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軍:江澤民“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的提出及其意義

作者:徐永軍    發布時間:2016年04月15日    

江澤民“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的提出及其意義

徐永軍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是江澤民人才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他對中國共產黨人才思想創新的突出貢獻與亮點。深入研究其提出的時代背景,把握其理論與實踐價值,對於深化江澤民人才思想研究,對於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和正確理解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戰略等重要舉措具有重要意義。

一、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的提出及其背景

2001 年暑夏,中共中央、國務院邀請中央組織部直接聯系的部分國防科技專家和社會科學專家到北戴河休假。8 7 日,江澤民主持召開這些專家參加的座談會,並就人才問題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做好人才工作,首先要確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克服見物不見人和重使用輕培養的傾向。”(《江澤民文選》第3 卷,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319 頁。)這是江澤民第一次提出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

在此之前,江澤民曾多次談到“人才資源”問題。其中,能夠反映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形成脈絡的有四次。第一次是1996 5 27日,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首次提出了“人才是最寶貴最重要的資源”(江澤民:《論科學技術》,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 年版,第77 頁。) 的論斷。第二次是1997 912 日,在中共十五大報告中提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民素質的提高和人才資源的開發”(《江澤民文選》第2 卷,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33 頁。),揭示了人才問題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戰略問題。第三次是1997 10 24 日,在接見出席第三屆中美工程技術研討會華人專家及會議代表時提出:“人才是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資源”(江澤民:《論科學技術》,第94 頁。)。第四次是2000 5 14 日,在上海主持召開江蘇、浙江、上海黨建工作座談會談到把“三個代表”要求落實到建設一支高素質干部隊伍中去時指出:“人才是一個國家發展最重要的資源。”(《江澤民文選》第 3卷,第 27頁。)

以上四次談話涉及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干部隊伍建設多個維度,時間跨越黨的十五大前后至世紀交替之際。由此可見,江澤民關於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是 20世紀 90年代中后期逐步提出並於 21世紀之初形成的。它的提出決不是偶然的,並非如某些人所言僅僅是一次思想的火花,而是江澤民長期思考人才問題的結果。這一思想一經提出,就受到人才工作者和思想理論界的高度重視,並在黨的十六大后被確立為科學人才觀的核心內容。

為什麼江澤民在這個時候提出這一思想,或者說是哪些因素促使江澤民這時提出這一思想呢?

認識來源於實踐。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的提出有著深厚的時代背景和實踐基礎,是江澤民在深刻分析國際國內形勢、我國人才狀況基礎上作出的科學判斷。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的提出,是全面審視與准確把握國際競爭態勢特別是其日益表現為人才競爭的必然結果。

20世紀 90年代,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世界進入大變革大調整時期。雖然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題,但世界形勢表現出三個明顯的特征:一是開始向多極化方向發展,二是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加速,三是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在此背景下,一方面世界各國聯系更加緊密,誰也離不開誰﹔另一方面,國際競爭的重點由軍備競賽,轉移到以經濟為基礎、科技為先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並且日益激烈。世界許多國家,尤其是主要發達國家,為了在 21世紀的世界發展和國際競爭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加緊調整科技和經濟戰略。

江澤民對世界發展和國際競爭態勢的這種變化始終高度關注,並保持著清醒的認識。1991 5 23日,也就是在蘇東局勢劇烈變動的過程中,江澤民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我們正處在新舊世紀交替的重要歷史時期,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充滿矛盾和激烈競爭的世界。國際間的競爭,說到底是綜合國力的競爭,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競爭。” (江澤民:《論科學技術》,第 20頁。)1994 12 2日,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江澤民進一步指出:“當今世界各國,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而且將長期存在。這種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人才的數量和質量的競爭,尤其是領導人才的素質和能力的較量。對於我們來說,這將是決定黨、國家和民族在進入新世紀后的前途與命運的競爭和較量。”(《論人才——重要論述摘編》,黨建讀物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 2012年版,第 8頁。)

