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典藏建設更好地提供文獻資源支撐

作者:魏海生 郗衛東    發布時間:2012年02月09日    

中共中央編譯局是我國專門從事馬克思主義著作編譯、理論研究和宣傳普及的機構,這裡不僅翻譯了大量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文獻,產生了豐富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成果,而且還收藏有數量可觀的馬克思主義文獻資源。這些文獻資源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編譯事業奠定了堅實的文獻基礎。

一、中國共產黨十分重視馬克思主義文獻典藏建設

中國共產黨一直高度重視理論武裝和理論創新,從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長期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文獻看作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理論資源,把這些文獻資料的收集、整理、研究和運用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早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19203月,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發起成立了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通過各種形式學習、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時任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的李大釗多方搜集有關馬克思主義的書籍,並在北京大學二院開辟了名為“亢慕義齋”的活動室,存放了很多英文、法文、俄文、德文版本的馬列著作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書籍,使北大圖書館成為當時國內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文獻最豐富的圖書館。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更加注重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隻要條件允許,就會千方百計加強馬克思主義文獻的搜集和整理工作。19385月,黨中央在延安創建了馬列學院,張聞天兼任院長,其中的編譯部是黨中央正式組建和直接領導的第一個馬列經典著作編譯機構。盡管當時條件十分艱苦,但馬列學院還是專門組建了一個圖書館,通過各種途徑搜集馬列經典著作和珍貴歷史文獻。毛澤東、張聞天對馬列學院圖書館的工作十分重視。張聞天多次聽取圖書館的工作匯報,不時到圖書館翻看目錄,了解圖書館的困難,指導圖書館的工作。到1941年,馬列學院圖書館的藏書已達3萬余冊,成為當時延安規模較大的圖書館。①

1949年,中共中央編譯局的前身中央俄文編譯局剛剛成立,黨中央就以蘇共中央贈送的8000余冊圖書作為奠基館藏,在這裡創辦了馬克思主義專業圖書館。60多年來,中共中央編譯局圖書館一直得到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有力指導。毛澤東同志將自己收藏的100多冊精裝馬列主義著作贈送給中共中央編譯局圖書館﹔劉少奇、朱德等領導同志都曾到這裡視察﹔鄧小平同志親自批示中共中央編譯局圖書館可與國外相關機構建立圖書交換關系。與此同時,社會各界也對中共中央編譯局圖書館的建設給予大力支持,國內外許多機構和個人都向這裡贈送圖書。

正是在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關懷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一代又一代圖書館人的無私奉獻和辛勤努力下,中共中央編譯局圖書館建立起了比較系統、完整的馬克思主義專業藏書體系。這裡收藏的文獻不僅在中共中央編譯局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編譯、中央文獻翻譯和理論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也為全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宣傳普及提供了重要的文獻資源支撐。

二、中共中央編譯局圖書館馬克思主義文獻典藏

經過60多年的建設,中共中央編譯局圖書館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專業圖書館,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圖書館館藏中有不少稀世之寶,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文物價值。概括起來,中央編譯局圖書館的特色文獻資源主要有以下幾點。

1.建國后出版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及研究文獻

這些著作和文獻包括各種版本的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斯大林的全集、選集、文選、文集,以及單篇著作、專題文選、摘要匯編、生平傳記、目錄索引等。這部分文獻收藏齊全、系統、完整,總量達4000余種。

2.世界各國出版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著作及研究文獻

這些文獻涉及英、德、法、俄、日、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意大利、捷克、波蘭、匈牙利、塞爾維亞、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芬蘭、丹麥、越南、印尼和世界語等20多種語言,共計1萬余種。其中包括馬克思的手稿原件和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著作的珍藏本。

珍貴手稿有:馬克思18761016寫給友人托馬斯·奧爾索普的書信原件,在這封信的另一面,是馬克思的夫人燕妮寫給奧爾索普的信,原文都是英文。其中,馬克思的信第一次發表於1970年《經濟和社會》(日內瓦版)第4卷第11期,我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50卷第464465頁發表了這封信,而燕妮的信未曾發表過。信的內容主要是馬克思和燕妮因奧爾索普的夫人去世而對他表達的慰問。

