市私立小学的接办
作者:张放    发布时间:2016-05-11    来源:《史学月刊》2014年7期第90~99页
分享到 :

【作者简介】张放,历史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社会科学部讲师。

【内容提要】学校是最重要的传播国家主导价值观念的制度化组织系统,小学在这套价值传播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对国民价值观念的初步塑造至关重要。中共获得政权之初,从1949年到1956年,通过对私立小学的改造和接办,主导意识形态成功进入这个曾经相对独立的空间,结束了中国初等教育领域管理和思想双重分散的局面;政治色彩浓郁的学校文化逐渐形成;言说表达方式亦发生改变。该局面是在国家政权和社会力量的互动中实现的。这种互动既非蜜月关系或极权关系,亦非对抗关系,可称之为“基于共同话语的协商博弈”。组织传播场域的变化为中共秉持的价值观念在少年儿童中的传播提供了重要契机。

【关键词】新中国;私立小学;教育改造;学校文化

近年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的研究成为中国近现代史领域的重要支流,现有研究成果业已覆盖多个领域①。本文亦属于“建国史”研究范畴。“建国史”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意识便是,执政经验尚不丰富的中共新政权是如何通过制度建设和思想改造的双重努力,来整合一个饱受战乱困扰、发展阶段极不均衡且价值观念多元混杂的旧中国。在传统研究范式中,新政权成立初期,社会各界积极配合共产党的改造与建设,各行各业均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或与之相反,社会对国家政权的进入毫无抵抗。研究者对这种缺少张力和复杂性的“蜜月关系”和“极权关系”逐渐提出修正——随着档案的披露和资料的丰富,更多的细节为人所掌握,“对抗关系”被揭示。可以说,重新发现政权和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取代正统党史叙事中的“蜜月关系”以及西方刻板印象中的“极权关系”,是“建国史”研究兴起的重要契机。

具体到教育领域,关于大学高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问题始终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②。而高等学府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命运也已进入研究视野③。相比之下,除专门从事教育史的研究者之外,鲜有人问津基础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变化。由于教育史研究拥有专门的视角和取向,因此很多历史细节并不为其所重视。如果在“建国史”研究的脉络中考察基础教育,研究意义将会有所不同。首先,考察政权对基础教育的改造有助于我们认识官方意识形态是如何逐步植根于学校,并借助学校这一最重要的组织传播工具向社会新一代进行教育的。其次,基础教育所牵涉到的学生、家长、教师等社会力量的人数要远多于高等教育,其人员结构和历史背景亦更为繁杂。因此,对基础教育领域的考察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政权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反思。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将以北京市为例,考察私立小学的接办,从而对主流意识形态进入相对独立的教育系统的过程作出初步梳理,并对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政权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作出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