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之初北京市私立小學的接辦

原標題:新中國成立之初北京市私立小學的接辦
作者:張放    發布時間:2016-05-11    來源:《史學月刊》2014年7期第90∼99頁
分享到 :

【作者簡介】張放,歷史學博士,上海外國語大學社會科學部講師。

【內容提要】學校是最重要的傳播國家主導價值觀念的制度化組織系統,小學在這套價值傳播體系中處於基礎地位,對國民價值觀念的初步塑造至關重要。中共獲得政權之初,從1949年到1956年,通過對私立小學的改造和接辦,主導意識形態成功進入這個曾經相對獨立的空間,結束了中國初等教育領域管理和思想雙重分散的局面﹔政治色彩濃郁的學校文化逐漸形成﹔言說表達方式亦發生改變。該局面是在國家政權和社會力量的互動中實現的。這種互動既非蜜月關系或極權關系,亦非對抗關系,可稱之為“基於共同話語的協商博弈”。組織傳播場域的變化為中共秉持的價值觀念在少年兒童中的傳播提供了重要契機。

【關鍵詞】新中國﹔私立小學﹔教育改造﹔學校文化

近年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史的研究成為中國近現代史領域的重要支流,現有研究成果業已覆蓋多個領域①。本文亦屬於“建國史”研究范疇。“建國史”研究的一個核心問題意識便是,執政經驗尚不豐富的中共新政權是如何通過制度建設和思想改造的雙重努力,來整合一個飽受戰亂困擾、發展階段極不均衡且價值觀念多元混雜的舊中國。在傳統研究范式中,新政權成立初期,社會各界積極配合共產黨的改造與建設,各行各業均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績﹔或與之相反,社會對國家政權的進入毫無抵抗。研究者對這種缺少張力和復雜性的“蜜月關系”和“極權關系”逐漸提出修正——隨著檔案的披露和資料的豐富,更多的細節為人所掌握,“對抗關系”被揭示。可以說,重新發現政權和社會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以取代正統黨史敘事中的“蜜月關系”以及西方刻板印象中的“極權關系”,是“建國史”研究興起的重要契機。

具體到教育領域,關於大學高級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問題始終是研究者關注的焦點②。而高等學府在新中國成立后的歷史命運也已進入研究視野③。相比之下,除專門從事教育史的研究者之外,鮮有人問津基礎教育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變化。由於教育史研究擁有專門的視角和取向,因此很多歷史細節並不為其所重視。如果在“建國史”研究的脈絡中考察基礎教育,研究意義將會有所不同。首先,考察政權對基礎教育的改造有助於我們認識官方意識形態是如何逐步植根於學校,並借助學校這一最重要的組織傳播工具向社會新一代進行教育的。其次,基礎教育所牽涉到的學生、家長、教師等社會力量的人數要遠多於高等教育,其人員結構和歷史背景亦更為繁雜。因此,對基礎教育領域的考察有助於我們重新理解政權和社會之間的關系,並提出相應的反思。基於上述考慮,本文將以北京市為例,考察私立小學的接辦,從而對主流意識形態進入相對獨立的教育系統的過程作出初步梳理,並對這一過程中所形成的政權與社會的互動關系作出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