馬克思1878625寫給英國周刊《自由新聞》主編與發行人科勒特·多布森·科勒特的書信原件,原文是英文,至今還未曾發表過。信的內容主要是馬克思向科勒特借閱一篇抨擊布赫爾的文章。

恩格斯1882112於倫敦寄給德國記者卡爾·希爾施的明信片,以及1894年他親自簽名、送給英國地質學家喬·威·蘭普盧的兩部著作《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92年英文版和《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1892年英文版。

經典著作有:《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証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1版,弗·梅林編的《馬克思恩格斯遺著選》,奧·倍倍爾和愛·伯恩施坦編輯的《馬克思恩格斯通訊集》,《馬克思恩格斯文庫》德文版和俄文版,《共產黨宣言》1872年德文第2版,《資本論》德文第1卷第2版和第3版、第21885年版和第31894年版,恩格斯的《反杜林論》1886年德文版,《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92年英國第1版,《列寧全集》俄文15版,《怎麼辦》1902年俄文第1版,《進一步,退兩步》1904年俄文第1版,《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略》1905年日內瓦版,等等。

3.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各種文獻

這類文獻包括中國共產黨成立時期和大革命時期出版的馬列著作、中央蘇區刊印的馬列著作、延安時期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叢書和列寧選集、各種有關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思想和生平的中文資料等。

其中,珍稀的經典著作有: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19209月第2版以及后來出版的各種《共產黨宣言》中譯本,陳啟修(陳豹隱)翻譯的《資本論》第1卷第1分冊(1930年)、潘冬舟翻譯的《資本論》第1卷第2分冊和第3分冊(1932年、1933年)、吳半農翻譯的《資本論》第1卷第1分冊(1934年)、王思華、侯外廬翻譯的《資本論》第1卷上冊(1932年)、中冊和下冊,吳黎平翻譯的《反杜林論》(1930年),郭沫若翻譯的《政治經濟學批判》(1931年),劉曼翻譯的《經濟學批判》(1930年),杜竹君翻譯的《哲學之貧困》(1929年),杜畏之翻譯的《自然辯証法》(1932年),李春蕃翻譯的《帝國主義淺說》(1925年),成則人翻譯的《討論進行計劃書》(1921年),等等。

有關研究著作和資料有:馬爾西著、李漢俊譯的《馬克斯資本論入門》(1920年),考茨基著、陳薄賢譯的《馬克思的經濟學說》(1920年),192255日馬克思誕生104周年當天中國勞動組合部編輯出版的《馬克思紀念冊》,梁贊諾夫著、李一氓譯的《恩格斯馬克思合傳》(1929年),福井准造著、趙必振譯的《近世社會主義》(1903年),克卡朴著、李季譯的《社會主義史》(1920年),等等。

4.中國近現代革命史文獻資料

這類文獻包括辛亥革命前后和五四時期的珍貴報刊,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領導人和革命活動家的早期著作,中國革命根據地、解放區以及國統區出版的革命文獻,等等。

其中,有康有為、梁啟超在流亡日本期間創辦的《清議報》,鄒容的《皇帝魂》和《革命軍》,中國最早譯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刊物《新民叢報》、《民報》、《天義報》、《新世界》等,毛澤東在長沙主辦的《湘江評論》,周恩來、鄧穎超等在天津主編的《覺悟》,陳獨秀、李大釗創辦的《每周評論》,戴季陶、沈玄廬在上海主編的《星期評論》,周恩來主編、鄧小平在留法勤工儉學期間參與編印的《赤光》,以及在中國革命史上佔據重要位置的報刊如《新青年》、《共產黨》、《先驅》、《向導》、《前鋒》、《中國工人》、《政治周報》、《布爾什維克》、《實話》、《群眾》,等等。

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領導人和革命活動家的著作有:陳獨秀的《獨秀文存》(上海亞東書局192211月初版),瞿秋白的《新俄國游記》(1921年版),魯迅為紀念瞿秋白編印的瞿秋白文集《海上述林》,鄧中夏的《工會論》(廣州印務局1925年版),以及惲代英、蕭楚女、彭湃等人的早期著作版本,等等。

5.世界社會主義、國際共產主義和國際工人運動史史料

這些史料包括第一國際、第二國際、第三國際、各國共產黨和社會民主黨的文獻,社會主義和工人運動各種流派的資料等。主要有:

