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之初北京市私立小學的接辦【6】

原標題:新中國成立之初北京市私立小學的接辦
作者:張放    發布時間:2016-05-11    來源:《史學月刊》2014年7期第90∼99頁
分享到 :

2.強化輿論宣傳,重釋接辦意義,凸顯主導話語

董事會和教職員工的反應很難令教育局滿意。即便是那些擁護接辦工作的意見,也偏離了最初預想的正確軌跡。宣武區在工作匯報中就一針見血地指出:“雖然一般教師對接辦工作都非常擁護,但對國家經濟建設好轉這一點體會的是不夠深刻的,多感到過去做個私小教員地位低,對個人面子上不好看。”(58)西四區在接辦之初也指出了同樣的問題(59)。針對上述情況,教育局加大了宣傳力度。由於接辦開展之時正值國慶前夕,各校紛紛將接辦教育和國慶教育相結合,深入開展思想動員工作,從而使官方意識形態進入學校。學校一方面組織召開教職員工大會與座談會,另一方面召開學生會、家長會,並舉行各種聯歡會、慶祝會,將接辦工作與國家建設取得的成就、共產黨的恩情緊密聯系起來,通過情感動員的方式引導師生從政治角度理解接辦的意義。正如教育局在接辦經驗總結中所言:“結合國慶,結合祖國三年來偉大的成就,結合新民主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豐富了接辦的內容,同時也使得國慶節的宣傳工作有了更生動、更實際的內容,使廣大師生通過接辦,更能體會到祖國的偉大,進一步激發了師生教學、學習的積極性。”(60)

教職員工被要求不斷在有組織的公開場合說出自己對接辦的認識和感受,通過開放場域中的反復表達來強化正確敘事的記憶。與此同時,接辦人員開始對教師進行以政治面貌、政治態度為主要內容的調查,並涉及教員與校長尤其是反動校長的關系(61)。被認為存在問題的教師,很可能會被調離工作崗位。這一措施也促使教師進行正確的公開表達,不管主動抑或被動。在強化宣傳、組織學習和審查的多重攻勢下,教職員工明白了何為正確,何為錯誤,何種表達對自身有利。一位教師在全校慶祝大會上以情動人,感激涕零地表示:“我是沒有母親的,從來不知道什麼是母愛,這次才感到黨和毛主席是我的母親,今后可得好好干了!”(62)育群小學的教員說:“我們要感謝政府感謝共產黨,感謝毛主席,我們要以實際行動,加強學習,提高教學來報答毛主席。”(63)對於接辦政策,教師的認識逐漸超越個人得失:“決定的英明,想的周到,哪裡去找這樣好的政府!”教職員紛紛表示和黨、政府更接近了:“過去和毛主席好像是叔伯關系,現在改為市立就是親的了。”(64)

學生方面,學校要求他們在慶祝大會上結合國家建設成就進行主題發言,並辦壁報進行宣傳(65),增強政治覺悟和意識。泄水湖小學的一名學生就在慶祝大會上鄭重保証“要跟著老師好好學習,鍛煉身體,不然對不起人民政府對我們的關心”(66)。而參加慶祝大會的聽眾也積極融入了這場政治化戲劇當中,學生們掌聲雷動,歡呼“毛主席萬歲”,高唱“解放區的天”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67)。由於少先隊多在公立小學建隊,因此私立小學的接辦為小學生們提供了一個政治參與的機會。通過宣傳,很多孩子都表達了對加入少先隊的熱烈期盼,政治歸屬感無形中增強(68)。

學生家長也參與了政治化氛圍的建構。由於可以節省開支,家長多數都是贊同私立小學接辦的。但隨著宣傳教育的深入,家長開始將從改革中獲得的實惠與黨和政府的關懷建立聯系,並通過言行不斷加深這種關聯。如鑄新二小學生的家長說:“共產黨真是大公無私,國民黨有錢都入腰包,共產黨真能為人民辦事。”(69)潔如小學的家長說:“我從心裡感到高興,老師和家長的困難問題,這次都由毛主席給解決了。”(70)在這種邏輯下,教育孩子自然就不再單單是一個家庭內部的事情了,培養孩子是為祖國輸送人才,以報答黨和政府的恩情。例如,德新小學召開家長會之際,家長踴躍出席,親自搭台,布置會場,給學校送錦旗,給政府獻鮮花。他們感謝毛主席解除了他們的困難,並進一步把孩子們教育好。據載,家長會上不少母親非常激動,她們握著拳頭高喊“毛主席萬歲,共產黨萬歲”,表示一定要好好教養孩子,密切與學校的聯系,為國家培養好下一代(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