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黨史研究的理論借鑒問題

作者:歐陽淞    發布時間:2013-05-30    來源:中共黨史研究
分享到 :

[摘要]加強理論借鑒,對於深化黨史研究、提高黨史工作科學化水平至關重要。黨史研究的理論借鑒,應在牢固樹立和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基礎上,著眼黨史研究的史學定位,繼承發揚中國傳統史學理論和方法﹔著眼黨史研究的理論拓展,合理借鑒西方史學理論和方法﹔著眼黨史研究的豐富內涵,廣泛借鑒相關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推進理論借鑒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樹立科學理念,注重理論鑒別,加強組織引導,切實增強實效。

在2010年7月召開的全國黨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同志曾經明確指出:“我們既要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的優良傳統,堅持和發展黨史工作積累的成功經驗和方法,也要吸收借鑒古今中外史學研究的有益經驗和方法,還要積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創新黨史研究的手段、方法、載體。”習近平同志的這一重要論述,精辟闡釋了在黨史研究中加強理論借鑒的問題,為進一步提高黨史研究的水平指明了方向。所謂加強黨史研究的理論借鑒,主要是指在牢固樹立和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這個根本前提下,以更加開闊的視野和更加思辨的眼光,從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寶庫中,採納和吸收一切有利於深化黨史研究的思想、方法和手段,從而進一步豐富黨史學的理論寶庫,提高黨史研究的科學化水平。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深化黨史研究,應當重視解決黨史研究的理論借鑒問題。

一、充分認識加強理論借鑒的重要性

黨史研究為黨史工作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根本的學術支撐,是黨史工作的重要基礎,是第一位重要的工作。多年來,經過廣大黨史工作者的不懈探索和積極努力,黨史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績,但在新形勢和新任務面前,也面臨著如何進一步深化、進一步提高的問題。加強理論借鑒,對於進一步增強黨史研究的科學性、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加強理論借鑒是深化黨史研究的迫切要求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通過加強理論和方法借鑒促進黨史研究深化,不僅符合現代學術發展的客觀規律,更是黨史研究不斷提高水平的迫切需要。

第一,從現代學術發展的歷程看,各學科之間的相互激蕩和彼此融合是現代科學成長之道。科學作為人類准確認識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知識體系,無不以繼承以往的科學成果為基礎,在海納百川、傳承創新中實現自己的進步。近代以來,科學發展迅速,逐漸分為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兩大門類,各學科不僅有明確的專業分工,而且有許多可以共同遵循的規律,有日益密切的交流對話。黨史研究作為一門對黨的歷史進行全面研究、總體觀察的科學,具有內涵豐富、外延廣博、涉及學科知識面廣等鮮明特點。隻有借鑒吸收相關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才能全面系統、完整深刻地認識和反映黨的歷史。

第二,從黨史研究的對象和目的看,單一的研究理論和方法難以充分揭示其內在聯系和深遠意義。黨史研究的對象主要是中國共產黨的不懈奮斗史、理論探索史和自身建設史。隨著黨領導人民執掌全國政權的時間越來越長,積累的經驗越來越豐富,黨史研究面臨的任務也越來越艱巨。橫向來看,黨史研究要全面考察黨領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黨的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外交、祖國統一等各個領域的歷史活動,科學總結黨治國理政管黨的經驗教訓,深刻探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之道。縱向來看,黨史研究要系統把握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全部歷史進程,深入探討黨的自身建設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也就是說,黨史研究既是一門具有高度理論性的科學,又是一門具有廣泛博洽性的科學,它要前進要發展,就必須擺脫封閉狀態,與相關學科展開有廣度有深度的交流,並從中汲取有益的營養﹔就必須借鑒和運用相關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將敘事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結合起來,做到既考察細致、表現靈活,又論據充分、論証嚴謹﹔既清楚地回答“怎麼樣”的問題,對研究對象作出客觀的符合實際的歷史考察,又深刻地回答“為什麼”的問題,對研究對象作出正確的、本質的說明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