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國際工人運動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的外文原版報刊,如:列寧創辦和領導的第一個全俄馬克思主義秘密報紙《火星報》,德國社會民主黨的理論月刊《新時代》,全套俄文《真理報》,以及《布爾什維克》、《斗爭》、《在馬克思主義旗幟下》、《共產國際》,等等。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國際工人運動重要活動家的外文原版著作,如:特精裝12卷德文版《拉薩爾全集》,俄文版《普列漢諾夫全集》,伯恩施坦的《社會主義的前提和社會民主黨的任務》1899年斯圖加特版(有伯恩施坦的親筆簽名),以及李卜克內西、倍倍爾、巴枯寧、布哈林、考茨基、盧森堡、拉法格、饒勒斯、托洛茨基等人的著作的珍稀版本。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珍貴史料,如:德國社會民主黨早期歷次代表大會的原始文獻,蘇聯共產黨代表大會的原版文獻,等等。

6.國外哲學、社會科學的原版書刊

這些書刊中有許多圖書出版於1718世紀,內容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歷史、地理等。如:1729年在法國出版的17世紀荷蘭法學家、近代國際法的奠基人格勞秀斯所著的《戰爭與和平法》(兩卷),黑格爾的《法哲學原理》1821年柏林版,1865年在巴黎出版的《馬可波羅游記》,著名哲學家約翰·洛克的文集《洛克著作集》1824年英文版,《費爾巴哈全集》1887年德文版,1663年在倫敦出版的《葡萄牙人費迪南德·門德斯·平托的航海探險記》,1666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的《荷屬殖民地的東印度公司公使館官員》德文版,1688年在倫敦出版的《暹羅旅行記》,等等。

這其中還有從日偽滿鐵圖書館接收的近兩萬冊外文社會科學書籍和一些滿鐵調查部資料。標著“秘”、“極密”等字樣的滿鐵調查部關於我黨抗日活動等方面的情報資料,是日本侵略中國的重要鐵証,現已成為國內外少見的特藏。

7.國內外機構和個人贈書

建館60多年來,中共中央編譯局圖書館獲得了10萬余冊來自國內外的贈書。其中有:

毛澤東贈書。19595月,原民主德國人民議院主席團主席狄克曼率團訪問我國,轉交了德國統一社會黨領導人、民主德國總統威廉·皮克贈送給毛主席的104冊精裝馬克思主義圖書。此后不久,毛澤東主席將這批贈書連同特制書櫃轉送中共中央編譯局。這批贈書的裝幀極為精致,採用羊皮面燙金精裝,上口涂金,制作考究,堪稱精品。

著名語言學家、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就學時的老師黎錦熙先生贈書。其中包括毛澤東五四時期寫給他的6封書信和送給他的《新民學會通訊錄》。

王禹夫藏書。王禹夫原名王振明,又名王辛民,曾先后在保定、北平等地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創辦並主持我黨的地下出版社——北方人民出版社,一生收藏了大量珍貴的馬克思主義文獻,其中有馬列著作,有共產國際的文獻,有為了避免國民黨反動派的查禁而做了改換的“偽裝書”,有非正式出版的史料,有“文革”期間的紅衛兵小報,還有一些珍貴的字畫和照片。王禹夫同志逝世后,家屬根據其遺願,將兩萬余冊文獻全部捐贈給中央編譯局圖書館。

旅日愛國僑胞劉明電先生贈書。其中有大量的日文進步書刊,還有劉明電先生與日本共產黨的來往通信。

其他贈書者還有: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原德中友協名譽主席王安娜女士,著名愛國民主人士程希孟先生,原高教出版社社長武劍西先生,語言學家劉澤榮先生,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翻譯家張仲實先生,以及解放軍總政治部、原國家出版總署、上海譯文出版社、原蘇共中央馬列主義研究院、原德國統一社會黨中央馬列主義研究院、原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黨史研究所、德國艾伯特基金會、德國特裡爾馬克思故居、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社會史研究所、英國馬克思紀念圖書館、俄羅斯外文圖書館、日本亞洲經濟研究所等機構。

8.與馬克思主義相關的字畫和藝術品

這些藝術品包括:140多幅蔣兆和、艾中信等國內著名畫家創作的反映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生平的油畫、國畫等,與馬克思主義相關的塑像、剪紙、展板等藝術品,以及近千余種縮微膠卷(片)和聲像資料,如列寧活動的電影資料片、列寧和斯大林的講話錄音資料等。