世紀之交,隨著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的發展,知識創新、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不斷加速,國際競爭越來越表現為人才的競爭。誰擁有了人才優勢,誰就擁有了競爭優勢。誰能把人才優勢轉化為知識優勢、科技優勢、產業優勢,誰就能夠贏得競爭中的主動權。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人才的市場化、國際化趨勢日益加強。發達國家憑借強大的經濟和科技實力,對高技術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紛紛放寬移民、定居等限制,以優厚條件在全球范圍內加緊吸引人才。“如果說過去國際軍事政治斗爭的背后,主要表現為直接爭奪工業化必需的資源和商品、資本輸出的市場,那麼,當今的國際經濟、科技競爭,越來越圍繞人才和知識的競爭展開。”(《江澤民文選》第 2卷,第 329頁。)“現在看得越來越清楚,當今和未來世界的競爭,從根本上說是人才的競爭。 ”(江澤民:《論科學技術》,第 197頁。) 正是對國際競爭趨勢的這種新變化,特別是人才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突出的新變化的認識和把握,江澤民逐步形成了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的提出,是深刻分析與准確把握世紀之交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對人才和人才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的必然結果。

世紀之交,經過 20多年的改革開放和快速發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站到了一個新的起點上,表現出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日益明顯地發揮基礎性作用,經濟發展的體制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但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效益不高,經濟結構不合理和發展方式粗放的問題比較突出。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我國現代化建設面臨著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地區協調發展、提高人口素質等嚴峻任務。為此,黨和政府相繼實施了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強調大力開展知識創新、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把經濟發展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關鍵是人才”(《江澤民文選》第 1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第 435頁。)﹔“創新的關鍵在人才”(《江澤民文選》第 2卷,第 133頁。)。

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開放型經濟迅速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但外部因素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隨之增大,面臨的經濟風險也顯著增加。1998年,我國經濟遭受了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2002年,又面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考驗。無論亞洲金融危機和“入世”都給我們帶來了一系列的困難與挑戰。而其中最大的挑戰“是對人才方面的挑戰”。江澤民曾深有感觸地指出:“做好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的各項應對工作,人才是關鍵。在一定意義上說,人才方面的挑戰是最嚴峻的挑戰。”(《江澤民文選》第 3卷,第 454455頁。)

現代化建設的前兩步目標已經實現,我國綜合國力顯著提高,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但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然較低,我們實現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在國際競爭中面臨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和科技優勢的壓力並沒有改變,進一步發展的任務艱巨而繁重。隨著改革深入推進,伴隨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情況下,如何妥善處理不同群體間的具體利益關系,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日益發展壯大的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西方敵對勢力不斷利用所謂“人權”“民主”“自由”“民族”“宗教”問題和達賴、台灣問題等向我們發難,滲透與反滲透、顛覆和反顛覆的斗爭十分復雜。解決和應對這一系列矛盾和挑戰,關鍵在建設一支能夠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的高素質領導干部隊伍。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江澤民指出:“人才競爭是全面的,包括領導人才在內……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能不能鞏固和發展下去,中國能不能在未來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強盛不衰,關鍵就要看我們黨能不能不斷培養造就一大批高素質領導人才。”(《江澤民文選》第 3卷,第 4344頁。)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的提出,是清醒認識與准確把握我國人才和人才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適應不協調狀況的必然結果。

隨著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我國的人才壓力與日俱增。一是人才總量不足。人才佔人口和人力資源的比例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特別是現代化建設急需的高層次、高技能和復合性人才短缺。據統計,2000年,我國每 10萬人擁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為 3611人。(參見《中國統計年鑒 2001》,中國統計出版社2001年版,第 96頁。)二是人才的年齡結構不夠合理。優秀中青年帶頭人短缺成為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突出問題。據首都高校教師管理研究會 1996年對北京 11所高校統計,1689名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中,年齡在 56歲以上者分別佔 88% 46%。北京大學 425名博士生導師的平均年齡為 62歲,29位中科院院士平均年齡為 70歲。在人才年齡結構老化的同時,受市場經濟的沖擊,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科研工作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下降,科研隊伍補充新鮮血液越來越困難。中科院對 43個單位的抽樣調查表明,有的單位年輕人的流失高達80%。(參見《二十一世紀的中國誰來建設》,《透視中國》第 4卷,台海出版社 1998年版,第 15831585頁。)三是人才區域和行業分布不合理。大部分人才集中在東部比較發達地區和城市,特別是像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等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每 10萬人擁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分別為16843109409007人,高出全國平均水平三四倍。(參見《中國統計年鑒2001》,第 98頁。)在城市中,大部分人才又集中在科研院所、大學、大型國企和醫院。而廣大農村特別是偏僻農村和民營企業,明顯缺乏人才。四是面臨西方發達國家激烈的競爭,人才外流者多,回流者少。從 20世紀80年代起,歐美各國通過移民、資助留學生等手段在全球網羅人才。美國為吸引和爭奪優秀人才,專門為高級人才頒發 H1B工作簽証,1990年共頒發 6.5萬個,1999年增加到 11.5萬個,同期頒發給中國的此類簽証則從 600個增加到 6000個,增長了 10倍。改革開放以后出國留學的 40多萬人中,到 2003年僅有大約 13萬人回國。(參見張立馳:《改革開放以來黨的人才思想發展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 2011年版,第 107頁。)五是人才管理觀念、體制機制還存在各種問題,壓抑了人才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這導致我國一方面存在人才總量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又存在著嚴重的人才浪費,出現大學生就業困難的現象。正是對這些挑戰與問題的長期關注與思考,江澤民提出了“做好人才工作,首先要確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的科學論斷。

