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與黨史研究【9】
(六)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的重大部署
十八大報告對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作出了重大部署。
對經濟建設報告講了五個問題:一是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二是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三是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四是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五是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報告圍繞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提出了一個立足點、四個著力、五個更多的要求。一個立足點是把推動發展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四個著力是在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上著力,在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上著力,在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上著力,在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上著力。五個更多是更多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更多依靠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驅動,更多依靠節約資源和循環經濟推動,更多依靠城鄉區域發展協調互動。
對政治建設報告講了七個問題:一是支持和保証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二是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三是完善基層民主,四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五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六是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七是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是報告首次提出的新要求,報告要求要完善協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機制,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對文化建設報告講了四個問題:一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二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三是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報告重申了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問題。這些內容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議中講過,有的在十七大報告上講過,這次又作了重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內涵,報告進行了闡發和歸納。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呢?概括起來就是,二為方向,雙百方針,三貼近原則,兩個文明,三個面向(現代化、世界、未來),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報告在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第一次概括和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最本質、最核心的內容。十八大報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括是24個字,但是,它是從三個層面講的。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從國家層面講的,因為我們黨的基本路線表述的奮斗目標就是這8個字。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從社會層面講的,因為我們黨在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時強調了這些內容。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從公民層面講的,因為這是我們多年在進行精神文明建設時,獲得人民群眾最廣泛共識的內容。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積極培育和踐行。
對社會建設報告講了六個問題:一是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二是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三是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四是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五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六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對生態文明建設報告講了四個問題:一是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二是全面促進資源節約,三是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四是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列入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之中,提出了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並突出強調了生態文明的制度建設,這在黨的文獻中出現還是第一次。
此外,報告還就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港澳台工作、祖國統一、外交工作做了部署,也有很多新意。
十八大報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的重大部署,不僅對我們記述好黨的歷史提出了要求,也對我們研究“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五大建設的形成發展過程及其相互關系等,提供了思想和理論的指導。
(七)關於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十八大報告闡發的最后一個問題是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那麼,什麼是黨的建設科學化?科學化就是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以科學的理念來謀劃,以科學的制度來保障,以科學的方法來推進。總之,就是按照執政的規律特別是黨的自身建設的規律來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報告提出了黨的建設的總體要求和八項任務。總要求的提出,既是著眼於繼承和弘揚我們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黨90多年來保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性的根本點提出來的,又是著眼於順應和應對新形勢下的新變化提出來的。
總體要求是:一條主線,即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純潔性建設的內容是這次新加上去的。2012年年初胡錦濤同志在中央紀委全會上的講話,講到了這個問題。兩個堅持,即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五大建設或五位一體,即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四自能力,即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三型目標,即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四自能力和三型目標是新提出來的,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上僅僅講了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問題。這次提出四自能力和三型目標,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新的內容。最后是一個確保,即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八項任務:一是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二是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三是積極發展黨內民主,增強黨的創造活力﹔四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設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五是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事業中來﹔六是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七是堅定不移反對腐敗,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八是嚴明黨的紀律,自覺維護黨的集中統一。十八大報告是改革開放以來歷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所列黨建問題最多的。
十八大報告對黨的建設提出了許多新思路、新觀點、新舉措,進一步開拓了黨史研究的范圍和領域,開闊了黨史工作者的視野,由此提出了黨史研究的一系列新課題、新要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