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的歷史地位和他留給我們的精神遺產

作者:冷溶    發布時間:2004年08月12日    

中國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實行改革開放,在以后的20多年裡不斷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人們談到中國的變化,首先就會談到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鄧小平同志。正像人們所說的那樣,沒有毛澤東就沒有新中國,沒有鄧小平就沒有今天的中國。在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的時候,深切緬懷他對中國人民作出的巨大貢獻,充分評價他的歷史地位,認真總結他留給我們的精神遺產,以紀念這位偉人,並思考中國當前和今后的發展,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意義的。

豐功偉績 彪炳千秋

鄧小平同志是20世紀為中華民族作出巨大貢獻的一位偉人,他把一生獻給了中國人民。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時期,他都作出了重大貢獻。特別是在晚年,他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他倡導的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的面貌和中國人民的命運,在世界上產生了巨大影響。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在當代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都凸現了鄧小平同志的歷史地位和歷史貢獻。

中國在歷史上曾經是非常輝煌的,但在鴉片戰爭以后衰落到了極點。一代又一代先進的中國人為中華民族的復興進行了不懈奮斗。這是一個前仆后繼、繼往開來的偉大歷史進程。孫中山結束了千年帝制。毛澤東同志創建了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的獨立和國家的解放。以后,實現現代化就成為中華民族復興的主要任務。鄧小平同志繼承毛澤東同志的遺志,提出搞中國式現代化。他設計了“三步走”的現代化藍圖,確定改革開放的一系列方針政策,中國的現代化從此加速發展起來,幾代中國人的現代化夢想開始逐步成為現實。鄧小平同志真正開啟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航船,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中國的現代化事業,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學說。根據這一學說,列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毛澤東同志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在一個多世紀裡得到蓬勃發展。但到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會主義卻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有人甚至斷言社會主義已經徹底失敗。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鄧小平同志頂住壓力,領導中國共產黨人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的成功,証明社會主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這對於世界上仍在堅持共產主義崇高理想、追求更加公正合理的社會的進步人士,是一個巨大的鼓舞。鄧小平同志為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當今世界,國際競爭空前激烈,南北差距越拉越大,發達國家佔據幾乎所有的發展優勢。第三世界國家要想發展起來十分困難,解決人類的貧困問題成為一道世界性的難題。而中國這樣一個基礎如此落后、情況如此復雜、人口如此眾多的發展中大國,在這樣短的時間裡發展了起來,創造了一個奇跡。這個奇跡的產生,不是靠出賣自然資源,更不是靠戰爭掠奪,而是靠改革開放、走和平發展的道路,這為第三世界國家思考如何發展自己,提供了可以學習和借鑒的成功經驗﹔而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人擺脫貧困,走上現代化道路,這本身就是對人類的一個貢獻。鄧小平同志在這一事業中所起到的開創性作用,使他對當代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偉大旗幟 光輝思想

鄧小平同志留給我們的最寶貴的財富,是他創立的鄧小平理論,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整套思想。這一理論糾正了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許多錯誤理解和僵化認識,改變了我們的許多看法和做法,大大深化了我們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認識,使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科學水平。

過去我們對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一度產生了偏差,提出以階級斗爭為綱,忽視發展生產力。這是我們對社會主義最主要的誤解,也是最主要的教訓。鄧小平同志恢復了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認識,指出,馬克思主義最注重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的主要任務是為共產主義奠定物質基礎,因此一定要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扭住不放,頑固一點,毫不動搖”。他反復闡發這個道理,使中國人民打牢了這個認識,形成了全國上下謀發展、搞建設的強烈意識和持久熱情。這是中國經濟能夠強勁持續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

過去一直認為,計劃經濟體制是社會主義最主要的標志之一,而市場經濟就是資本主義。固守這一點,是影響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體制障礙。鄧小平同志提出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說出了老祖宗從來沒有說過的新話。這一大膽突破和后來的成功實踐,使中國經濟和社會生活活躍和豐富了起來,迅速發展了起來。他在這一問題上的果斷決策,為中國贏得了時間和戰略主動。這是鄧小平同志在社會主義問題上最重大的理論創新和貢獻。