總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是在激烈的國際競爭特別是人才競爭、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形成的,源自於對時代特征及社會發展規律的准確把握,源自於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特征對人才提出的特殊需求的准確把握,源自於對我國人才狀況的深切關注與清醒認識,是對人才這一戰略資源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基礎性、決定性地位的科學概括。

二、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的理論價值

考察一個思想觀點是否具有價值,關鍵看它的創新性。衡量創新的一個重要維度,就是看它是不是超越了歷史,站在歷史積澱之上進行了新的抽象。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無疑在這個維度上展現出了創新的特質,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一)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人才思想的繼承與創新,標志著我們黨對人才重要性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動力﹔同時指出,這並不排除人才、特別是杰出歷史人物的重要作用。這對於批判極度夸大個人作用的唯心史觀和否定杰出人物歷史作用的庸俗決定論,為我們正確認識人才的作用奠定了理論基礎。列寧在領導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對人才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入和清晰的認識。他認為,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必須有人才。沒有人才,無產階級革命就隻能是空談。十月革命后,他反復指出,在俄國條件下改善國家機關的最大障礙是文化落后、人才奇缺,強調“目前關鍵是人才”。(《列寧選集》第 4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650頁。)馬列主義經典作家的這些論述,是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的理論基石。

重視人才在革命、建設、改革中的作用,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毛澤東、鄧小平對人才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建設和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戰略地位進行了科學闡發。毛澤東指出:“一切知識分子,隻要是在為人民服務的工作中著有成績的,應受到尊重,把他們看作國家和社會的寶貴財富。”(《毛澤東選集》第 3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第 1082頁。)“沒有知識分子,我們的事情就不能做好”。(《毛澤東文集》第 7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第 270頁。)鄧小平指出:“靠空講不能實現現代化,必須有知識,有人才。”(《鄧小平文選》第 2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 40頁。)“中國的事情能不能辦好,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能不能堅持,經濟能不能快一點發展起來,國家能不能長治久安,從一定意義上說,關鍵在人。 ”(《鄧小平文選》第 3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 380頁。) “寶貴財富”“關鍵在人”,這些都是江澤民提出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的直接理論來源。

江澤民在繼承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鄧小平人才思想的基礎上,站在時代高度,以世界眼光創造性地提出了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這一思想新就新在首次把人才當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源而且是第一資源,揭示了人才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決定性作用,反映了當代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大趨勢,把人才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極大地深化了我們對人才重要性的認識。

(二)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為破除陳腐觀念提供了強大理論武器,有利於樹立科學的人才觀。

