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繼承、引進與創新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心得體會

作者:郭偉偉    發布時間:2016年03月02日    

文化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深層支撐。如何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實力和競爭力,應對以文化競爭為核心的軟實力較量﹔如何增強包括文化國力在內的綜合國力,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給我們指出了明確的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歷史文化名城山東曲阜,參觀考察孔府、孔子研究院並同專家學者座談。他強調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必須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一、批判地繼承民族傳統文化——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基礎和起點

綜觀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一個民族現有的文化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歷史傳統文化的積累和延續,是傳統文化的豐厚積澱。正是這一人類文化發展的客觀規律,決定了我們不能割斷歷史,不能拋棄歷史傳統文化,而應以自身所擁有的民族文化遺產為基礎,為起點,合理地繼承其中的優秀成分,並在此基礎上不斷發揚光大,中國尤為如此。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文明最發達的古國之一,中國在長達5000年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民族文化,它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以及對世界文明與進步所作的巨大貢獻而著稱於世。

面對前人留下的豐厚、浩瀚的文化遺產,我們沒有理由不珍視,不繼承,不加以發揚光大。對此,毛澤東同志早就明確指出:我們這個民族有數千年的歷史,有它的特點,有它的許多珍貴品。……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當然,繼承民族傳統文化,絕不意味著對傳統文化的單純固守和全盤繼承,而是批判地繼承,有分析地繼承。對傳統文化中適應時代發展需要,能夠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的精華部分,具有現代意義的部分,必須積極加以繼承,使之在新時期發揚光大。這主要表現在民族的價值取向方面。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質、最集中的體現,是民族文化的靈魂。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氣節、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如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進取精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奉獻精神﹔反抗外來侵略和民族壓迫、“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主義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歷史責任感﹔“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剛正氣概以及團結統一、愛好和平等。所有這些都為歷代進步人士所推崇,世代相傳,形成了一種民族的風骨與氣度,鑄就了民族的靈魂。魯迅先生曾說過:“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民族精神、高尚的民族品格和堅定的民族志向,就不可能凝聚力量、成就偉業,更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當今社會,文化已經成為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文化國力集中表現為全民族基於共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認同而產生的巨大凝聚力。在實現中國夢、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征途中,更需要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來支撐。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因此,繼承與弘揚這種民族精神,在當前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我們應不斷汲取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所形成的優良傳統,對傳統文化中適應時代發展需要、能夠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的精華部分,積極加以繼承,並不斷結合時代發展要求,將現代內涵融入民族精神之中,重塑當代中國精神,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凝聚和激勵中華民族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而團結奮斗。

二、有選擇地引進外來世界文化——充實和更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文化不僅具有民族的繼承性和延續性,而且具有各民族之間相互交流、融合的特性。任何一種民族文化都是在與他文化的交流、選擇、吸收、創新中發展壯大的,“有容乃大”是真諦。文化的品格應該是虛懷若谷,兼容並蓄,慷慨吸收,鑒別採納,而不是封閉保守,居高自傲。中華民族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幾千年傳承不絕,延續至今,其生命力令人驚嘆,究其原因,就在於漢民族文化不但能夠吸收周邊少數民族文化,而且對外來文化也能“海納百川”,兼容並蓄。

從歷史上看,歷代的文化繁榮時期,大都是在國力強盛,對外開放,中外文化交流頻繁時期,如漢代、唐代文化。在開放的格局下博採眾長,大量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成就了漢唐文化的繁榮,進而帶來了國家的強盛。反之,清代妄自尊大,閉關鎖國,拒絕對外文化交流,由此導致了文化的落伍,進而帶來的是屈辱和落后。如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對外文化交流工作蓬勃發展,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開放性,國力強盛,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正反兩方面充分說明,開放、兼容的文化是先進的文化,更是使國家強盛的文化。敞開文化大門,積極進行對外文化交流並非權宜之計,而是強國富民的根本。

當今世界,國際形勢發生了復雜而深刻的變化,機遇和挑戰並存,這在文化方面也是如此。從機遇來看,現代傳媒技術飛速發展,全球性互聯網絡的開通,大容量、多渠道、高速度信息流通和信息獲取,為文化的交流和傳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條件。與此同時,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深化,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入,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將在更大范圍和更深層次上展開,這就為我們面向世界,博採各國文化之長提供了條件。我們應當抓住這一機遇,在與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中取長補短,吸收精華,汲取營養,充實和發展自己,保持我們民族文化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當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文化交流尤其是東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同時,世界范圍內各種文化相互激蕩、碰撞、沖突也日益尖銳。經濟可以全球化,而文化的全球化很難實現。因為各種不同的文化包括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等具有各自難以交融的特質,未來全球文化仍將是多種多樣,多姿多彩的。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全方位的挑戰,這其中包括以文化競爭為核心的軟國力較量。201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系我國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關系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關系“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文化軟實力的地位進一步凸顯。

與以軍事力量和經濟實力為核心的硬實力較量相比,軟實力較量顯得溫情脈脈,因而更具有迷惑性,更需要保持高度的清醒。面對這場軟實力較量,中國文化如何能永葆其先進性,永葆其生命力,自立於世界文化之林?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如何既引進西方先進文明成果,同時又捍衛自己的文化主權,構筑社會主義文化的鋼鐵長城,抵制西方國家對我“西化”、“分化”的圖謀,增強民族認同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這些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筆者認為,對外來世界文化要堅持辨証態度,既不能盲目排外,也不能盲目媚外。既不能因西方文化的沖擊和挑戰而採取消極方式,回避世界全球化大潮,實行“文化孤立主義”﹔也不能無原則、無選擇地全盤引進,盲目照搬,實行“文化教條主義”。在引進外來文化的原則和應對挑戰的對策方面,有以下三個不斷遞進的層次。