9.數字資源

這些資源主要有:馬恩經典著作數據庫,中國共產黨文獻庫(包括一大以來黨的重要文獻、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著作),中央文獻多語種外文版數據庫,馬克思主義研究資料庫,馬克思主義圖片庫,等等。

10.檔案資料和工具書

檔案資料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翻譯過程稿,黨和國家領導人著作以及中央文獻對外翻譯過程稿,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以及對蘇共“九評”的檔案資料,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政治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的手稿,等等。

工具書包括世界主要的百科全書、各種文字的語言詞典、各門學科的專業辭典、各種地圖、各國地名人名錄、各種年鑒、手冊、書目、索引等。

三、對新時期馬克思主義文獻典藏工作的思考

在新的時期,根據中央的要求和中共中央編譯局的戰略發展規劃,文獻典藏建設與研究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重要內容,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為此,中共中央編譯局圖書館正在抓緊實施“馬克思主義文獻典藏工程”,大力推動文獻信息化和理論網站建設,目標是要把中央編譯局圖書館建設成為國際上最有影響、最具權威的馬克思主義文獻信息和數據網絡中心。面對這樣一個宏偉的目標,總結歷史發展經驗,我們必須制定科學規劃,明確工作重點,採取切實措施,推動取得實效。

  1.抓住發展機遇,堅持開拓創新

從建館伊始,中共中央編譯局圖書館的定位就十分明確,即以收集和整理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國際共運史的文獻為目標。為此,一代又一代的圖書館人付出了艱苦的努力,利用一切條件來擴充館藏,使得這裡的藏書數量不斷增長,藏書特色日益突出。同時,館舍面積不斷增加,藏書條件不斷改善,業務領域不斷拓展,機構和隊伍也不斷擴大。特別是進入新世紀后,中央編譯局圖書館提出了“建設現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文獻信息中心”的目標,確立了“大信息”理念,堅持“全局業務發展,信息工作先行”,積極推進傳統圖書館向現代文獻信息中心的轉型,先后經歷了文獻資料和信息化建設相互融合、信息研究與輿情跟蹤格局調整、圖書文獻與珍貴檔案整理開發一體化等重要機遇期,逐步形成了信息化建設與發展、文獻信息收集與服務、文獻信息研究與開發三位一體、相互支撐、良性互動、整體推進的業務工作新格局。

回顧中央編譯局圖書館的發展歷史,最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善於利用機會,勇於解放思想,銳意開拓進取,不斷推動發展。2010年,中央編譯局召開科研人事人才工作會議,明確了新時期的發展目標和戰略規劃,其中把馬克思主義文獻典藏與研究列為重大研究領域。同時,在2010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投標項目中,中央編譯局申報的“國內外馬克思主義文獻典藏整理與研究”正式獲得立項。對於馬克思主義文獻信息事業來說,這既是又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又是新的挑戰。文獻信息工作者必須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明確發展路徑,把握工作重心,改進工作方式,把馬克思主義文獻典藏建設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

2.突出資源特色,完善館藏結構

作為中國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專業圖書館和世界上最有影響的馬克思主義文獻典藏中心之一,中央編譯局圖書館將繼續堅持並進一步突出自己的館藏特色優勢,特別是要找出與國內外同類型文獻機構的差距,找出與我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對文獻信息需求的差距,從中央編譯局經典著作編譯、理論研究、宣傳普及的需求出發,從全社會對馬克思主義文獻典藏工作的需求出發,全方位構建特色突出的館藏體系,構建收集齊全的館藏結構,保障館藏特色的可持續性和完整性。具體來說,要重點加強以下幾方面文獻資源的建設:(1)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文獻遺產,包括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生前出版的著作、論文、評論、手稿、摘錄、書信、文件和藏書,特別是一些珍貴手稿和早期著作版本。(2)世界各國出版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文獻,包括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全集、選集、文選、文集、專題匯編及各種研究資料。(3)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創辦或參與的重要報刊,以及對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人物的著作。(4)反映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歷史的文獻、史料。(5)國外馬克思主義各種流派主要人物的文獻。(6)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文獻(特別是外文版本)。國內這方面的理論成果很多,中央編譯局圖書館的重點是要收集各類型、多語種的外文版文獻,形成自己的特色。(7)各類相關檔案資料。這些都是中央編譯局經典著作編譯和中央文獻翻譯過程中產生的珍貴檔案資料,工作重點是對這些檔案進行系統整理,並進行數字化。(8)與上述各類文獻相關的圖片資料、音像資料、數據庫和藝術品等。特別是要大力加強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數據庫、中央文獻多語種外文版數據庫、馬克思主義研究文獻庫和馬克思主義圖片庫的建設力度,為建設馬克思主義理論網打好基礎。