過去對公有制和按勞分配,一直認為程度越高越好,程度越高越能發揮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於是搞了人民公社,批判資產階級法權,這實際上是把馬克思對社會主義高級階段的要求搬到了現在。而這一點,又與我們對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錯誤認識有關。由於革命者對理想社會的渴求,希望盡快干成共產主義,相信實現共產主義並不是很遙遠的事情,蘇聯共產黨甚至曾提出要在1980年建成共產主義。這是我們犯急躁冒進錯誤的主要原因。鄧小平同志把我們拉回到現實中,他強調中國目前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當代中國的最大實際。我們思考一切問題、制定一切方針政策,都必須從這個實際出發。建立了這樣的認識,就為我們進行一系列的重大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

過去曾經固守僵化的經濟和政治管理體制,把這種體制等同於社會主義制度。鄧小平同志認為,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需要不斷調整和改革的社會,從對生產力解放和發展的意義上說,改革也是一場革命。對改革的作用和意義作這樣高的評價,這是前所未有的。他同時強調,在今天的國際條件下,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對外開放,從而打破了國際上對社會主義中國的封鎖,改變了過去那種封閉半封閉的狀態,使中國能夠敏銳地了解到世界上的各種信息,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趨勢,形成了從未有過的開放局面。這在社會主義的歷史上也是沒有過的。改革開放成為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征,是中國生產力強勁持續發展的主要動力。

過去一度忽視甚至忘記了馬克思關於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觀點,一段時間甚至嚴重忽視發展科技教育和知識分子的作用。鄧小平同志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特別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后世界科技發展的趨勢,突出地強調馬克思的這一觀點,並進一步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和“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的著名論斷,大大提高了現代科技和教育的地位與作用,使我們在這兩個關鍵領域跟上了時代發展的潮流。很多人都感到,對提出這一論斷的意義作出怎樣高的評價也不過分。

過去由於前蘇聯搞霸權主義,影響了社會主義在國際上的形象。鄧小平同志提出要搞和平的社會主義,進一步樹立起中國社會主義在國際上的和平形象。他敏銳觀察國際形勢的變化,作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問題、發展是核心問題的重大判斷,調整了中國的內外政策,堅定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主張與一切國家和睦相處。他主張不搞意識形態爭論,要用自己發展的事實來証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這些認識和這一正確的外交方針,對改善中國發展的國際環境,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上述一系列認識上的重大轉變,都是在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前提下實現的。鄧小平同志堅決地維護了毛澤東同志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鮮明地提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正確地推行積極而穩健的政治體制改革。他保持了中國政治上思想上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保留了一切正確的東西,沒有動搖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根基。這種做法是中國成功的一條重要經驗,在國際上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

鄧小平同志對社會主義的新認識,告訴我們一個基本道理,就是搞社會主義既不能從書本出發,也不能從別國的經驗出發,而是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同自己的實際相結合,探索符合本國實際的社會主義道路。他說:“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

鄧小平理論對中國和中國共產黨的意義,就如同毛澤東思想一樣。毛澤東思想是我們黨在經歷了無數失敗后產生的,它為我們找到了一條怎樣搞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鄧小平理論同樣是在我們黨經歷了許多挫折后產生的,它為我們找到了一條怎樣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正確道路。自從鄧小平同志為我們開辟了這條正確道路,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才開始轉危為安,並從此越來越興旺發達。江澤民同志說:“鄧小平同志這樣說過: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我們中國人民至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我們今天同樣應當說,如果沒有鄧小平同志,中國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國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開放的新局面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光明前景。”這段話講明了鄧小平同志和他的理論的貢獻與意義。

鄧小平理論的正確性早已被實踐所証明。中國今天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首先在於鄧小平同志當初領導我們實現了對上述這些重大問題認識的轉變,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系列正確的方針政策,核心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這是我們過去、現在和將來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証,一定要堅定不移地貫徹下去,決不能動搖。現在,我們已經大大向前推進了我們的事業,不斷獲得巨大成功,情況與過去又有很大不同。但是,我們越發展,越感到鄧小平理論的正確,越堅定了繼續走他開辟的這條道路的決心和信念,也越要感謝鄧小平同志當初為我們作出的開創性和奠基性的巨大貢獻。

