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三篇口頭講話是怎樣成為經典文獻的

作者:陳晉    發布時間:2013年05月31日    

毛澤東的三篇口頭講話是怎樣成為經典文獻的

陳晉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有三篇文章,影響深遠。一是1956年的《論十大關系》,談怎樣搞社會主義建設,重點在經濟﹔二是1957年的《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以下簡稱《正處》),談怎樣處理社會矛盾,重點在政治﹔三是1962年的《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談怎樣吸取“大躍進”的經驗教訓,重點在黨內民主制度建設。如果把毛澤東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重要文獻作一個排列,這三篇肯定會排在前面。

值得注意的是,這三篇文獻都是在正式會議上口頭講出來的,事先沒有稿子。讓口頭講話成為經典文獻,在毛澤東那裡,是尋常事,也是他習慣和擅長的一種研究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諸如,在延安整風期間發表的《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等,還有人們熟悉的“老三篇”《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莫不如此。這固然是因為他有這種本事,但細細體會,這中間卻有大甘苦,更有大門道。

先說《論十大關系》。

這篇講話來自於“聽”。所謂“聽”,就是調研。從19562月中旬到4月下旬,毛澤東連續用40多天的時間聽取34個部門負責人的工作匯報,不斷插話提問,間或發表些意見,作些評論。在最后幾次聽匯報時,逐步形成大致思路,對怎樣搞社會主義建設,先后歸納出沿海與內地、輕工業與重工業、個人與集體、地方與中央、經濟與國防、少數民族與漢族幾組關系。有了這些積累,425日,在有各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參加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他一口氣講了“十大關系”。可見,沒有如此這般的“聽”,便不可能有如此這般的“講”。毛澤東后來也說:“找了三十四個部的同志談話,逐漸形成了那個十條。如果沒有那些人談話,那個十大關系怎麼會形成呢?” (《毛澤東傳(19491976)》(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第471頁。)

聽有聽的門道,講也有講的門道。425日講完“十大關系”,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專門進行了討論,討論中又提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428日,毛澤東就討論情況再次作了總結發言。53日,周恩來根據自己的記錄在國務院司局長以上干部會議上對“十大關系”作了詳細傳達。隨后,各地紛紛要求印發周恩來的傳達記錄稿。528日,毛澤東在有110多人參加的最高國務會議上又講了一遍“十大關系”。所謂最高國務會議,是由國家主席召集的商討國家重大問題的會議,有許多黨外民主人士參加。講完后,與會者紛紛發表了看法,這對毛澤東進一步思考“十大關系”的內容自然又有助益。《論十大關系》的正式文本,即由毛澤東425日和528日兩次講話記錄綜合整理而成,還參考了中央印發的周恩來的傳達記錄。

《論十大關系》講話的發表,對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是件開創性的大事。毛澤東1960年在《十年總結》一文中也說:“前八年照抄外國的經驗。但從一九五六年提出十大關系起,開始找到自己的一條適合中國的路線。”

但是,這篇講話在毛澤東生前卻沒有公開發表。這既和他后來的關注重點發生變化有關,也和他在整理過程中的慎思有關。1965年,劉少奇提出將《論十大關系》作為內部文件發給縣、團以上各級黨委學習,毛澤東表示同意,但要求在中央批語中加上這樣的話:“毛澤東同志最近看了后,覺得還不大滿意,同意下發征求意見。請各級黨委對文件的內容提出意見,匯總報告中央,以為將來修改時參考。”(《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1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第491頁。) 1975年,根據毛澤東的意見,胡喬木對這個講話又整理出一個新的稿子。直到19761226日毛澤東逝世后,才在《人民日報》公開發表。

再說《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正處》是1957227日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的講話。講話前隻有簡單的提綱,但其思路並非一蹴而就。此前,他一直在思考,新中國在1956年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以后,怎樣看待不斷出現的社會復雜矛盾。1957127日,毛澤東在全國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便談到了一個月后《正處》所講的“統籌兼顧”、“雙百”方針、“農業問題”,並從辯証法的角度談了怎樣看矛盾的轉化等內容。226日,他在隻有37人參加的最高國務會議上講了一下《正處》基本內容,算是通通氣,看一下反映。第二天,他才在有1800多人參加的最高國務會議上,正式以“如何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為主題發表講話,一共講了12個問題。從下午3點講到傍晚7點,大家聽得興味正濃就戛然而止了。在毛澤東看來,凡屬特別重大的問題,不是發表一篇講話,就能統一認識,讓問題迎刃而解的。他在227日講完《正處》后,1800多位與會者分組討論了三個半天,31日下午又聽取了李濟深、章伯鈞、黃炎培等16人的大會發言,隨后毛澤東作了45分鐘的總結講話,內容有的是對大家所提問題的答復,有的是對《正處》的補充和發揮。

