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喬木的每天三件事

作者:徐永軍    發布時間:2014年06月10日    

胡喬木的每天三件事

徐永軍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曾有幸在胡喬木身邊工作了一段時日。那時,喬木同志已經退居二線,但是他仍然學習不止、思考不息、筆耕不輟。學習、思考、寫作是他每天必做的三件事。

學習

喬木同志對知識的不懈追求,簡直到了痴迷的地步。他出身書香門弟,從小養成了酷愛讀書的習慣。參加革命后,無論條件多麼艱苦、工作多麼忙碌,他每天都堅持讀書學習。這已經成了他一日不可無的一種生活方式。每到一座城市,新華書店是他必定要去的。凡是他需要的和感興趣的書,總要想方設法一睹為快。他曾引用一句西方諺語“從容的趕快”來說明要把“從容”與“急切”結合起來,堅持在繁忙的工作中擠時間學習。他說過:“學習,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可以須臾離開的事”﹔學習是為工作蓄積本錢,“不學習,不下本錢,工作是做不好的”。他一生博覽群書,是百科全書式的大學問家。無論是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還是哲學、歷史、文學、法學、語言學、音韻學、邏輯學,也無論是古書還是今書、中國書還是外國書,他都廣泛涉獵。數十年下來,他的大腦已經成為一個匯滿各種知識的“海洋”,一提筆、一想問題,那積累的知識就會化作奔騰的文思,化作籌劃解決問題的智慧,凡是了解他的人,無不為之贊嘆和稱羨。這也正是他無論起草多麼緊急繁重的文件稿、參與如何艱巨重大的決策時,都能從容應時,出色完成任務的奧秘所在。

喬木同志對身邊工作人員的學習也很關心。我去他那裡工作不久,他就給我開列了一個書目,有五六十種,足足寫了三頁紙。1989年、1990年暑期他在北戴河休養期間,特意交待我多帶一些書,每天都要組織工作人員讀書。他認為年輕人讀書一定要廣和博。他說,青年時代是打基礎知識的時候,要多讀書、讀雜書,不要一開始就把自己限制在一個小的范圍裡。讀書太專,眼界不開闊,不利於成長。如同蓋房子一樣,基礎打得越扎實,樓就可以蓋得越高。書讀得越多越廣,未來發展潛力就會越大。他還說,搞文字寫作,像編輯記者,讀書也要廣博。記者的工作要反映人民群眾的社會生活,而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知識廣博的記者,敏銳性就強,就能及時發現群眾生活中的閃光點,寫出有價值的新聞稿件。知識面窄,嗅覺不靈敏,對社會生活中涌現出來的新事物就可能捕捉不到,也就難以寫出有價值的新聞稿件。編輯需要編各種各樣的稿件,不能說學歷史的隻編歷史類稿件,學經濟的隻編經濟類稿件,這樣的編輯哪家報社、出版社都不會歡迎。編輯要當多面手,就必須多讀書、多學習。喬未同志給我開的書目,就包括政治、經濟、哲學、軍事方面的書,還有一本音韻學辭典和一本介紹形式邏輯學的書。他曾說過,要寫好文章,對邏輯修辭“要有必要的學習”。“一篇文章即使每句話、每個概念都是准確的,如果整篇文章寫得沒有中心,使人看不出主導思想,看不出究竟要解決什麼問題,這樣的文章就不是好文章,就不能完成它的任務”。

思考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喬木同志深諳這一古訓。他說:“一篇寫得好的文章、作品,是作者對他所要寫的東西作了長期深入觀察的結果。”喬木同志畢其一生,不僅勤於學習,而且善於思考、善於學以致用。在這方面,他也是出了名的典范。喬木同志曾把學習與思考結合起來的方法,形象地稱為給記憶“打結”。

