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黨史研究的理論借鑒問題
【6】
三、努力探索理論借鑒的途徑和方法
加強理論借鑒是一項長期任務,更是一項系統工程。總的來說,加強理論借鑒,要堅持以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要根據黨史學科發展和黨史研究的實際需要,不斷探索黨史研究的新視角、新途徑和新方法,不求時髦,但求實效,多管齊下,逐步推進。
(一)樹立科學理念
在黨史研究中加強理論借鑒,首先要解決的是思想觀念問題。這個問題解決好了,理論借鑒才有思想基礎,實踐也會更加自覺。當然,解決思想觀念問題首要的是要提高對加強理論借鑒重要意義的認識,這在本文開始時已作了探討。這裡,再就幾個具體問題談點看法。
第一,要有理論的定力。黨史學是一門政治性、黨性很強的學科,必須始終堅定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理論定力。在理論指導與理論借鑒問題上,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始終是第一位的,其他理論的吸收和借鑒是第二位的。不能因為需要借鑒的理論流派異彩紛呈、多元多樣,就看花了眼,甚至動搖了馬克思主義在黨史研究中的指導地位﹔也不能因為理論借鑒在一定意義上打開了研究的新局面,就趨之若鹜,忘記了馬克思主義始終是黨史研究的理論主心骨。
第二,要有開放的心態。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黨史研究者在日新月異的學術思潮面前要有緊迫感、危機感,充分意識到本學科的相對封閉狀態,養成開放的學術心態,樹立寬容的學術意識。要虛心向其他學科學習,努力營造一種鼓勵融合創新的學術氛圍,自覺借鑒一切有益的理論和方法,破解黨史研究中遇到的難題,創新黨史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將黨史研究推向新的水平和境界。
第三,要有開闊的眼界。要更好地進行理論借鑒,黨史研究者不僅心態要開放,眼界也一定要開闊。這不僅是指對黨史本身要有一個宏觀的把握,更重要的是要借鑒古今中外有關拓展研究領域和研究視野的理論和方法,把黨的歷史放在中國歷史特別是近現代歷史進程的宏觀框架內、放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進程之中、放在世界歷史特別是全球化和現代化的大背景下進行審視。也就是說,既要立足黨史看黨史,又要跳出黨史看黨史。古人雲:“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隻有跳出來,才能對一些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考察,才能對一些關鍵問題進行更透徹更科學的分析,才能“一覽眾山小”,以更客觀的態度總結歷史經驗,揭示歷史發展規律,增強黨史研究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指導性。
第四,要有自覺的意識。盡管黨史學界已經意識到加強理論借鑒對深化黨史研究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越來越多的黨史研究者也認為加強理論借鑒是深化黨史研究的突破口,但理論借鑒的總體實踐進展仍不容樂觀。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一些黨史研究者缺乏在研究實踐中進行理論借鑒的自覺意識。黨史研究者要主動將理論借鑒落實到具體的研究工作之中,內化為一種自覺的行動,厘清黨史研究同理論借鑒之間的關系,探索理論借鑒的具體途徑,並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理論借鑒的經驗。如此身體力行、日積月累,必然大有收獲。
(二)拓寬借鑒手段
拓寬理論借鑒的手段,是黨史研究中需要認真加以解決的問題。從目前的實際狀況看,拓寬借鑒手段要注重針對性和可行性,要從優化黨史研究者的知識結構入手,從研究問題出發加強理論借鑒,在實踐中提高駕馭理論借鑒的能力。
第一,通過優化知識結構加強理論借鑒,在博學基礎上採眾家所長。從黨史研究者的知識結構看,由於種種原因,很少有人系統地接受過多種學科的專業訓練和理論教育,因而多數人借鑒新理論新方法的情況是不盡如人意的。改革開放以來,介紹黨史研究新理論新方法的文章不斷涌現,但在實際工作中自覺運用、成功運用的卻不多。究其原因,一些黨史研究者的知識結構不夠全面是最大的制約因素。優化知識結構成為加強理論借鑒的必要前提。一些研究者可能會認為自己已經到了一定年齡,不需要也不能再學習新知識了,這其實是一種誤區。常言道,“活到老,學到老”,優化知識結構雖然對黨史研究者提出了挑戰,但也為研究者借鑒新理論新方法深化黨史研究提供了機遇。黨史研究者要以積極進取的姿態,廣泛涉獵並深入鑽研相關學科的專業著作和研究成果,以彌補自己知識結構的不足。
第二,通過學術創新加強理論借鑒,在“拿來”基礎上綜合創新。理論借鑒的目的是為了學術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研究深化,就沒有學術發展。研究者在學術實踐中,要深入思考所研究的問題需要借鑒什麼理論和方法?如何運用新方法、補充新材料、進行新概括、作出新分析、提出新見解、得出新結論?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產生,就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繼承中國傳統史學思想,借鑒西方近代史學理論,在與中國近現代其他史學理論交流、互補甚至是爭論的基礎上綜合創新形成的。一批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學術地位,也是在原本具有雄厚的中國傳統史學或西方史學功底基礎上,接受馬克思主義指導並對其學術思想和學術實踐進行根本改造后奠定的。今天,黨史研究者尤其需要在加強借鑒中銳意創新,在加強借鑒中深化研究。
第三,通過實際運用加強理論借鑒,在實踐基礎上“駕馭借鑒”。毛澤東同志說過:“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加強理論借鑒,逐步提升借鑒水平,必須將理論借鑒應用於研究實踐,在實踐中發現需要借鑒的理論,進而將其與研究的問題相結合,最終將所借鑒的理論融會貫通為黨史研究新方法的有機組成部分。要密切關注並充分吸收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鑒吸收這些成果所體現出來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激活黨史研究中與之相關聯的學術生長點。理論借鑒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要認真總結理論借鑒的心得體會,務實歸納運用理論借鑒的經驗教訓,為更好地擴展理論借鑒提供啟示。如此往復,研究者的理論借鑒水平就會呈現螺旋式上升的態勢,黨史研究的水平也就會隨之不斷提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