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7月8日的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上談到,“發展必須是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各級黨政機關要學好用好政治經濟學,自覺學習更好運用經濟發展規律,不斷提高推進改革開放、領導經濟社會發展、提高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時隔兩年的同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又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必須要遵循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總結並提煉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經驗,同時借鑒西方經濟學的有益成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隻能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又要經受實踐的檢驗,進而指導實踐。要加強研究和探索,加強對規律性認識的總結,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推進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經濟學科建設。”目前我國,把握經濟規律,促進經濟發展十分必要。
一、經濟規律的涵義及類型
經濟規律是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它體現了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經濟規律與自然規律一樣具有客觀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其產生條件是客觀的。經濟規律是建立在一定的經濟條件基礎之上的。而經濟條件的存在和消失都是客觀的,因此而產生的經濟規律也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二是其作用是客觀的。由於經濟規律的產生是以一定的經濟條件為基礎的,所以隻要經濟條件存在,與之相對應的經濟規律就必然發揮作用﹔無論我們對經濟規律有無認識,其都按照本身的固有要求起作用,強制地支配著人民的經濟活動,決定著經濟發展的趨勢。
經濟規律可以分為三類:一是一切社會都適用的經濟規律。此類經濟規律是與人類社會共同進退的,如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規律﹔二是幾個社會共同擁有的經濟規律,如價值規律﹔三是某一個社會特有的經濟規律。這類經濟規律僅存在於人類社會的某一特定的歷史階段,比如僅僅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剩余價值規律。
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揭示的經濟規律
(一)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規律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作為社會生產的兩方面,存在著有機的必然聯系,兩者的有機結合與統一共同構成了社會的生產方式。
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狀況,是人類社會普遍具有的經濟規律。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對立統一,首先表現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同時,生產關系並不是被動地由生產力所決定的,它對生產力的發展也會產生反作用。這種反作用表現在:當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時,就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反之,則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二)價值規律
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是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一條最基本的規律,凡是存在商品生產與商品交換的地方,價值規律就一定會發生作用。價值規律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價值規律能自發地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生產部門間的分配,也就是市場經濟配置社會資源的功能﹔二是價值規律自發地激勵商品生產者改進生產技術,加強管理,提高勞動生產效率﹔三是兩極分化小商品生產者,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引起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
(三)貨幣流通規律
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在流通領域中發揮它的職能,那麼在一定時期內, 流通領域究竟需要多少貨幣呢?流通中的貨幣需要量取決於三個因素:待出售商品的總量、商品的價格水平和貨幣的流通速度。其中待出售商品的總量乘以商品的價格水平構成商品價格總額。市場上所需要的貨幣量與商品價格總額成正比,與同一貨幣的流通速度成反比。這種數學關系的表達式為:
在一定的時間內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貨幣量為全部待售的商品價格總額與貨幣的平均流動之比,這就是貨幣流通規律。
(四)剩余價值規律
剩余價值規律的內容,就是資本家通過不斷擴大和加重對雇佣勞動力的剝削來達到獲取更多剩余價值的目的。剩余價值規律作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經濟規律,原因有三:一是剩余價值規律決定著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二是剩余價值規律決定著資本主義生產發展的一切主要方面與主要過程﹔三是剩余價值規律還決定著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及滅亡的整個過程。