理論根本 思想精髓

鄧小平理論之所以能夠引導我們走向成功,就在於它是符合實際的。上述所有認識的轉變,都不是鄧小平同志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實事求是地總結了歷史上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實事求是地總結了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包括及時糾正某些失誤,實事求是地判斷國際形勢的變化和世界發展的趨勢,實事求是地借鑒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包括資本主義國家的經驗和教訓。總之,是實事求是的結果。鄧小平同志和中國的成功並不神秘,就是遵循了馬克思主義的實事求是的原則,是實事求是的偉大勝利。

中國共產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毛澤東同志為我們確立的,是一個由毛澤東同志在理論上早已解決的問題。鄧小平同志把這一思想路線恢復了起來,並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對它作出完整的概括。他真正重要的貢獻在於,把實事求是從馬克思主義諸多基本原理中突出地強調了出來。他反復指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態度、根本觀點、根本方法,是出發點,是最基本的原則,“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毛澤東思想最根本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實事求是”。對馬克思主義作這樣的歸結和解釋,把實事求是放在這樣突出的地位,是過去沒有過的,是前人沒有講過的新話。過去我們之所以忘記了實事求是,原因固然很多,但是,沒有從理論上這樣明確它在馬克思主義中的地位,沒有這樣突出地強調它,是一個重要原因。其結果,往往更多地注意了馬克思主義的一些個別觀點和結論,反而忘記了這一根本觀點。鄧小平同志在撥亂反正中就說過,我們天天講要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記住了毛澤東同志講過的那麼多的話,但恰恰忘記了毛澤東思想的這個根本點。他說:“我們講了一輩子馬克思主義,其實馬克思主義並不玄奧。馬克思主義是很朴實的東西,很朴實的道理。”“我讀的書並不多,就是一條,相信毛主席講的實事求是。”“我是實事求是派。”

鄧小平同志之所以這樣突出地講實事求是,與他對馬克思主義一貫的正確認識有關,更與我們在改革開放中遇到的問題有關。“文革”錯誤發生的原因,最主要的是背離了實事求是,而改革開放是一項全新的事業,每前進一步都會遇到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書本裡沒有講過或講的不一樣的情況。從批評“兩個凡是”開始,到農村改革,建立經濟特區,發展個體經濟,發行股票,實行市場經濟,無一不是如此。要前進,隻有一切從實際出發,靠實事求是。

鄧小平同志把馬克思主義的根本點、精髓歸結為實事求是,這是對馬克思主義作出的最為深刻、最為透辟的解釋,是他從實踐中而不是從書本上得到的對馬克思主義的新認識、新理解,大大深化了我們對什麼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中國的改革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從根本上說,正是因為鄧小平同志使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有了這樣正確的、深刻的理解。

鄧小平同志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認識這一點對於理解他非常重要。但是,他講馬克思主義也有自己的特點,認識這一點對於理解他同樣重要。從他的著作看,他講馬克思主義,主要強調四個方面:一個是強調堅持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信馬克思主義揭示的人類社會必然從低級走向高級的發展規律﹔一個是強調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一個是強調發展生產力,生產關系、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水平﹔一個是強調堅持無產階級的立場,始終代表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四個方面,是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最集中的體現,是他經常講、反復講的一些東西。而講的最多的是實事求是和發展生產力,這是他講馬克思主義的最大特點。這兩點,正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辯証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最基本的原理。從鄧小平同志的馬克思主義觀中,我們認識到,講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是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鄧小平同志實事求是的方法和態度,使他觀察問題、分析判斷問題異常地敏銳和准確,始終站在時代和實踐發展的前沿。他在我們黨的領導人中最早認識到世界科技發展的潮流和它的意義,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就強調科技是生產力,高度重視發展科技和教育﹔他很早就感覺到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強調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任何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對外開放,向世界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他看准了隻搞計劃經濟的弊端,從一開始就主張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他敏銳觀察到世界和平發展的趨勢,對國際形勢的變化作出正確判斷﹔他在蘇聯解體前就預感到兩極格局即將結束,“世界發生大轉折”,及時提出要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和“冷靜觀察”的外交方針﹔他在思考祖國統一問題時,根據時代的變化,提出新的各方面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創造了“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偉大構想。這一切,都充分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精神。