觀念決定視野。對人才工作而言,觀念新穎,視野就寬,就能發現常人不易發現的人才,就能發現人才之所長,用好人才﹔觀念陳舊,視野就窄,就會埋沒人才、浪費人才。

由於歷史、社會、文化和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原因,我國社會長期存在著一些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的落后甚至是錯誤的人才觀念。例如重物不重人、重使用輕培養、官本位等。具體表現為,一些領導干部在謀劃發展時對人才重視不夠、關心不夠,甚至求全責備,對物質資源的投入大刀闊斧,對人才培養的投入縮手縮腳、斤斤計較﹔一些領導干部眼光狹窄,既不為人才發揮作用創造條件,又百般限制人才的合理流動﹔一些領導干部為了顯示自己“愛”才,給一些沒有行政才能的人安排行政職務,或是讓一些知名專家學者身兼數職,疲於奔命,好像不這樣做就是不愛才、不重才,實際上造成人才的極大浪費。這是從黨內而言。從社會上看,一些人受官本位和特權思想影響,認為當專家學者不過徒有虛名,沒有當官“實惠”,因此放棄自己所學專業,離開自己研究領域,為謀取一官半職而奔走﹔或者雖然沒有離開工作崗位,但“身在曹營心在漢”,難以靜下來潛心研究和做學問,等等。克服這些現象,首先要更新人才工作的思想觀念,確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江澤民正是從這樣的角度,提出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的。

為什麼確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有利於克服錯誤人才觀念、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念呢?

首先,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突出了對人才本身的關注,有利於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鄧小平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此基礎上,江澤民作出了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論斷。科技是由人掌握和發展的,“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思想的必然發展。這一發展推動我們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注重人的因素,特別是對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能夠進行創造性勞動並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即人才的重點關注。

早在 1991年,江澤民就對黨內存在的經濟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中見物不見人的現象提出批評,要求理論工作者從理論上說清楚生產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關系問題。他指出:“歷史唯物主義認為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工具在生產力中是重要的,但無論工具怎樣復雜,都要由人來制造和運用。有人提出,現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由於科技進步,生產發展較快,似乎人的作用不大了。其實,這種發展還是靠掌握了先進科學技術、操縱先進設備的人來實現的。”( 江澤民:《論黨的建設》,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1年版,第 2829頁。)這實際上是肯定了人的因素在生產力中是第一位的。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正是在此基礎上的邏輯發展。它更直接地把對生產力中物的因素的關注,轉移到對生產力的直接創造者的關注,轉移到對創造和掌握先進科學技術的人才的關注。這對於人才工作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始終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根本價值目標,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其次,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突出了人才的資源秉賦,有利於樹立人才資源優先開發、人才投資是效益最大的投資的理念。在自然資源日益耗竭、環境危機不斷加劇、經濟漸趨“增長的極限”的當今世界,以人力資源開發為依托的創新型經濟所展示出來的可持續發展,預示著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即從自然資源開發為主轉向以人力資源開發為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供的研究結果表明,勞動生產率與勞動者文化程度呈現出高度正比例關系。與文盲相比,小學畢業可提高生產率 43%,初中畢業可提高 108%,大學畢業可提高 300%。我國經濟學家的研究表明,每增加 1億元人力資本投資,將帶來次年近 6億元國內生產總值增加額,而每增加 1億元物質資本投資,僅能帶來 2億元國內生產總值增加額。( 參見中共中央組織部人才工作局編《科學人才觀理論讀本》,人民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 2012年版,第166167頁。)正如江澤民所強調的:“對人才培養的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人才資源的浪費,是最大的浪費。”(《江澤民文選》第 3卷,第 319頁。)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把人才資源作為第一資源,反映了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體現了現代經濟增長的規律,有助於我們深刻認識和全面把握物質資源和人才資源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及其辯証關系﹔有助於我們自覺地把視線從以往注重對自然資源、物質資源的開發轉移到注重對人力資源,特別是轉移到對人力資源中最寶貴的人才資源的開發上來﹔有助於全社會牢固樹立人才資源優先開發、人才投資是效益最大投資的理念,從而自覺加大人才開發、培養力度,把我國人力資源優勢轉化為人才資源優勢,把經濟增長真正轉移到依靠勞動者素質和科技進步的軌道上來,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

三、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的實踐意義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考察一個思想觀點是否具有價值,除了看它是不是超越了歷史,站在歷史積澱之上進行了新的抽象之外,還要看它對新的實踐是否具有指導作用。十多年來,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以人才發展引領和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已經成為黨治國理政的重要經驗,人才隊伍建設成效顯著。實踐証明,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對人才隊伍建設和人才工作發揮了重要指導作用,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是科學人才觀的核心內容,為人才工作開辟了廣闊空間。

