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历史虚无主义者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七种谬说【3】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各种不同理解和差别,可以不管不论它们之间的差别究竟是什么性质、什么样的差别而一概以“有差别”为借口,全盘否定真假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对立和分歧,这不是有意在抹杀真假马克思主义的分歧和对立、否定马克思主义可以作为人们指导思想的现实可能和必要吗?
在现实生活和具体实践中,一些人把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化和“幽灵化”,凡是认为符合自己利益需要适合自己口味的就拿来,凡是不符合自己利益而认为不适合自己的就束之高阁,全当作子虚乌有的“幽灵”用来装点门面,假马克思主义骗子不就是这么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吗!而在真正坚持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人们那里,马克思主义自创立与基本成熟起,就已经形成的它的那些基本立场、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的思想原则以及其理论宗旨和主张,都是始终如一地被得到坚持和发扬的,他们做任何事情与对待一切东西,都是有立场、有原则、有底线、有明确方向和目标的,而且一切都是朝着有益于工人阶级劳动人民的方面去努力。
一个人不能没有思想和灵魂,没有精神和灵魂就等于行尸走肉而毫无目标和方向。而如果它们是错误虚幻的思想和灵魂,那也不能保证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并获得人之为人真正有意义的价值与人生目标。马克思主义对于工人阶级劳动人民而言,就是正确的思想和灵魂,就是他们自觉清醒的阶级意识并保证他们完成实现其历史使命的思想和精神,而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则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其价值发挥其作用的物质基础和“血肉之躯”。否定马克思主义这一工人阶级劳动人民的科学革命的思想,那无疑也就是要否定工人阶级劳动人民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与社会建设,使他们成为甘受剥削与奴役的奴隶,而这无疑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所代表的剥削阶级资产阶级所最愿意看到的事情。
历史虚无主义者说:“所有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思想认识上都与马克思有明显差别和差距”,甚至“连马克思本人都不承认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们这种说法实质是在制造马克思本人的自我否定和矛盾以此来否定马克思主义,而且分明就是说马克思的思想认识只属于马克思,每个人的思想认识都是无法正常交流与相互理解、无法达到互通共通和共识的,因此,任何人都不可学习理解与掌握马克思那些思想和认识,任何人的理解因此也都只能是他个人的理解,都是与马克思的思想“有明显差别和差距”的、不可通约的“私人话语”,更不可能把马克思的思想当作一种系统完整而科学的思想理论或科学真理运用于对现实生活世界的认识和实践,也就是不能当作一种马克思主义来作为人们的指导思想。这分明是要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理解的差异和多样性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客观确定性、普遍性、可理解性以及它作为客观真理所具有的思想指导意义和价值。人们的思想认识有差别和差距,意味着人们不可能有共同的实践和认识,而且不可通过交流与明辨是非的争论在反复实践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使错误的、不尽科学的认识提高到科学正确的认识,而达成共通互动并最后在正确思想认识基础上达成共识——以科学的思想认识来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行动吗?如果每个人都只是按照历史虚无主义者鼓吹的所谓思想自由、选择和行动自由仅仅根据自己的思想认识来思想和行动,错误的思想认识和行动便难以得到纠正,任何人的认识一经形成便不能在反复实践、反复认识、相互交流互动与竞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改变。这样每个人一旦发生错误就一错到底,错上加错,至死都不知回头,每个人都只能根据个人的利益需要一意孤行,坚持错误顽固到底,如此,那整个世界将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当前人们思想极端混乱,各人顾各人——只考虑自己的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物欲主义,无组织、无纪律、无政府、否定一切秩序和规范的自由主义泛滥盛行,显然与这种否定客观真理、否定以科学正确的思想作为人们的思想指导有着密切关系。历史虚无主义者所鼓吹的“反对专制,思想自由”实质就是以个人自我为中心的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主义。
虚无马克思主义的人借伽达默尔的“诠释理解学”和德里达的“思想幽灵化、碎片化”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客观真理性和思想完整性、公共性和可理解、可实践性,他们显然就是在上述意义上来虚无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