1、“為我所用”,“趨利避害”

“為我所用”,是指引進外來文化必須是擇善而從,批判地借鑒,引進對我們有益的東西。對此,鄧小平同志有明確闡述。面對改革開放后對外文化交流不斷深入,西方文化影響不斷擴大,他強調指出:“經濟方面我們採取兩手政策,既要開放,又不能盲目地無計劃無選擇地引進,更不能不對資本主義的腐蝕性影響進行堅決的抵制和斗爭。為什麼在文化范圍的交流,反倒可以讓資本主義文化中對我們有害的東西暢行無阻呢?……屬於文化領域的東西,一定要用馬克思主義對它們的思想內容和表現方法進行分析、鑒別和批判。”這就是說,不僅民族傳統文化,外來文化同樣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隻要我們堅持“為我所用、趨利避害”的原則,對外來文化進行科學的分析、鑒別和有選擇地引進,就一定能夠做到吸收有益成分,抵制不良文化。既把外來文化中有益的東西拿來為我所用,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實力和競爭力,同時抵制資本主義文化中對我們有害的東西,排除文化垃圾,構筑強有力的國家文化安全的“萬裡長城”。

2、“以我為主”,“民族為本”

“以我為主”,是指在外來文化引進中,必須以我們的民族文化為接受主體,以民族文化能否認同為前提,保持民族文化的主體地位和獨立性。“民族為本”,是指引進外來文化不能丟掉自我,不能喪失自己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傳統。引進的目的是要創造具有社會主義內容以及民族特點和形式的中國文化,這是立足點,是基石,是本。這一原則是由以下兩方面所決定的。

首先,從外來文化的實現途徑來看。毛澤東同志指出:“馬克思主義必須和我國的具體特點相結合並通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實現。”推而廣之,不僅馬克思主義,所有的外來文化都必須找到與中國民族文化相結合的切入點。這是因為文化既有普遍性、世界性,更帶有其強烈的民族性、特殊性,都具有一定的排它性。外來的異質文化要想在中國文化的沃土中立足、生根和發展,就必須取得中國文化的認同,必須和中國的民族特點相結合,按照中國文化的生存機制改造自己,才能成為中國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如來自古印度的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儒家文化和老庄哲學相結合,帶有中國民族的特點,才實現從“舶來品”到“中國化”的轉變。而現代西方的馬克思主義,也隻有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才能在中國傳播、發展、開花、結果。

其次,從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魅力來看。任何一種文化,越具民族性也就越具世界性。愈有自己的民族根基、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就愈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獨樹一幟,以其獨特魅力為世界各國人民所關注、歡迎從而走向世界。濃郁的民族特色是走向世界的通行証。因此,在引進外來文化的同時,必須具有自己的獨創性,使引進成為一種再創造。如果喪失自己的創造能力,盲目崇拜,最終會失去自身特色和魅力,走向引進外來文化的反面。

3、“送去主義”,“走向世界”

今天,面對以文化競爭為核心的軟實力較量,面對國際輿論“西強我弱”的現實,中國要勇敢地參與到世界文化的競爭中去,以文化產業為平台,注重文化產品的輸出。也就是在堅持魯迅的“拿來主義”,繼續把世界優秀文化引進來,保持並實現中華民族文化的先進性的同時,還要提倡文化的“送去主義”,把中國文化中的優秀部分主動送出去,積極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先進性及獨特魅力,進一步擴大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而后一點在今天尤為重要。先進文化是在競爭中產生的。隻有勇敢地參與到世界文化的競爭中,不但“拿來”和“防守”,更要“送出”和“進攻”,才能在世界文化發展格局中尋找中國文化發展的比較優勢,突出特色,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開辟更廣闊的空間。

由於歷史傳統原因,中國在引進、輸入外來文化上顯示出較強的主動性、自覺性,而在輸出文化上則缺乏主動性、自覺性,由此導致文化交流上的“逆差”,中國人了解西方超過西方人了解中國。這種情形不利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對此,我們應創新對外宣傳方式,完善人文交流機制,增強對外話語的創造力、感召力和公信力,利用各種渠道大力傳播中華文化,增強世界各國人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隻有這樣,中國文化才能在與世界其他文明和文化形態的雙向交流與互動中,在更加深入的接觸、碰撞和競爭中達到吸收和融合,達到超越和升華,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更上一層樓,變得更加強大,更有影響力。也隻有這樣,中國才能從文化大國成為世界文化強國,增強包括文化國力在內的綜合國力,擴大國際影響力,讓當代中國形象在世界上不斷樹立和閃亮起來。

總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應當具有批判的精神、創新的精神和世界眼光,從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文化交匯點上,把縱向繼承和橫向引進有機結合起來。既批判地繼承民族傳統文化,又立足當代積極創新﹔既有選擇地引進外來文化的有益成分,又立足中國進行創造,實現古代傳統風韻與現代特征完美結合,濃郁的民族特色與西洋風格融為一體,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超越。

(本文2015年12月獲中央直屬機關工委開展的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爭做”三個表率“理論征文二等獎)

(作者簡介:中央編譯局全球治理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