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歷史虛無主義者否定馬克思主義的七種謬說【4】
真正與馬克思思想南轅北轍的是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虛無主義者,是他們把馬克思的“實踐第一原則”和辯証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歪解為庸俗的、物質利益至上的個人利己主義和唯有實踐決定一切的所謂“實踐哲學”。馬克思的確是特別強調實踐在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及獨特作用,而且馬克思始終把實踐作為認識的唯一來源與存在發展的基礎,還認為它是檢驗認識的根本途徑和手段,他是僅僅在實踐和認識的關系問題上以及人的特有生存方式意義上“堅持實踐第一”的原則。但僅此隻能說明馬克思的科學唯物主義重視強調實踐對於人來說的基礎地位和作用,強調科學認識的經驗實証性和理論聯系實際的理論本質特征,而不能就是要人們一切服從和服務於各種不同性質的實踐,且隻能緊步實踐的后塵來說話,不能就是經驗實証主義,將認識局限於感性經驗和狹隘的日常生活意識或已有的實踐層面。馬克思在突出強調實踐在人們生活與認識中的基礎地位的同時,還特別強調人類超驗的理性反思及符合必然性與價值性的合理性批判,認為抓住事物的本質和必然性以及歷史發展趨勢才是認識的高級階段,而且才可以實現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並能指導人們對現實和人們的生存現狀進行革命性變革之理性認識的飛躍。而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或他對動物界的超越,則顯然就在於人有理性的實踐,而不只是被動盲目地適應外界環境。人們隻有使自己來源於實踐的感性認識和經驗經過反復不斷地再實踐和再認識、經過理性的反思批判使之上升到科學理性認識,上升到把握事物本質規律和發展趨勢的科學理論的認識,才能使人們由跟著感覺走的現實生活的奴仆——生存現狀的奴隸變成具有科學理性的自覺的歷史創造者和革命者,由毫無革命反思批判精神——即由毫無革命創新斗志與理想的“動物人”或“機械的社會人”,變成富有科學理性反思批判精神、革命創新精神及理想奮斗精神的社會歷史主體和革命主體。馬克思主義是伴隨人類實踐的發展與時俱進而且是可以經驗實証、科學實証的科學真理,但馬克思主義絕不甘於墮落為為各種生存現狀與現存社會秩序進行辯護的辯護理論,不是跟在實踐后面隨聲附和的所謂“實踐哲學”,更不是不承認意識能動性反作用與科學革命理論對實踐具有巨大指導作用的機械唯物論和庸俗唯物論,而是一種將科學批判和革命現實批判、理論反思與實踐批判、理想和現實、革命和建設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社會歷史理論及科學的世界觀理論,是工人階級及其政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銳利思想武器,是工人階級及其政黨思想和行動的理論指南。歷史虛無主義者否定共產主義運動接近170年的奮斗歷史和輝煌實踐,把馬克思主義者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奮斗目標污蔑為沒有現實基礎的烏托邦空想,污蔑為唯心論的實踐,而把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的“物質利益至上論”吹捧為唯物論,這無疑是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所批判的庸人——施達克主觀主義地劃分唯物論和唯心論的現代翻版,而且是把馬克思創立的辯証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退回,並降低到它們之前的舊唯物論庸俗水平了。
思想先行,邏輯先行,以所謂抽象的絕對理性或公理推論出現實的世界及其發展演變的關系,對思維與存在的關系,現實生活世界的建構關系、矛盾關系,往往從抽象思維和抽象的觀念出發而進行概念的邏輯演繹或思維的邏輯推導,這其實是黑格爾哲學的本質特征,也是他的思辨唯心主義哲學思維方式的本質特征,是決定黑格爾的辯証法是思辨邏輯的唯心主義辯証法,是頭足倒置將客觀世界的各種現實關系完全顛倒的主觀任意的辯証法,也是決定黑格爾辯証法不可能被他堅持到底的深刻認識根源。正因由此,黑格爾得出了思維概念有開端、世界有開端、有一個絕對精神、絕對理性作為世界終極原因的荒唐結論。在這裡,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中批判的蒲魯東也是如此,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批判的杜林先生也正是在這裡拙劣地抄襲黑格爾哲學而陷入荒唐荒謬的唯心主義與形而上學泥潭。馬克思恩格斯不僅徹底批判拋棄了黑格爾哲學的思辨唯心主義,而且一切立足於人類的實踐,從經驗的事實和事實真相出發,將黑格爾從抽象思維和觀念的想象出發使用思辨邏輯推導的那些完全被他弄顛倒的各種現實關系根據它們事實上的關系把它們重新顛倒回來,他們由此創立了唯物辯証法、歷史辯証法、實踐辯証法,以及主客邏輯、歷史與思維邏輯相統一的辯証法,這才真正拯救了在黑格爾哲學中被其唯心主義所窒息了的革命辯証法,與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辯証法決然劃清了界限,使辯証法真正建立在科學實証的基礎和如實反映事實的本質規律的基礎之上,使辯証法理論真正成為反映和揭示事物運動發展本質規律和思維運動本質規律的科學。反馬克思主義的人對此完全無視,說馬克思的辯証法和矛盾學說是完全抄襲了黑格爾哲學,這隻能說明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的偏見和極端無知,除此之外,說明不了其他任何問題。