鄧小平同志實事求是的方法和態度,也使他能夠全面辯証地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他是重點論者,也是兩點論者。他強調發展物質文明,也強調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要發揚民主,也要加強法制。他主張發展多種經濟成分,引進外資,但始終認為要堅持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主,這是避免兩極分化的根本保証。他提出讓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區先富裕起來,同時強調這樣做的目的是更快更好地實現共同富裕,把它上升到社會主義根本原則和本質的高度。他否定了以階級斗爭為綱,但並沒有否定社會主義社會實際存在的階級和階級矛盾,強調要加強人民民主專政。他重視發展經濟,也主張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特別強調發展經濟的成果最終要體現在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他強調對外開放,但是也指出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永遠是我們的立足點。他講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但強調不是要淡化甚至放棄對共產主義理想的追求,而是更好地堅持和實現遠大理想。鄧小平理論是全面的,但也告訴我們要根據實踐的發展和實際情況的變化而不斷調整我們的工作著重點。全面地、正確地學習和理解鄧小平理論,從來就是重要的,至今仍然如此。

正是由於鄧小平同志對實事求是精辟深刻的闡發,由於他在領導改革開放中認識和處理問題的方法和態度,由於他帶領我們走過了這樣一段不斷解放思想、打破僵化的不平凡的歷程,使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在中國人民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從根本上擺脫了一再困擾我們的教條主義的束縛,跟上了時代發展的步伐。中國人民的精神得到大解放,這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的最深刻、最根本的變化。這首先要歸功於鄧小平同志。實事求是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他留給我們的最重要的遺產。

繼承遺志 闊步前進

從對鄧小平同志的歷史地位和他留給我們的精神遺產的分析中,我們明確了一些對於中國今天和今后的發展最為重要的東西。一是要堅定一種信念,即為共產主義理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堅定信念﹔二是要堅持一條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三是要把握一個精髓,即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四是要堅定一個立場,即站在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場上。做到這四個方面,就一定能夠把我們的事業繼續向前推進。

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了,他離開我們也已經7年了。百年滄桑,神州巨變﹔偉人已逝,精神永存。現在,我們進入了新的世紀。在這個迅速發展變化的時代,我們面對的國內外形勢又有了很大變化,中國發展的局面也與鄧小平同志領導我們開始改革的時候有很大的不同了。中國今天的成功,不但是因為有了鄧小平理論、堅持了鄧小平理論,也在於在新的實踐中大大發展了鄧小平理論。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在經濟、政治、文化、軍事、外交、統戰、祖國統一、黨的建設等各個方面,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新的形勢下創造性地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又一次推進到一個新的境界。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實踐中,進一步提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等許多重要的思想和決策。現在,中國的發展勢頭越來越強勁,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提高,影響越來越大,形象越來越好。這些都是在鄧小平同志開創的事業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結果,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結果。時代在前進,我們一刻也不能止步。鄧小平同志是著眼未來的。他在晚年曾說過:“中國應該每年有新的東西,每一天都有新的東西,這樣才能佔領陣地。盡管我歲數大了,但我感到很有希望。這十年進步很快,但今后進步會比這十年更快。”“過去我們講先發展起來。現在看,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因此,一定要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他還就他的文集出版說過這樣的話:“如果有一天這些講話失去重新閱讀的價值,那就証明社會已經飛快地前進了,那有什麼不好呢?”這個話讀起來令人震動,更令人感動,它表現了偉人的一種胸懷、一種境界,也表現了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鄧小平理論對中國今天和今后的發展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一定要毫不動搖地堅持下去。同時,也要在實踐中把我們的事業和理論不斷向前推進,努力把今天和今后的事情做好,這才真正符合鄧小平同志的思想和精神,才是對鄧小平同志精神遺產的最好繼承。

《人民日報》 (2004年08月12日 第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