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功績 繼承精神風范——在紀念任弼時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發言

作者:冷溶    發布時間:2014年04月27日    

1945年,黨的七大及七屆一中全會選舉出以毛澤東同志為主席的中央委員會和中央書記處,標志著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形成。任弼時同志當選為五大書記之一。隨后,他同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同志一起,協助毛澤東同志領導全黨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但很不幸,在新中國成立的第二年他就因病英年早逝,年僅46歲。任弼時同志經歷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全過程,在很多關鍵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他在使共產國際認同並支持毛澤東同志為中共中央的領導核心,以及在確立毛澤東思想指導地位過程中作出了獨特貢獻。任弼時同志逝世后,全黨給予高度評價和無限敬仰。毛澤東同志曾題詞:“任弼時同志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朱德同志動情地說:“中國共產黨需要有更多這樣的黨員、干部和領導者,中國人民需要有更多這樣的戰士和政治家!”葉劍英同志贊譽他“是我們黨的駱駝,中國人民的駱駝。”

任弼時同志的豐功偉績彪炳史冊,他的革命思想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我們要認真學習。任弼時同志是黨內具有很高馬列主義理論素養的高級干部。他先后四次去蘇聯,長期在那裡學習和工作,可以說對馬克思和列寧、斯大林的著述是很熟悉的。他善於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並進行創造性思考。他的主要論述和思想,集中反映在《任弼時選集》中。書中收入了他最具代表性的文稿,涉及黨的建設、青年運動、軍隊建設、根據地建設、經濟工作和土地改革等。從這些文獻看,內容最多的是關於黨的建設的,這方面也是任弼時同志理論貢獻最具特色的地方。這裡,我就這個問題談點學習體會。

在革命各個時期,任弼時同志都十分關注黨的建設問題,有深刻思考,形成很多重要思想。在黨的思想建設上,他提倡要樹立正確的理論態度,既“反對把馬列主義看成教條公式來搬運的傾向,同時也反對那種不重視理論的狹隘經驗主義的傾向。”學習馬列主義理論,不只是學習原著,“特別要去學習中國化的馬列主義,學習毛澤東同志的著作及黨的決定,並要在領導群眾實踐中發展馬列主義。”在黨的政治建設上,他強調要加緊黨性鍛煉,警惕“資產階級和其他非無產階級的意識侵蝕我們黨以及影響我們的黨員”。他提出了衡量黨員黨性的四個方面主要標志,包括“與一切非馬列主義的思想和觀點作堅決斗爭”,“把個人的利益服從於全黨的利益”,“遵守紀律、服從組織”,“與群眾建立密切的聯系”等。在黨的組織建設上,他堅決反對破壞黨內團結統一的言行,強調“要使我們的黨成為堅固的整體”。“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既是我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又是每個黨員都必須遵守的紀律。”革命勝利前夕,他鄭重告誡全黨:“我們由鄉村走向城市,更須強調統一和紀律,才可以避免出現類似張國燾的問題。而且越前進越勝利,則這些問題,這種壞傾向越可能滋長。故需加強紀律性,統一集中,請示報告,服從紀律。”在黨的作風建設上,他大力倡導實事求是和群眾路線,提出要改進領導方法和領導作風。他所作的著名的《土地改革中的幾個問題》,是開展調查研究的典范。他重視發揮群眾作用,指出:“我們黨的偉大力量就在於它與廣大群眾有密切的聯系,就在於它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脫離了群眾,失掉了群眾,那就等於失掉了基礎,失掉了斗爭力量。”他經常批評那種“離開革命的實際變化憑自己的願望來決定問題”的做法,和不顧情況變化發號施令的惡劣作風以及官僚主義的做派。他堅持民主集中制,強調在集中的同時要擴大民主。他認為:“民主作風是要靠長期培養的,黨內必須發展批評自我批評,允許黨員說出心裡話,則能有真正民主的實質。”“必須先有黨內的民主,人民的民主才能真正建立起來。”任弼時同志這些重要思想,在黨內產生很大影響,至今仍有指導意義。

今天,我們緬懷任弼時同志,就是要永遠銘記他的歷史功績,學習研究他的革命思想,繼承弘揚他的精神風范,以此來激勵我們不斷前進。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作者系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

《 人民日報 》( 2014年04月27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