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晉:道路自信是客觀和清醒的自我認識

作者:陳晉    發布時間:2015年05月15日    

道路自信是客觀和清醒的自我認識

陳晉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探索和前進了30多年,對這條道路的內涵和價值理解得越來越深入,同時對這條道路的未來發展也越來越自覺和自信。為什麼這樣講?

首先,道路自信來自歷史和人民的選擇。這是人們熟悉的話,其核心意思是:走什麼路,根本上反映的是歷史和人民的意志,而不是哪個人、哪個政黨的主觀願望。

中國道路是現在進行時,但也是一個歷史過程,它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經歷艱難探索、反復選擇和努力奮斗才開創出來的。中國共產黨成立前,有志之士為救國探索、嘗試了許多條道路,但都沒有成功。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不僅同國民黨之間有著劇烈的道路之爭,同其他中間勢力的道路比較和爭論也是不絕如縷。這說明,以社會主義為核心的中國道路絕非憑空而來,它是從近代以來各種各樣的道路競爭中脫穎而出的,而不是有更好的道路棄而不採,非走這條道路不可。

歷史和人民給了所有救國之路充分展示的機會,為什麼隻有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走出了一條不僅可以救國而且能夠興國和強國的道路?原因很明顯,確立了選擇,並不意味著這條道路就一定行得通,其前途如何還要看它有沒有科學的靈魂,佔沒佔道義的高點,有多少人肯為它的拓展前赴后繼探索奮斗。正是在這三個問題上,中國道路在從探索到形成的過程中,演繹出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動人故事,從而使它從理論到實踐、從夢想到現實,風雨兼程地向前發展,選擇和跟隨這條道路的隊伍也越來越壯大。新中國成立時,一些先后走過其他道路的人都認同走社會主義道路,大勢遂成。改革開放后,為更好地興國強國,黨領導人民探索創新,終於開創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並使它無可爭議地成為中國前進方向的最大公約數,成為凝聚人心的一面旗幟。我們說,中國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道理就在這裡。從歷史和人民選擇的角度講道路自信,根據也在這裡。

其次,道路自信來自道路前伸的內生動力。中國道路的探索、開辟和發展過程告訴我們,它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証統一,因而它不會固步自封,擁有在實踐中主動發展的自覺意識和創新動力。

我們常說,中國道路來之不易,主要是指其探索演變和形成發展過程的不易。中國道路並不是一開始就有一個先驗的模式然后再去實踐它,恰恰相反,它是通過實踐探索逐步積累而成的。在中國道路開創之初,我們強調要正確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就必須走自己的路,但這條路是什麼樣子並不是很清楚。正是通過改革開放這一強大動力,我們對中國道路的認識逐漸清晰起來。中國道路的這種前進方式,表明它既不是一個自我封閉的體系,也不是一個無限開放的體系。它有不變的靈魂,這就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它有與時俱進的鮮明品格,這就是在實踐中、在吸收消化人類優秀文明成果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進而豐富和發展自己。這樣的理論邏輯和歷史邏輯,在今天鮮明地體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現途徑、理論指導和制度保証之中,從而強化了中國道路不斷拓展前進的內生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提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再次表明中國道路是能夠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從而得以不斷豐富和完善的。擁有強大內生動力的中國道路,是值得人們信賴並充滿信心的。

此外,在探索和開創中國道路過程中,我們還擁有正反兩方面的經驗,由此得出“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這個結論。這個結論表明,對中國道路該怎樣堅持和發展,我們有刻骨銘心的體會,有深入敏銳的自覺,知道它的哪些內容還不完善因而需要發展,哪些內容是其根本支撐,動搖了就會前程盡毀。所謂道路自信,蓋也緣此而生。

最后,道路自信來自當代中國的成功實踐。中國道路在前進過程中經歷了各種嚴峻考驗,創造了世人矚目的奇跡。實踐的成功是最大的自信,在其他國情土壤上生長出來的道路說教,很難與本土生長的“成功”辯論。

曾經滄海難為水,陽光總在風雨后。中國道路是經過非同一般的考驗才走到今天的。在國內,我們經歷了經濟上的起伏、政治上的風波、思想領域的紛擾乃至自然災害的肆虐﹔國際上,從蘇東劇變開始,在一連串實質上是道路之爭的各種“顏色革命”與“阿拉伯之春”所掀起的風浪中,中國都站住了,靠的是什麼?就是中國道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展取得偉大成就,無論是同自身縱向比,還是同改革開放之初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其他發展中國家橫向比,都足夠令人自豪。靠的是什麼?還是中國道路。這條道路打破了發展中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對西方路徑的簡單依賴,同時也破解了發展中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不容易處理好的改革與翻船、發展與穩定、開放與自主這三道難題,從而使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道路決定命運。在涉及國家前途的道路問題上,在業已証明道路成功的情況下,來不得半點庸俗的謙虛和無謂的自卑。

(作者為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

(來源:《人民日報》2015年0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