2002 5月,中共中央批准印發我國第一個綜合性的人才隊伍建設規劃《20022005年全國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綱要》,作出了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重大決策。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是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根據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科學論斷,全面分析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的新形勢,為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証而作出的重大決策。

2003 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作出《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全面部署實施人才強國戰略。胡錦濤在會上講話指出,人才問題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做好人才工作,落實好人才強國戰略,必須樹立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的科學人才觀。第一,要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第二,要牢固樹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觀念。第三,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從此,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成為科學人才觀的核心觀點。

以科學人才觀為指導,十多年來,我國人才工作碩果累累。一是人才強國戰略扎實推進。2006年,人才強國戰略作為專章列入“十一五”規劃綱要。2007年,人才強國戰略載入黨章,其在黨和國家戰略布局中的地位更加凸顯。二是人才總量穩步攀升。截至 2010年底,中國人才資源總量達到 1.2億人,人才資源總量佔人力資源總量的比重達到 11.1%。人才素質不斷提高。截至 2010年底,中國每萬名勞動力中研發人員達到 33.6人年,高技能人才佔技能勞動者比例為 25.6%,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為 12.5%。三是人才結構初步改善。

2008年底,國有單位已聘用專業技術人員中,高、中、初級專業技術職務之比由 2003年的7.333.453.2調整為9.936.844.2﹔非公組織專業技術人才已達 38.5%。四是人才效能逐步優化。截至 2010年底,人力資本投資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達到 12%﹔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 32.6%,其中人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6.6%。(上述統計數據參見盛若蔚、杜榕:《人才強國:跨越發展的中國資源——十六大以來重大戰略述評之十》,《人民日報》2012 11 2日。)五是人才外流現象得到扭轉。據 2014 5 28日《人民日報》報道,至 2013年底,我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 144.48萬人﹔改革開放以來,有 72.83%的留學人員學成后選擇回國發展。

(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

當前,全黨、全國人民正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為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在這樣的歷史時期,深入學習並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大力培養人才、引進人才、用好人才,把人力資源優勢轉化為人才資源優勢,把人才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實現中國夢,關鍵靠人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凝聚了無數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然而,直到有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贏得民族獨立、走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這個夢想才展現出光輝的前景。之所以如此,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共產黨凝聚了一大批善於治黨治國治軍以及各方面建設的杰出人才。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靠的是人才,順利推進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靠的是人才。未來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能不能鞏固和發展下去,中國能不能在既面臨著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和科技優勢的壓力、又面臨著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壓力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強盛不衰,還是看我們黨能不能不斷培養造就一大批高素質的人才。正因為如此,習近平指出:“千秋基業,人才為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出版社 2014年版,第 127頁。) 

其次,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需要人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並形成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實現戰略目標的戰略舉措。如何協調推進“四個全面”,使之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是我們必須解決好的一個重要課題。破解這一課題,面臨著一系列困難和問題、風險與挑戰。諸如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的問題﹔思想觀念陳舊問題﹔利益固化問題﹔凝聚改革共識難度越來越大問題﹔立法工作部門化傾向、爭權諉責現象突出問題﹔有法不依、嚴格執法、貪贓枉法或粗暴執法、“暴力執法”問題﹔司法不公問題﹔一些領域道德失范、誠信缺失、法律意識淡薄問題﹔少數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嚴重,領導科學發展能力不強問題,等等。解決這些困難和問題,需要大量方方面面的人才。

總之,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人才和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說在世紀之交,為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新任務新形勢,為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確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是我們做好人才工作的必然選擇的話,那麼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我們面臨的國際競爭更加激烈、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更加繁重的今天,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仍然是我們做好人才工作的不二選擇。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人才資源放到“第一資源”的戰略地位,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濃厚氛圍﹔才能以改革的思路、創新的精神、開放的眼光、務實的態度,堅決破除不合時宜、束縛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觀念、做法和體制機制,為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營造良好環境﹔才能真正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首位,做到謀劃發展同時考慮人才保証,制定計劃同時考慮人才需求,研究政策同時考慮人才導向,部署工作同時考慮人才措施,促進人才資源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一句話,唯有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思想,才能做好人才工作,才能形成人才輩出的局面,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堅強人才保障。

﹝作者徐永軍,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審,北京 100017

(責任編輯:樊憲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