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历史特点与现实
〔摘要〕政治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其核心问题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关键在于政治体制改革,而政治体制改革的切入点是发展党内民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发展的历史及改革特点,对于解决现实问题有一定借鉴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始终是海内外关注的热点甚至焦点问题,也是事关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大事。研究其历史发展特点,探索既符合国情又顺应时代潮流的政治发展形式,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尽绵薄之力,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涵义
从现实问题出发是研究中国政治的基础。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究竟包含哪些内容?为了更好地探讨问题,需要对政治发展的内涵作简单但又必要的界定。
政治发展是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就这一概念的理论和政治实践指向而言,原本是政治科学中用于描述民族统一构设和国家建立的过程,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摆脱殖民统治的亚洲、非洲新独立国家建立过程的一个概念。“政治发展与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概念密切相关,它现在是指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变迁的过程。政治发展的观念意味着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它们自身民族构设的历程,而不是服从于某种盲目的社会力量、政治演化或革命”《布莱克维尔政治制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82页。。当然,对政治发展的理解,从不同视角研究可以得出不同结论。如有学者认为“政治发展”可以广义地界定为政治制度本质的有机体发生变迁之过程;有学者认为政治发展包含有三要素:“第一是人口发生变化,从臣属地位转变到对社会有贡献的公民。随之而来的是大众参与之扩张,对平等原则逐渐增加敏感性,及对普遍法律的接受。第二是政治系统之能力增强,政令能贯彻深入地方层级,控制人民的争端,应付及满足人民之需求。第三是政体组织结构的分化,功能愈趋专业化,及各种制度和组织之间的整合。亨廷顿则把政治发展与现代化联系起来,认为一个发展的政治体系,其政治制度化和政治参与的程度高,就能够达到平衡状态。白鲁恂把政治发展的各种观点概括为具有代表性的十家参见陈鸿瑜:《政治发展理论》,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第22—26页。。
但是,用上述概念描述当代中国政治时,就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中国既不同于早已完成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今天的中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过来的,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不同阶段。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问题,有的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共性,但更多的是由中国历史与现状而带来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国内学者普遍注意到这一问题,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这一反映中国实际的概念,其理论涉及政治发展的价值取向、目标、内容、路径、方式、外部环境等方面。至于政治发展的内涵,国内学者虽有不同的解释,但基本内容并无实质性区别。因此,笔者认为,从理论界诸种界定来看,不妨作如下理解:政治发展指特定政治系统的成长、演化过程,其基本内容包含有政治制度的发展、公民政治参与、政治结构的专业分化与整合、意识形态等多项指数。政治发展的目标与社会多方面变迁相适应,其内在动力来源于经济社会的变迁。政治发展的路径和方式依不同民族国家而有所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