(五)相對人口過剩規律
伴隨資本積累和資本有機構成的不斷提高,會產生兩種相反方向的運動:一是生產活動對勞動力的需求相對地,有時絕對地減少﹔二是勞動力的供給不斷地增多。這就造成社會上充斥著越來越多的閑置勞動力,從而形成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相對人口過剩。所謂的相對人口過剩,是指資本對勞動力的需求低於勞動力的自發供給的現象。這類現象的產生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並不是社會生產消耗不了這些勞動力,而是由於這些勞動力不能為資本創造更多的剩余價值,也就是說這部分閑置的勞動力對資本增值來說成為了“多余的人”。相對人口過剩是資本積累的必然結果。“工人人口本身在生產出資本積累的同時,也以日益擴大的規模生產出使他們自身成為相對過剩人口的手段。這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規律,事實上,每一種特殊的、歷史的生產方式都有其特殊的、歷史地發生作用的人口規律。”[1]
(六)商品生產的所有權規律轉變為資本主義佔有規律
商品生產的所有權規律,是指商品生產所有者利用自己的勞動力,使用自己的生產資料,生產出屬於自己的產品。若要想佔有對方的產品,必須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通過交換來實現。
資本主義佔有規律是指佔有生產資料的資本家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就無償佔有工人剩余勞動的規律。
資本家用原有資本的一部分去購買勞動力,結果得到構成第一個追加資本的剩余價值,是完全符合商品生產與商品交換規律的。因為購買的前提是工人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勞動力而商品的所有者自由地支配屬於他的價值。假設每次都按勞動力的價值支付工資的話,那麼他每次購買勞動力都是符合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規律的。但是如果說用原有資本的一部分去購買勞動力,用的是由資本家“最初勞動”而屬於他的價值的話,那麼,用第一個追加資本的一部分去購買勞動力,用的則是別人的無酬勞動。那麼很明顯,用商品生產與流通為基礎的私有權規律,以其內在的、不可避免的辯証法轉化成為自身的直接對立物。
轉變是有條件的,商品生產的所有權規律轉變為資本主義佔有規律的條件就是勞動力成為商品。
(七)資本積累的一般規律
在資本主義社會,由於基本經濟規律剩余價值規律的存在,資本家必然會把剩余價值的一部分再轉化為資本擴大再生產,進行資本積累。在擴大再生產的過程中,資本的有機構成即不變資本/可變資本(C/V)的比例會不斷提高,同樣的勞動力可推動越來越多的生產資料,所以,資本積累的過程就成為“機器排斥工人”的過程。資本積累的結果是,一方面是資本家的財富積累,而另一方面則是工人的貧困積累,這就是資本積累的一般規律。“社會的財富即執行職能的資本越大,它的增大的規模和能力越大,從而無產階級的絕對數量和他們的勞動生產力越大,產業后備軍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勞動力同資本的膨脹力一樣,是由同一些原因發展起來的。因此,產業后備軍的相對量和財富的力量一同增大。但是同現役勞動軍相比,這種后備軍越大,常備的過剩人口也就越多,他們的貧困同他所受的勞動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階級中貧苦階層和產業后備軍越大,官方認為需要救濟的貧民也就越多。這就是資本主義積累的絕對的、一般的規律。”[2]
(八)社會生產按比例發展及生產資料生產優先增長規律
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揭示了社會生產兩大部類必須存在一定的比例關系。社會資本擴大再生產揭示了生產資料生產與消費資料生產之間,存在一定的比例關系。第一部類為本部類和第二部類擴大再生產提供生產資料﹔第二部類為本部類和第一部類擴大再生產提供消費資料。也就是說兩大部類相互影響、相互制約。隻有社會生產兩大部類之間以及每個部類內部保持適當的比例關系,社會資本的擴大再生產才能順利實現。
生產資料生產優先增長規律是列寧在馬克思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來的。馬克思在分析社會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問題時,是以技術水平、資本有機構成不變為前提的。但是,實際上擴大再生產總是伴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資本有機構成的不斷提高,從而就發生增長最快的是制造生產資料的生產資料生產,其次則是制造消費資料的生產資料生產,最慢的是消費資料生產,這就是生產資料生產優先增長規律。
(九)經濟周期性規律
眾所周知經濟危機周期性爆發的原因在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尖銳化得必然結果。危機發生后,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社會生產急劇下降,過剩商品被降價出售或人為銷毀。危機強制地使生產和消費的矛盾趨於緩和,但這僅僅使再生產的比例關系暫時恢復,卻不能消除基本矛盾,“危機永遠只是現有矛盾的暫時的暴力的解決,永遠只是使已經破壞的平衡得到瞬間恢復的暴力的爆發。”[3]危機過去后,在基本矛盾的引導下,再生產的關系又將遭到踐踏,生產和消費的矛盾又會變得不可調和,矛盾繼續激化,新的危機重新爆發。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周期性爆發的,但周期長短並非固定不變。馬克思指出:“直到現在,這種周期的延續時間是十年或十一年,但決不應該把這個數字看作是固定不變的。”[4]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經濟危機大約每隔十年爆發一次﹔在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經濟危機大約每隔七八年爆發一次﹔二次世界大戰后經濟危機的周期又有所縮短,一般認為是五到六年﹔而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經濟危機的周期又有了延長的趨勢。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經濟危機的根源,也是經濟危機周期性的原因。而經濟危機周期性的物質基礎是固定資本更新。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二卷指出了固定資本的平均壽命后指出:“這種由一些互相連結的周轉組成的長達若干年的周期(資本被它的固定組成部分束縛在這種周期之內),為周期性的危機造成了物質基礎。在周期性的危機中,營業要依次通過鬆弛、中等活躍、急劇上升和危機這幾個時期。雖然資本投下的時期是極不相同和極不一致的,但危機總是大規模新投資的起點。”[5]
