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傳統文化的精髓,當代社會的追求

作者:孫業禮    發布時間:2013年09月04日    

和諧:傳統文化的精髓,當代社會的追求

——學習十六大報告的一點體會

孫業禮

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一些非常重要的詞匯和概念,如“發展”、“創新”、“與時俱進”等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但一個不太搶眼的詞匯和概念——和諧,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的悄然出現,卻似乎沒有引起人們應有的關注。“和諧”一詞在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歷次代表大會的報告中都沒有出現過,這次卻以前所未有的頻率,在報告的重要段落出現了六次:

“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

“我們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必須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繼續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活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

“完成改革和發展的繁重任務,必須保持長期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我們願與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積極促進世界多極化,推動多種力量和諧並存,保持國際社會的穩定。”

從文獻學的角度看,一個詞匯在黨和國家的重要文獻中出現並非偶然。一個關鍵詞匯,就是一個反映現實存在、有著豐富內涵的重要概念,而一個概念有可能成為一種理論的基礎,一種理論則可能引起一場運動、一場變革,由此而改變整個社會的面貌。在中國近現代的重要文獻中,“革命”一詞是大家最為熟悉的詞匯之一,在這個概念基礎上形成的革命理論和引起的革命運動,使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改革”成為黨和國家重要文獻中的關鍵詞,在這個概念基礎上形成的一整套改革理論,以及引起的一系列改革,再一次深刻改變了中國社會的面貌。眼下,“發展”、“創新”、“與時俱進”等已經成為黨和國家重要文獻中的關鍵詞,以它們為基礎產生了新的理論。它們和這些新的理論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是大家正在經歷的。那麼,在這次黨的十六大報告中,“和諧”一詞的頻繁出現又意味著什麼呢?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標志著事物存在的最佳狀態,體現了中華民族根本的價值取向和追求。“和為貴”是中華文明的最高信條。清皇宮(故宮)把三大殿命名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寄寓著深刻道理的。追求人際和諧、天人和諧、身心和諧是中華民族的根本理想。

“和”具有和諧、協調、平衡、秩序、協同、和合的意思。“和”強調多樣性、豐富性,是各類事物、各種因素的有機整合,而不是簡單的堆積相加,不是混亂無序的,而是有序的,即“中節”。《禮記·中庸》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和”與“同”有著很大的區別,正如《國語·鄭語》中所說:“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正因為如此,中國文化先聖孔子強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的思想與唯物辯証法的“對立統一”有相通性,唯物辯証法強調的就是對立面的統一,對立、斗爭只是事物存在的形式,而統一、共存才是事物本身。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和”已經積澱為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和行為准則。

中國近代新文化運動以后,中國的傳統哲學思想受到了徹底的批判,“和”這一思想精髓,也未能幸免。特別是“文化大革命”中,“和為貴”被曲解為“一團和氣”,無原則性,無斗爭性,無革命性。“和”的哲學,被斗爭的哲學所代替。然而傳統的力量是強大的,“和”這一優秀的傳統哲學思想,已經在中華民族的潛意識深處形成了深厚的積澱,在近代以來反傳統的潮流沖擊下,它看似無影,實則無處不在,仍在頑強地支配著人們的思想和行動。近現代史上,中華民族產生的一些優秀的新的思想理論,與它有著深刻的淵源。沒有這樣的思想文化傳統,我們就很難理解和掌握毛澤東的統一戰線思想﹔沒有它,很難想像我們黨會提出“求同存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樣在國際范圍內有著強烈認同和強大生命力的處理國際事務的方針和原則﹔沒有它,也不會在中國產生“一國兩制”高度智慧的思想和成功實踐。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后,中國社會和整個世界紛繁復雜,異彩紛呈,人際關系、社會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國際關系的處理都面臨許多非常棘手的問題,各國領導人和思想家們都在思考和探索處理這些復雜問題的途徑、方法和原則。在這種情況下,隱藏在中華民族潛意識深處的“和”的思維程序再次被激活,並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和發展。“和”正在成為中國領導人和思想家處理問題所遵循的重要原則,“和諧”正在成為當代中國社會的追求。

1992年黨的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把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兩個看似不相容的東西結合在一起。這在世界歷史上和世界各國中都沒有先例,西方人覺得難以想像,為什麼中國人會有這樣的膽略,會有這樣一種創新思維和成功實踐?不僅如此,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我們黨還進一步提出:要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制度,要使廣大群眾共享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果。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江澤民提出,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要正確處理東西部地區的關系,促進區域經濟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提出要正確處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關系,堅持“兩手抓”,把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作為統一的奮斗目標﹔提出要在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的旗幟下實行廣泛的團結,堅持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要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還提出,要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方面,1992年聯合國召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二十一世紀議程》,敦促各國政府承諾為促進全球的可持續發展而努力。所謂可持續發展,也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中國政府的響應最為積極,第一個制定了國家級《二十一世紀議程》,並確定在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在國際關系和處理國際事務方面,我們黨和政府繼續遵循“求同存異”的方針以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強調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各國文明的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應尊重各國的歷史文化、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承認世界多樣性的現實。世界各種文明和社會制度,應長期共存,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提出,國際社會應樹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希望加強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使經濟全球化達到共贏和共存的目的。

這些重要的思想和論述,都與“和”的精神有著密切的聯系。

“和”的思想被激活,有著很深刻的歷史背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然會產生利益主體的多元化,多元的利益主體依照什麼樣的法則存在呢?這一法則就是有序競爭、共贏共存,也就是“和”。如果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利益主體不能通過競爭,共同發展,共同提高,而是你死我活,或者兩敗俱傷,市場經濟和競爭也就失去了意義。

一個多世紀以來,人類社會的迅速發展,使得人與自然的關系急劇惡化,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如果這一趨勢繼續下去,我們的子孫將難以在這個星球上生存。人類社會要繼續生存和發展下去,就必然要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經濟的全球化,使得各國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我們面臨的機遇是共同的,我們面臨的挑戰也是共同的,任何一個國家想單獨解決面臨的問題都是不可能的。兩級格局的終結,多極化進程的發展,使得各種力量相互制約,更趨平衡。求同存異,共存、共贏,已經成為世界發展的大趨勢。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和”的思想越來越受到重視,“和”的思想內涵,也正在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

黨的十六大報告中反復強調“和諧”,就是中華民族“和”的思想的突出體現,也是這一思想的豐富和發展。報告中強調“必須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提出“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工人階級,廣大農民,始終是推動我國先進生產力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根本力量。在社會變革中出現的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於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社會階層,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對為祖國富強貢獻力量的社會各階層人們都要團結,對他們的創業精神都要鼓勵,對他們的合法權益都要保護,對他們中的優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提出“要尊重和保護一切有益於人民和社會的勞動。不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不論是簡單勞動還是復雜勞動,一切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的勞動,都是光榮的,都應該得到承認和尊重。”“一切合法的勞動收入和合法的非勞動收入,都應該得到保護。”提出“要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創業機制,營造鼓勵人們干事業、支持人們干成事業的社會氛圍,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於人民”。這些都在某種意義上體現了“和”的思想,體現了對“和諧”境界的追求。

不難看出,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和”的思想將越來越受到重視,“和諧”將越來越成為人們追求的理想境界。

[作者孫業禮,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研究員,100017]

(來源:《黨的文獻》200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