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認識西方馬克思主義

——讀《20世紀的新馬克思主義》

作者:胡長栓    發布時間:2012年02月09日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不斷深入,著眼於新的實踐和發展,積極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為重要的課題之一。西方馬克思主義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在西方社會中的繼續,對他的認識和研究無疑將有助於我們自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由衣俊卿教授等花費三年多時間著述、中央編譯出版社編輯出版的《20世紀的新馬克思主義》就是一部幫助我們較為全面認識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好教材。這本書作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文化批判理論”的主要成果,具有自身十分突出的特點。

一是內容豐富、涵蓋完整的特點。20世紀的新馬克思主義》分五篇十八章(不包括引論),共52.1萬字。第一篇主要介紹早期西方馬克思主義,包括的思想家有盧卡奇、科爾施、葛蘭西、布洛赫等﹔第二篇是關於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批判理論,涉及“意識形態批判”、“技術理性批判”、“大眾文化批判”和“性格結構與心理機制批判”等理論﹔第三篇是“存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論述了薩特和列斐伏爾的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思想﹔第四篇是關於西方科學主義馬克思主義,介紹了德拉-沃爾佩的實証主義馬克思主義和阿爾都塞的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第五篇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內容則包括了“南斯拉夫實踐派”、“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學派”、“波蘭的新馬克思主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新馬克思主義”等。這些內容應該說基本圖現了20世紀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整體圖景,涵蓋了幾乎所有有影響的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

二是資料翔實、客觀公允的特點與一般學術專著側重於分析評價不同,《20世紀的新馬克思主義》則努力堅持客觀公允的態度,“盡可能尊重研究對象的思想的完整性和本來面目”,“盡可能不讓過多過細的批判和分析,沖淡和切割思想家的理論的內在邏輯和線索”,而力圖通過翔實的資料展示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原生內涵。我們可以看到,全書除了引論和結語外,著者較少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是如著者所說“注意給讀者留有足夠的空間”。這種努力就使其作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文獻資料具有更加突出的價值。

三是方法新穎、視角獨特的特點不同對象不同研究邏輯是《20世紀的新馬克思主義》最獨特的方法,他打破傳統著述體例方面的統一性邏輯,著眼於思想理論本身,採取靈活性的原則,如早期西方馬克思主義、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科學主義馬克思主義按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邏輯分別闡述﹔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則按理論的內在邏輯分幾個層面或理論問題加以概括﹔東歐新馬克思主義是把按人物闡述和按理論邏輯闡述相結合。同時,從研究視角上突破了一般研究者所習慣的物質觀、辯証法、認識論、社會歷史理論等基本分類法來歸納有關研究對象的思想,而是盡可能順著思想家和理論家本身的理論邏輯線索,保持他們理論的本來表述方式和形態。這種新的方法和視角避免了為保全著述體系而對不同思想和理論進行齊一化、教條化的剪裁,保証了研究對象本身的真實性和生動性。

四是學術專著與教材相統一的特點作為學術專著《20世紀的新馬克思主義》絕不乏思想的深度,這應該已由衣俊卿教授等在國內的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文化哲學理論研究以及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研究中的地位所確証。同時,這本學術專著還具備了作為教材的基本特點。從語言看,避免了較為學術化的專業話語,基本滿足了通俗易懂的要求﹔從內容看,概括精煉,重點要點清晰突出,易於理解掌握﹔從形式看,全書篇、章、節、目明確,全書有總論,每篇有分論,章前有概說,這種形式十分有助於我們對基本內容的學習和把握。這種學術專著與教材相統一的特點賦予了這本書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更為廣泛的意義,他不僅可以作為專業研究的學術文獻,適合於專業學術研究者﹔也可以作為學習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教程,適合於在高校學習的大學生、研究生﹔還可以作為一般理論工作者增進認識、開闊視野的讀本,適合於不同的理論工作者。

載於《中國圖書商報》2007,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