毛澤東覺得,隻在最高國務會議上討論他的《正處》講話還不夠,還需要聽取更多的人的意見。從36日到13日,中央又在北京召開有700多人參加的全國宣傳工作會議,還邀請了160多位黨外知識分子參加。與會人員聽了毛澤東《正處》講話錄音后,分組進行討論。會議期間,毛澤東召集宣傳、教育、文藝、新聞、出版、高等院校、科學各界知識分子,分別舉行了6次座談會,聽取意見,討論對話。312日,他針對會議提出的問題再次發表大會講話。翻譯家傅雷聽了毛澤東講話后,在給兒子的信中說:“他的馬克思主義是到了化境的,隨手拈來,都成妙諦,出之以極自然的態度,無形中滲透聽眾的心。”全國宣傳工作會議結束后,毛澤東又一路南下,先后在天津、濟南、南京、上海等地召集黨員干部會議,不斷地宣傳和闡述《正處》的內容和“雙百”方針的主張。

講完《正處》后開展的這些活動,實際上是印証、宣傳、補充和深化《正處》內容的過程,為毛澤東后來整理修改這篇講話,積累新的素材,啟發新的思考。

1957425,毛澤東在會見保加利亞新任駐華大使時,對方說:“主席的報告(指《正處》——引者注)十分重要。我們國內都等著看這個報告。”毛澤東說:“全文我正在修改。講起來很容易,幾小時就夠了,寫成文字就困難了。”《正處》是1957619日由《人民日報》正式發表的。在這之前,毛澤東經歷了近4個月的腦思、口講、耳聽到手改的過程。毛澤東的修改,保存下來的有15份過程稿,如果加上講話前擬的提綱,總共有16份文獻材料。從第2稿(講話記錄稿為第1稿)到最后定稿,集中在57日到61742天中完成。42天的時間,年已64歲的毛澤東,在處理政事之余,孜孜不倦地修改14遍,所持的審慎,傾注的心血,可想而知。一篇口頭講話為什麼能夠成為經典文獻,道理自明。

最后說《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196211127日召開的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有七千多人參加,討論主題漸次變化,最后才集中到分析和總結1958年“大躍進”以來的經驗教訓。開始,毛澤東主要是聽取會議討論情況,看材料,引導會議進程。直到近20天后的130日,才發表大會講話,講了6個問題,突出強調堅持貫徹黨的民主集中制,在黨內黨外發揚民主的重要性,以及怎樣認識客觀世界的問題。講話的醞釀思考過程,和上兩篇講話大同小異,這裡隻說說他講完話后是怎樣修改的。這次修改特點是:毛澤東本人、“秀才”班子和其他政治家“三管齊下”。

中央工作會議結束后,毛澤東去了外地。離京前他要田家英整理一下他的這個講話。2月下旬,田家英帶著整理稿到杭州。毛澤東看后不太滿意,讓人把原始講話的錄音記錄從北京送來,他花了一天工夫改出一稿,請田家英“看一遍,看還有什麼錯誤沒有”。從這時起到320日,毛澤東先后改了7遍。但他仍然不放心,又把改稿分送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彭真、陳伯達等人,請他們“提出修改意見”。陳伯達收到稿子后,專門約請胡繩、吳冷西、鄧力群等幾位“秀才”讀改一遍。毛澤東看后認為“修改得好”,又送請劉少奇和鄧小平看過后,於410日作為內部文件印發各地。

以上修改只是暫告一段落。4年后的19662月初,毛澤東在武漢又把這篇講話稿找出來,請王任重修改。王任重改后送給毛澤東時,提議擴大范圍再次印發。毛澤東看后覺得“修改是好的”,但仍然不放心,又請彭真和在京中央政治局常委商量,會同康生、陸定一、陳伯達等人“修改一遍”。毛澤東還說:“看來此問題很大,真要實現民主集中制,是要經過認真的教育、試點和推廣,並且經過長期反復進行,才能實現的。”(《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0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第5657頁。) 2月9,毛澤東在武漢對康生、田家英等人說:修改了多次,請大家在此再讀一遍,看還有什麼要修改的,然后發給黨內討論之后,再公開發表。按照毛澤東的要求,彭真在武漢同康生、陸定一、王任重、田家英、吳冷西、胡繩、許立群等,一起讀改。彭真建議加上“我們的態度是:堅持真理,隨時糾正錯誤”這樣一句,並說“這是毛主席在延安時常說的話”。2月12,毛澤東看了彭真主持改的稿子,批示印發縣團級以上干部。