(十)平均利潤率下降規律
平均利潤率的形成是通過競爭實現的。競爭既包括部門內部又包括部門之間的競爭,部門內部競爭形成了社會市場價值。隻有部門之間的競爭才形成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資本主義社會有不同的生產部門,其在生產品種、生產條件、技術水平、工藝設計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每個生產部門的資本有機構成與資本周轉速度也各不相同。而我們知道資本有機構成的高低與資本周轉速度的快慢,直接對利潤率的高低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在不同的生產部門中,投入數量相同的資本量,即使其他條件完全相同,其利潤率也會不同,因此獲得不等量的利潤。
伴隨著資本主義發展到較為高級的階段,資本在不同部門之間的轉移變得可能和相對容易。投資於不同生產領域的資本家為了獲取更多利潤而開展競爭。部門之間競爭是圍繞爭奪有利的投資場所而開展的。通過這種競爭資本自動朝著回報率高的部門轉移,通過資本由利潤率低的部門轉移到利潤率高的部門,也包括新資本直接投入到利潤率比較高的部門,使所有的生產部門都獲得大體上相等的利潤率,即形成平均利潤率。所以,不同生產部門之間平均利潤率的形成,是部門之間競爭的結果,這種結果也並不一定真的需要資本的真正轉移,隻要有轉移的可能性就夠了。
平均利潤率是社會的剩余價值總額與社會預付總資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為:
平均利潤就是一定量預付資本按照平均利潤率所獲得的利潤,用公式表示為:
平均利潤=預付資本×平均利潤率
平均利潤形成以后,商品就不再按價值出賣,而是按生產價格出賣。生產價格就是商品的成本價格加平均利潤,它是價值的轉化形式。
平均利潤率的形成,並不排斥個別資本家可以取得超額利潤。這是因為部門內部的競爭依然存在,部門內部各企業為爭奪超額利潤而競爭。在同一生產部門某些企業通過降成本、創新技術使得自身個別生產價格低於社會平均生產價格從而獲取超額利潤。
平均利潤率形成后,不是一味保持不變的,其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而發生變動,變動的趨勢是下降的,這是因為社會資本的平均有機構成是在不斷上升的。平均利潤率的下降,絕不意味著資本家獲得利潤量的減少。這是因為利潤量的多少取決於資本量和利潤率兩個因素,在利潤率不變或者有所下降的情況下.由於資本總量的增加,可變資本的量也在增加,因而利潤量仍然可以增加。事實上,利潤率的下降和利潤量的增加是由同一個原因引起的,它們都是資本積累的必然結果,二者同時發生,是同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所以,馬克思把利潤率趨於下降的規律,同時也叫做利潤率下降但利潤量同時增加的規律。
三、利用馬克思經濟規律理論指導我國經濟改革實踐
中國經濟發展的實踐已經說明,無論何時按照經濟規律辦事,經濟才能發展,反之必然會受到懲罰。國家經濟政策的制定,人們經濟行為的規制都必須要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要求,順應經濟發展的方向。
(一)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規律為我國改革提供了理論基礎。
我國是在生產力十分落后的背景下建立社會主義的,我們在發展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方面曾經走過一些彎路,也有一些深刻教訓。改革開放以后,考慮到我國生產力落后的局面,我們提出了我國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這樣的階段決定了基本經濟制度不能僅實行純粹的公有制,需要結合生產力發展水平並且能夠適應社會主義制度的新的所有制結構,以便使各種產生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所以,我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促進了我國生產力的飛速發展。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進一步明確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並且明確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形式。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規定無論是對公有制經濟還是非公有制經濟的改革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利用價值規律,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並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
1992年,我國由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體制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與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最本質的不同就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決定性作用。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成績,經濟高速發展得益於市場經濟的作用。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同時,依然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中國的市場經濟是與社會主義制度相適應的市場經濟,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不能用新自由主義的視點解讀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作用。市場的決定不是無限的,而是有邊界的。例如,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既有擇優性、靈活性、效率性的優點,也有投機性、自發性、盲目性的缺陷,其不可能完全實現國民經濟的全面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市場經濟還會帶來居民收入與財富上的差距,導致分配不公平與兩極分化,這點在西方經濟學中多有涉及。法國學者皮凱蒂在《21世紀資本論》中,用系統的統計數學分析,闡述了西方市場經濟國家幾百年發展中貧富分化的歷史事實。正因如此,西方國家也強調國家干預和政府調節,將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結合起來。