  3.拓寬採集渠道,多方收集文獻

在新時期,文獻資源的採集渠道和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央編譯局圖書館在充分利用原有途徑的基礎上,正在結合本館收藏特點,採取有效措施,加大馬克思主義文獻資源的採集力度。除了傳統的統訂工作、零訂工作之外,中央編譯局圖書館將更加注重加強現場採購力度,通過走訪書店、參加重要書市、組團赴國外進行專門收集等,及時獲得相關文獻。同時,將充分利用中央編譯局的對外交流平台,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委托出國進修和出訪人員代購圖書文獻。在文獻收集過程中,將更加重視利用網絡平台,進一步加強與國內外相關機構的資料交換,加強與社會知名的機構、個人及圖書出版發行機構的交流與協作,積極拓寬文獻採集渠道。

4.加強理論研究,指導文獻建設

任何實踐都離不開理論的指導,馬克思主義文獻典藏建設同樣需要加強相關的研究工作。作為其中的主要參與部門,中央編譯局圖書館正在充分利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國內外馬克思主義文獻典藏整理與研究”,系統梳理、全面摸清自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國內外產生的重要文獻資源和珍貴檔案資料,在形成形式多樣的研究成果的同時,為中央編譯局的馬克思主義文獻典藏建設提供依據和指導。在研究過程中,中央編譯局圖書館將以研究成果為指導,對文獻資源進行有效補充和完善,並聯合相關機構,建立面向全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宣傳、教學機構的專業文獻服務網絡和保障體系,為馬克思主義著作翻譯、理論研究、宣傳普及提供強有力的文獻資源支撐。同時,該網絡可與世界各國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機構建立固定聯系,成為中外馬克思主義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平台。201111月,借中共中央編譯局馬克思主義文獻典藏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之機,中央編譯局圖書館與國外六家收藏、研究馬克思主義文獻的重要機構共同簽署了合作備忘錄,為更好地開展相關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5.重視隊伍建設,提供人才保障

中央編譯局的馬克思主義文獻典藏建設工作任務十分繁重。與之相比,目前的中央編譯局圖書館文獻信息工作者隊伍,無論是人員數量還是整體素質,還不能很好地滿足業務發展的需求。因此,配備、培養高素質的文獻資源建設人才隊伍已經成為當務之急。當前,結合中央編譯局的人才強局工程,圖書館正在對文獻信息隊伍建設進行科學規劃,加大力度,以便構建合理、可持續發展的人才隊伍。一方面,要加強對現有人員的業務培訓和人才培養力度,提升其業務工作能力和整體水平﹔另一方面,要合理補充所需的各領域、各專業的人才,為文獻信息工作提供人才資源保障。

中共中央編譯局局長衣俊卿同志指出,文獻典藏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編譯事業奠定了堅實的文獻基礎﹔而高水平的經典著作編譯成果,又為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奠定了堅實的文本基礎。②作為馬克思主義文獻信息工作者,必須清醒認識自己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光榮使命,不斷解放思想,勇於迎接挑戰,制定科學規劃,扎實開展工作,不斷把馬克思主義文獻典藏建設向前推進,更好地為我國的馬克思主義著作編譯、理論研究與宣傳普及工作提供必不可少的文獻資源支撐。

注釋:
   賴伯年:《延安馬列學院圖書館》,載《圖書館工作與研究》1998年第2期。

衣俊卿:《親睹經典真跡 領略偉人風採》,載《人民日報》2011624

(作者:魏海生,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中共中央編譯局海外理論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郗衛東,中共中央編譯局馬列主義文獻信息部主任,馬克思主義文獻典藏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