一篇講話,事隔四年,兩番集中修改,兩次作為內部文件印發,實屬罕見。第二次印發后,劉少奇和鄧小平提出公開發表,毛澤東沒有同意,理由是剛剛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一定有許多新的經驗可以對這篇講演加以修改,那時再議是否發表不遲”(《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2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第64頁。)。這體現出毛澤東根據實踐發展來修改文稿的審慎態度,也表明他的思路興奮點已發生變化。因此,這篇講話直到197871日,才在《人民日報》公開發表。

從三篇口頭講話轉化為經典文獻的過程,不難看出一些重要門道。

第一,講話都醞釀於形勢發展的關鍵時刻。《論十大關系》出現在蘇共二十大和中共八大之間,蘇共二十大暴露出蘇聯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一些問題,中共八大必須回答中國在全面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以后,路子應該怎樣走。劉少奇當時正在主持起草黨的八大政治報告,聽了“十大關系”的講話后,高興地對起草組的人說:有了毛主席的這個講話,我們這個報告的主調就有了。發表《正處》講話的背景是,1956年國際社會主義陣營發生了“波匈事件”,國內個別地方出現了罷工罷課現象,文化藝術領域因貫徹“雙百”方針,出現了不少爭論,怎樣看待這些社會矛盾,必須回答。按斯大林的說法,在社會主義社會是沒有人民內部矛盾的,隻有敵對矛盾,中國共產黨是不是要因循此說?《正處》作了鮮明的理論回答。《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則是出現在人們總結“大躍進”以來的經驗教訓時,圍繞與黨內的政治生活不正常到底有沒有關系這個問題,出現了不同意見,中央需要表明態度。可見,三篇講話,都是形勢“逼”的,實踐要求的,人們希望有“說法”的。都是為了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提出新觀點。毛澤東以他的政治敏銳性及時地發現並緊緊抓住突出而重大的問題,作分析,提判斷,拿方針,“做文章”。於是,三篇講話一出,人們會覺得很及時、很需要、很解渴、很重要。

第二,先“聽”后講,觀點出自調查研究。毛澤東在講話中提出的觀點,不是在屋子裡想出來的,也不是隻看材料琢磨出來的。為了講得有把握,講得切中需要,講出符合實際的新觀點,他事前總是在不同范圍聽取意見,對實際情況作深入的調查研究,然后抓住問題的根本,明確講話的針對性,逐步形成自己的判斷。

第三,反復征求意見,補充和完善講話的觀點。既是口頭講話,就不能要求一開口就講得那樣精確無誤,那樣縝密周到,那樣天衣無縫。特別是新的理論觀點,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次就講周全的。毛澤東19549月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臨時會議上,曾以自己為例說:“當主席,說十句話錯了六句,錯了百分之六十,那他的主席就當不成了。要說一句話都不錯,沒有那回事。”(《毛澤東文集》第6卷,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第346頁。)講出來的經典文獻,常常有多種“文本”。例如,講話提綱,口頭講話的原始記錄,報道講話的新聞稿,作者自己的改稿等等。口頭講話不過是諸多“過程稿”之一,不能要求一步到位。毛澤東的《論十大關系》和《正處》,經歷了不同場合多次講,反復聽取各方面的討論,自己又予以回答總結的過程,這事實上是把自己的觀點亮出來和大家討論的過程,是對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自然使自己的認識不斷得到補充、修正和完善。

第四,書面修改是確立和表達觀點最重要的環節。動手修改講話稿,是確立和表達觀點的最后環節,也最需要下苦功。毛澤東的書面修改,不隻潤色文字,同時還包括彌補口頭講話不周全、不准確、不充分、不精練的地方。有時還要根據講話后出現的新情況有針對性地強調一些內容。他不光自己動手反復修改,還請別人諸如“秀才”或其他領導人幫助修改。196311月,毛澤東曾同外賓談到:“寫文章和寫詩,不經過修改是很少的。為什麼要經過修改?甚至於還要從頭寫?就是因為文字不正確,或思想好,但文字表現不好。有時還要征求別人的意見。別人有不同意見,我就要想一想。”正是這“想一想”的書面修改,把口頭講話錘煉成為了經典文獻。

修改講話稿的目的是為了更正確地指導實踐。上述毛澤東三篇講話的基本精神,當時作了大張旗鼓的宣傳,在實踐中起到了相應的政策效果。但其中兩篇隨著毛澤東關注思路的變化,隻作為文件印發,生前沒有同意公開發表。公開發表的《正處》,加進了后來形勢變化后作出的一些新的判斷,雖屬必然,但其中個別觀點不一定符合實際。看來,好思路好觀點提出不易,堅持和落實也不易。具有戰略意義的思路觀點,既然符合實際,又受到歡迎,就不宜輕易擱置,應讓它在實踐中持續結出果實來。這是談三篇經典文獻形成過程需要補充說明的。

〔作者陳晉,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北京100017

(來源:《黨的文獻》201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