現階段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核心要點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政府在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的背景下更好地發揮作用。隻有這樣,才能讓經濟規律在經濟治理中更好地被遵循。在這二者的關系中,政府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隻有將政府的職能邊界理清,維護並遵守市場競爭規則,才能為市場經濟創造基本的制度條件。政府在行政范圍內合理決斷、制定戰略,所做決策才能更契合經濟規律,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才能有機結合、交互作用,以便促進經濟發展。
(三)利用貨幣流通規律,防止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通貨膨脹是在價值符號流通的條件下才出現的經濟現象,在金銀作為貨幣流通的情況下一般不會產生通貨膨脹。由於金銀本身具有價值,可通過金銀作為貯藏手段自發地調節了流通中的貨幣量,使其同所需要的貨幣量相適應。而在單純紙幣流通情況下,由於紙幣本身不具備價值,而僅僅是價值符號,因此,紙幣的發行量如果超過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便會造成紙幣貶值,物價上升的現象,這就是通貨膨脹。
當今社會,紙幣的發行量增長持續地超過商品和勞務總量增長,從而導致紙幣貶值、物價持續上升的過程,就叫通貨膨脹。通貨膨脹之反義為通貨緊縮。中央銀行可根據國民經濟動態變化情況,根據客觀需要,通過貨幣政策即調控貨幣發行、貨幣流通以及利率等手段對貨幣供應量進行必要的調整,以達到消除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現象。
(四)探索社會主義人口規律,促進人們生活水平提高
人口規律是指人口發展過程中,人口要素、人口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與變化、發展趨勢。馬爾薩斯人口論認為,食物生產是以算術級數增長的,趕不上以幾何級數增長的人口需要,並認為這是“永恆的人口自然規律”。人口增長會受到自然和道德等因素的遏制。馬爾薩斯的人口論的不足在於其沒有考慮社會制度的存在,抽象地從生物屬性和脫離現實的假設及拼湊的資料來解釋人口規律。
馬克思提出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相對人口過剩規律,同時指出: “事實上,每一種特殊的、歷史的生產方式都有其特殊的、歷史地發生作用的人口規律。”[6]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人口規律的目的就是避免出現資本主義經濟產生的相對過剩人口的規律。通過實行的鼓勵倡導政策,真正地解決人口自身生產與物質資料生產的協調發展問題,更好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
(五)利用社會生產按比例發展及生產資料生產優先增長的規律,搞好產業結構調整
馬克思的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說明兩大部類內部及之間都必循遵循按比例協調發展。否則其產品就會滯銷,從而不能實現價值補償和實物補償,也就不能順利完成“三方面的交換”,全部社會產品也就不可能實現。結構性問題是轉軌時期的中國經濟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經驗表明,均衡增長才能帶來穩定增長,協調發展才是健康發展。要實現生產資料的供給與需求的均衡,投資結構就需進行大的調整。對一些過熱的行業,如鋼鐵、煤炭等行業存在大量過剩產能,應當壓縮投資規模。消費品結構失衡使消費品供給出現扭曲,消費資料的供給和需求的均衡與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又密切相關,應當用時尚理念、高科技改造傳統產業,以適應新的消費需求。因此,我國一定要強化結構調整力度,著力調節消費與投資之間的比例,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合理地分配國民收入,努力實現結構優化上的總量平衡。
(六)了解剩余價值規律及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積極向社會主義過渡
資本主義社會在追求剩余價值的內在動力與競爭的外在壓力下,資本家必然不斷地進行積累和擴大生產。這種積累和擴大再生產會產生三種作用:一是刺激生產力不斷進步﹔二是推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向前發展﹔三是為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在所有制問題上存在著“否定之否定”規律,即資本主義的私有制否定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個人所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又否定了資本主義的私有制,重新建立勞動者的個人所有制,但這不簡單地回到原點,而是建立起由聯合起來的勞動者集體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的公有制。資本主義在發展中產生了否定自己的新的經濟因素。馬克思將資本主義社會出現的股份制看作是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消極揚棄,是通向社會主義的過渡點。把工人合作社看做是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積極揚棄。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這些新現象、新特點不能夠表示資本主義會永遠存在下去,而隻能表明出現了更多的轉向社會主義的過渡點。