有一天我陪他散步,聊起讀書,我說自己看書太慢,且常常記不住。他聽后微笑著對我說,這很正常。一方面說明你閱讀量還不夠多。閱讀的速度是隨同閱讀量的增加而提高的,同樣一本書,裡面的知識對於沒有讀過的人來說,全是“新面孔”,對於讀過一些書的人來說,就會是既有“新面孔”,也有“老面孔”。書讀得越多,碰到“老面孔”的概率就會越高,遇到“新面孔”的概率就會越低,這樣閱讀起來自然就快了。另一方面說明你讀書時缺乏思考。讀書不能盲目圖快,不能囫圇吞棗,要像牛吃草一樣,要反芻。要思考書中的觀點是怎麼得出來的,有些什麼新的材料,這些新材料是從哪裡來的,可不可靠,等等。經過這麼一番思考,等於給你的記憶打了一個“結”。思考得越深越細,那個“結”打得就越大越牢,就不容易丟失了。這是喬木同志的經驗之談。聽了他這番教導,我在以后的讀書學習中,就照著去做,果然靈驗,非常受用。我在喬木同志身邊工作四年多,常常看見他合上書本閉目而坐。起初以為,他是在休息,后來也就明白了,他是在給記憶“打結”!

邊學習邊思考,邊寫作邊思考,成了喬木同志一種學習和工作習慣。散步,也常常是他思考問題的一種方式。因為有所思,在散步途中折回是常有的事。有時,在不到一個小時裡,連續返回幾次。在修改重要文稿時,尤其如此。一天24小時,除了睡眠,他的大腦始終處於高速運轉狀態。他確實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思想者。因為他勤於和善於思考,故總能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總能及時抓住現實中一些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給予科學的分析和說明。這也是黨的理論研究工作和理論工作者,依重和信賴於他的原因所在。退居二線后,喬木同志仍在思考和總結黨的歷史經驗,撰寫了《中國為什麼犯二十年的“左”傾錯誤》、《中國共產黨怎樣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和《對社會主義的新認識》等文章。這些文章,發人所未發,思維縝密,論証有力,顯示了他對問題的敏銳洞察力和深刻辨析力,顯示了他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深厚功底。

寫作

喬木同志一生為黨做了大量重要的文字工作。他是寫作的高手、快手,是文章大家。在戎馬倥傯的戰爭年代,他除了為黨中央撰寫了很多重要文稿,還為新華社撰寫了很多社論、時評和新聞稿。他文思敏捷,確乎到了“倚馬可待”之速。毛澤東曾經夸獎道:“靠喬木,有飯吃。”鄧小平也曾稱贊他為“黨內第一支筆”。

喬木同志的寫作有兩個鮮明特點。一是充分准備、一氣呵成、反復修改。他最反對的就是時寫作採取“草率從事”的態度。他說:“寫作之前,既無仔細研究,寫作之后,又不慎重修改,稿子寫完,萬事大吉。這是不對的。”他在文稿寫作之前,要花相當多的時間搜集和分析、消化材料,理清寫作思路,寫完之后總是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多達七八遍、十幾遍以至幾十遍。他這樣不厭其煩地進行修改,目的是為了使文章達到表述准確、含意深湛、言辭雋永而又富有文採。二是聚精會神、竭盡思慮、追求極致。喬木同志的夫人谷羽同志曾多次向我們講到,喬木同志寫起文章來是不要命的,經常是廢寢忘食、白天黑夜連軸轉。舉幾個例子。1949624日下午,毛澤東一口氣向他交待了四篇文稿的起草任務:一是紀念"七一"的論文,二是紀念"七七"的口號,三是紀念"七七"的論文,四是各黨派紀念"七七"的聯合聲明。前兩篇要在兩天內擬好,后兩篇要在72之前完成。在一周之內,要起草如此重要的四份文稿,而且是獨自一人承擔,其夙興夜寐、艱辛以赴,可想而知。1991年初,此時喬木同志已退居二線,並已身患癌症,正在化療,身體十分虛弱,但他不顧醫生、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的勸說,用他自己的話說依舊"著魔地忙碌",最終寫出了紀念建黨70周年的論文《中國共產黨怎樣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他當時寫作的情形,至今歷歷在目。為了提神助氣,他多少次服用"鎮靜藥提神藥""提神藥鎮靜藥",我已記不清了。見此情景,作為晚輩,既欽佩,又心疼。他是"小車不倒隻管推,車倒扶起往前追",喬木同志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對喬木同志來說,學習、思考、寫作就是他的工作和生活。他沒有其他愛好,不會娛樂,也很少應酬。也許有人會說,天天如此,這不是缺少生活情趣了麼?但了解喬木同志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充實的人,一個情感非常豐富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他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奉獻了自己全部的才智和心血。他的品格風范、道德文章,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來源:《黨的文獻》2012年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