他们说:“坚持马克思本人不承认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没有真学问”。我们要问,什么叫真学问,什么叫真理?不唯权,不唯势,不看风使舵根据自己利益需要出卖自己的学术良知以所谓学问赚钱牟利、升官发财,只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切合实际地反映人们生活的面貌和事物的本质、规律与发展趋势,反思批判一切不合理的现状与生存境况,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需要和要求,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以及现实的客观条件之可能,提出认识和变革现实生活世界的科学革命的理论,并用以来指导人民群众认识改造世界,这不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真学问和真理吗。讲什么马克思主义都是冒牌的,除了马克思任何人都没有与马克思思想完全吻合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本人所阐发的思想以外的所有理解和思想一概否定,表面上是尊重了马克思本人的思想,但实际上是以后人因为没有马克思当时的生活环境、历史背景、思想话语语境和资源,更不可能完全了解马克思当时的想法与知识背景为由,否定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联系与客观如实地理解把握马克思思想的现实可能性,否定了思想认识的客观真理性以及真理的普遍性、公共性和共通性;否认了马克思“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钥匙”以及“从后思索方法”的科学性;否定了后人在反复实践反复认识基础上能够不断提高对马克思思想和他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认识,这必然导致把马克思的著作和思想束之高阁,推向高不可攀的某种神秘化境地,进而导致我们错误地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距离马克思越久远就越是无法理解和掌握属于马克思本人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马克思以后以外的思想理论都非“正牌正宗”的“马克思主义”,均为“冒牌的马克思主义”,从而抹杀真假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区别,而对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全盘否定,一概抛弃,只讲自己的所谓“理论创新”与想当然的所谓经验总结、理论概括,甚至“指鹿为马”,偷梁换柱,以自己实用主义、利己主义任意曲解与篡改的东西来冒充马克思主义。所有这些,实质都是否定与抛弃马克思主义的极端恶劣的做法和学风。按照这样的逻辑对待马克思主义,当然就不会自觉地下功夫去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而是认为即便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背得烂熟于心,应用自如,那也无济于事,从而以不可理解、无法完全理解、需借助自己的主观认识框架和各种思想资源从自己的主观需要来理解为借口,全面否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否定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一切必要和现实可能。虚无主义者把马克思为了坚持自己创立的马克思主义而针对各种假马克思主义曲解而说“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句话来为他们的反马克思主义立场辩护,显然就是这么一种目的和宗旨。
诚然,如果“马克思主义”被一些人只挂在口头上而从不落实到行动上,那么,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只能沦落为某些实践辩护的主观主义、利己主义、实用主义、工具主义,也不会有任何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在这种情况下谈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那无疑将会沦为空谈。许多年来,一些人用老百姓在私有制社会形成的利己主义实用主义话语来解释诠释马克思主义,用中国传统文化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和话语体系理解诠释马克思主义,还有的人在借西方现代思想文化和所谓“后现代思潮”来理解和诠释马克思主义,搞自己随心所欲的理解和“马克思主义嫁接”,似乎不管什么东西只要一将马克思主义挂到它们头上作为它们的标签,它们也就立即变成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了,这样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现代化”和“理论联系实际”,只能将马克思主义去马克思主义化,去革命化,去科学性、真理性、现实性、无产阶级先进性而使马克思主义被庸俗化,是根本谈不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现代化的。
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第三个主要观点是:“马克思是黑格尔哲学的抄袭者,只不过他是把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辩证法颠倒为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辩证法;马克思是唯物论者,而且始终强调实践和经验实证、推崇‘实践第一’的实践哲学,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不是‘经典第一,实践第二’,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或思想原理当作行动的指南,而且以共产主义理想作为号召人们的旗帜和奋斗目标,这实际上就无一例外地陷入了唯心论。”
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上述虚无主义说法完全是主观主义的胡编瞎造。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共产主义恰恰不仅是一种有现实可能和历史发展必然性的理想,更重要的,它是具有现实历史的发展基础与前提条件,而且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的主体力量工人阶级以及他们进行革命的主客观条件,恰恰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准备、发展起来的,是资产阶级的剥削奴役而使资产阶级亲手培养造就了工人阶级这样一个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奴役的革命阶级,并且为工人阶级革命的胜利准备好了各种客观条件,提供了实际可能。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恰恰是从这样的视角和认识来说明和阐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与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历史必然性。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也是从这样的视角来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途径以及如何从空想变成科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