其實,在當今世界,搞觀念前置、邏輯先行的人,正是他們那些否定馬克思主義、妄圖通過思想文化滲透來和平演變社會主義新中國的人。這些人先制造一系列虛假而抽象的吸引入眼球的概念,對這些概念從來不做切合實際的認真說明和明確界定,然后把這些概念當作“公理”“公義”和“真理”的化身向人們推銷,並按照“邏輯先行”的理念進行其概念的邏輯演繹,使這些概念主體化、對象化、實體化、絕對神聖化,以這些概念來取代和說明現實的一切,以這樣一些支離破碎無法保証邏輯周延和統一的碎片化概念來蠱惑人心,擾亂人們的思想。這樣便把剝削階級統治階級的思想和觀念說成是“一般的普遍的思想和觀念”﹔把符合剝削階級統治階級利益需要的國家社會制度和經濟政治規則與秩序打扮成“普遍利益、公共利益、公序良秩”的化身﹔把剝削階級統治階級的價值觀念和價值標准抽象為所有人的“普適的價值觀念”和“價值標准”,以資產階級抽象人道主義和“普世價值觀”否定和反對工人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他們對唯物史觀所揭示的生產力決定生產方式、生產方式決定生產關系、所有制關系決定人們的一切社會關系、社會結構和社會形態性質的理論進行全面的顛覆和否定﹔以所謂“淡化階級、淡化政治、淡化意識形態屬性”的名義在社會主義國家推行“非階級化、非政治化、非意識形態化、去‘主義’化”的“市場經濟轉型改造”,為全面推行資產階級主導的資本主義化大造輿論,以“改革”和“解放思想”的名義不斷突破科學社會主義原則和底線,制造和引進資本主義的私有制雇佣勞動制度、經濟政治關系和思想觀念,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全面的顛覆和否定。所有這些,就構成了當今世界資產階級、剝削階級反對和顛覆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政治社會制度的思想邏輯和思想文化武器,而且給社會主義國家帶來了極為廣泛而深刻的巨大不良社會影響。
否定馬克思主義的人說:“僅用馬克思做出的發現(或定理)為依據來構建社會,隻能構建出嚴重欠缺創新機制且難以持續的低文明層次的社會。而現代文明社會的構建,則是包括馬克思的‘發現’在內的成千上萬條社會科學的定理的集合。”這裡,“成千上萬條社會科學”的所謂“定理的集合”實質不過是烏七八糟真假混合、似是而非的大雜燴,用這樣所謂“多元化的思想”能指導人們科學地認識改造世界嗎?馬克思主義本身來自實踐,但它又絕不是“后現代解構主義”隻看現象、隻重個人經驗反本質主義地隻根據個人的主觀和先入之見以狹隘的實踐經驗或經驗的某些個別現象來認識我們的現實生活世界和事物,更不是隻根據表征與解構這些個別現象的觀念或觀念符號所“符碼的世界”來認識說明現實,對現實世界進行任意地主觀解構與重構,而是要通過歷史現象的總和、演變總趨勢及各種表面的事物聯系去發現和揭示生活與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並以科學理性的精神來反思和批判現實生活與現狀,所以它才能夠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並具有對生活實踐的理性規范與指導作用。而這也正是馬克思主義與其他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區別。所以隻有馬克思主義能夠指導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並且重在改造世界,使現存世界發生革命化的不斷變革,而非馬克思主義卻隻能一葉障目歪曲現實,絕不具有指導人們改造世界的功能和作用。
所謂現代文明社會當然應該是民主法治社會,而且應該是勞動人民當家做主,有規則、有秩序、按照民主法治社會民主科學文明的標准進行各種社會文明建設的科學規范化社會。而要使社會的各種規則秩序、規范與社會制度得到廣大社會公眾的認可與自覺遵守,就必須有科學正確的思想作為統一的思想指導,而決不能是各人隻根據各人的主觀和個人利益需要各行其是。而正確反映說明世界並抓住現實生活世界事物發展的本質和規律與社會歷史發展趨勢具有普遍真理性的思想,隻有馬克思主義,隻有馬克思主義才能夠作為人們統一的指導思想。離開馬克思主義,把五花八門“成千上萬條社會科學的定理”集合集中起來作為人們的指導思想,建構我們的所謂現代文明社會,那恰恰是丟掉了科學的指導思想用烏七八糟、莫衷一是的大雜燴思想來構建我們的社會,這不僅難以得到社會公眾的認可,而且很容易導致各執各的號,各吹各的調,莫衷一是,各行其是。所謂的指導思想多元化,實際上就是沒有科學統一的指導思想,就是自由主義誰想干啥就干啥,這對於任何一個規范性的現代社會而言,那無疑都是一劑瓦解與分裂該社會的分化劑。
當然,馬克思主義作為人類目前最具有客觀普遍性的真理,它是在總結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思想文明成果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是一定要吸收借鑒其他優秀思想成果的。但這種吸收借鑒隻能是有分析批判地予以吸收和借鑒,決不能是兼容並蓄不加分析批判地予以吸收和借鑒,更不是放棄自己的立場和原則去集中和綜合人類過去已有的各種剝削階級的思想糟粕搞所謂的“綜合中西馬,超越中西馬”,有意制造人們的思想混亂和指導思想的多元化矛盾,這實際上是否定馬克思主義的一元化思想指導。
否定馬克思主義的人所編造的第四個謬論和論點是:“馬克思主義跟工人群體愈行愈遠,工人階級自然也是會越來越疏遠馬克思主義,而向往所謂自由平等民主憲政的社會民主主義”,並且他們以被資產階級收買,越來越貴族化的西方社會民主黨、工黨的思想理論演變和實踐來說明這個論點。
我們通過學習《德意志意識形態》《共產黨宣言》《法蘭西內戰》和《資本論》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可清楚地發現:工人階級按照其階級本性自然會距離馬克思主義越來越近,而資產階級按其階級本性自然會距離馬克思主義愈行愈遠,而且馬克思主義本身就是在批判資本主義的社會現實與資產階級的思想理論過程中得以形成、成熟發展和得以闡發的。但否定馬克思主義的人對這些基本歷史事實完全視若無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