(七)運用經濟周期規律,預防經濟危機
我國目前存在的經濟下行壓力過大的現象,其實質是無效的供給過多、有效的需求不足造成的。無效供給既包括超過有效需求的過剩供給,又包括因供給自身原因不合有效需求產生的不良供給。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價格過高造成的無效供給,如過熱的房地產市場﹔二是重復建設造成的無效供給,如鋼鐵市場﹔三是產品簡單增量再生產造成的無效供給,如家電產品市場﹔四是偽劣產品形成的無效供給。有效需求不足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投資需求不足。由於經濟不景氣,投資項目的預期利潤率下降,企業的投資欲望普遍減弱,尤其是民營資本投資呈現出斷崖式的下滑﹔另外,邊際消費傾向下降,致使投資乘數杠杆作用減小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二是消費需求不足。由於市場需求持續走低,使居民心理形成了價格下降的預期﹔伴隨著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加大,居民儲蓄意願增強,即期消費需求不斷減弱﹔產業產品結構的不合理,限制了居民需求結構的進一步升級﹔居民收入分配水平差別呈現擴大的趨勢,造成邊際消費傾向下降等。三是國外需求不足。由於受世界經濟不景氣影響,加上西方一些經濟大國對我國經濟設置重重障礙,致使我國對外貿易面臨著進口沖擊和出口受阻雙重壓力。
目前,我國正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 “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開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研究必須以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為指導,著力解決當前供給端制約因素,供需雙側發力。這就要求在微觀層次上降低企業的各種稅費、融資及社會保障成本等制度性的交易成本﹔在中觀層次上調整產業結構,進行產品內容升級。去產能,盤活存量,優化增量,穩定價格,恢復企業盈利能力,實現轉型再平衡﹔在宏觀層次上實行總量調節。目前,供給側結構性的矛盾已經成為供需矛盾中的主要一側。由此,我國更應重視對經濟結構的結構性調節,實行由需求管理向供給管理的轉變。
面對目前的經濟下行壓力大的現實,我們應把固定資本有序的更新作為對產業結構、技術結構進行升級改造的基本途徑。通過固定資本依次遞進的更新,進一步解決深層次的問題,與此同時也不會引起新的經濟過熱或者通貨膨脹。為此,我國應該結合當前經濟發展的情況,確定改造的標准和次序,在這之前要對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的模式進行總體的、全局性的規劃。在從勞動密集型、資金密集型到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轉變的過程中,安排幾個中間環節。同時,要考慮到東西部不同的布局進行區別設計。按照依次遞進的固定資本規律,制定出符合產業創新升級的戰略,並根據這種總體戰略布局制定固定資本更新的技術、經濟標准及時間表。
(八)認識平均利潤率及其下降趨勢的規律,破除行業壟斷,實現公平分配
按照平均利潤率及其下降趨勢的規律,各部門利潤率應大體相等,但在我國,由於行業行政壟斷的存在,其行政性的特權造成壟斷行業提供的產品與服務大多是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這客觀上使得其他生產者在生產資料來源的市場佔有率上處於劣勢地位,限制了其他企業進入該行業,難以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格局,也使壟斷者降低了市場風險。由於行業的行政壟斷使得壟斷企業不需要被動地接受市場價格,甚至可以完全操縱市場價格,將人為增加的成本轉嫁出去。這些壟斷企業為了利潤最大化,在經營中會時常採用盲目提價、任意調高收費標准等方式將職工的高薪成本強制轉嫁給消費者。在人為操縱的壟斷價格下,一方面壟斷者獲取了高額利潤,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消費者的成本負擔。行業行政壟斷造成的社會平均利潤率難以形成,為工資收入差別過大提供了適合的土壤,這是目前我國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
由於壟斷利潤的存在,在轉型期中我國職工的工資標准的相對高低已經逐步失去了與行業勞動強度、危險程度、艱苦程度的挂鉤,而是由行業的壟斷程度決定。行政壟斷成為了導致收入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要徹底遏制住這種現象,需要依靠進一步深化改革,消除和限制行政性干預來實現。按照馬克思關於社會平均利潤率趨向一致的理論,必須破除行業的進入壁壘,鼓勵民營資本進入壟斷行業,形成公平有序的合理競爭局面,高額利潤才會在公平競爭中消失,為此,要進一步破除各種形式的行政壟斷。通過加快經濟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破除行政壟斷的羈絆,輔之以其他措施,分層次、按步驟逐步地解決行政壟斷對行業收入水平的影響,實現公平化的分配。注釋:
[1]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727-728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742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第277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23卷第695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 馬克思《資本論》第2卷,《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第206-207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728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中央編譯局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