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与局限——七千人大会会议方式探析【10】
在七千人大会上,无论是会议的报告,还是各位中央领导人的讲话,都是把毛泽东作为正确路线的象征,自觉维护毛泽东的领导威信。曲意为毛泽东解脱责任的,不仅仅是林彪,实际上是一种集体意识。首先是中央书记处精心选编的《毛泽东同志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在两条路线上的斗争》,选的都是毛泽东这几年一些比较正确的话,以说明错误是执行中的问题。刘少奇也是非常注意维护毛泽东的威信,他在大会上的口头报告,说了一些对彭德怀很不公道的话,这也是出于为毛泽东开脱责任的需要。同时,毛泽东也表现出了包容性的开明姿态,使1959年庐山会议以来的党内紧张空气得到了舒缓。
但是,就民主和集中关系的处理而言,毛泽东是把发扬民主作为实现集中的方法。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发扬民主的方式,是让大家“出气”,通过“出气”达到“通气”,实现上下交融的团结。在这个“出气”过程中,毛泽东对会议气氛和开会节奏的把握,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顺水推舟,因势利导,显现了领袖的政治艺术。在这种情况下,七千人大会的发扬民主是比较有限的。基本达到了“出气”的效果,通了气,鼓了气,见好就收了。因此,很多问题还没有来得及讲清楚,许多情况还没有透底,中央高层对如何调整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在七千人大会后部署调整工作中,刘少奇、邓小平等中央一线领导人与毛泽东的思路发生了抵牾。
刘少奇由于受七千人大会的鼓舞,在主持调整工作时,对形势的看法更客观也更严重,采取的调整措施更彻底也更坚决。在“西楼会议”上,刘少奇说:中央工作会议“对困难情况透底不够,有问题不愿意揭,怕说成漆黑一团!还它个本来面目,怕什么?说漆黑一团,可以让人悲观,也可以激发人们向困难作斗争的勇气”!他还说,现在处于非常时期,“要用非常的办法,把调整经济的措施贯彻下去”。在5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刘少奇一开始就讲,形势很严峻,很困难,如果当前这个趋势不扭转,国民经济要崩溃。“现在的主要危险还是对困难估计不够”,“对困难估计不够,自己安慰自己,那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刘少奇传》,第898、904、905页。)。正是因为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中央才能以“毒蛇噬臂,壮士断腕”的决心,大刀阔斧地进行调整工作。也正是把形势的严重性向全党交了底,这些“伤筋动骨”的调整措施,才能得到坚决贯彻执行。如在1961年至1963年6月间,减少2600万城镇人口,精减职工1887万人(《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下册,第602页。)。这么大的人口迁徙规模,没有出现乱子,如果没有同心同德的精神,是做不到的。
毛泽东虽然也承认“现在有相当大的困难”,但他认为“困难正在被克服中”(《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215页。)。对刘少奇一再讲形势严峻,他是很不高兴的。1962年7月20日,毛泽东同各中央局书记谈话时责问道:“目前的经济形势究竟是一片黑暗,还是有点光明?”7月28日,毛泽东在北戴河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他说:“出气”的好处是思想活了,同时像“包产到户”等主张也出来了;有的是正确的考虑,有的则是牛鬼蛇神。(《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236页。)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和随后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上,严厉批评了“黑暗风”、“单干风”、“翻案风”,重新以阶级斗争的方式处理党内外的矛盾。从此,中共失去了通过深化调整,进而走上社会主义改革之路的可能。
七千人大会发扬民主的会议方式及其局限性,对今天党内民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也有非常现实的启示意义。
1.执政党要实现从革命党向法理型政党的转型。
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已经提出了建立党内民主制度的若干基本问题,如少数服从多数;保护少数人权利;让人讲话,言者无罪;建立党员与党组织的正确关系,保障党员权利;任何一个党员有权利批评任何一个党组织领导人,向上级反映负责干部的缺点和错误;各级领导人应该接受监督;党委会内部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相互监督;党的各级监察委员会独立行使监察权;一切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都要按照党章办事等等。但是,在会后不久,毛泽东就与刘少奇、邓小平等中央一线领导在调整方针上发生了分歧,他断然否定了中央的集体决定。这些发扬民主的不无精彩的思想观点也就束之高阁了。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重新举起了阶级斗争的旗帜,党内民主的大门关闭了,而通往“文化大革命”的大门却缓缓打开了。可见,民主建设必须建立制度的法理型权威。
2.执政党能否实事求是看待困难和认识错误,既是政党的历史责任感的体现,自信和力量的体现,也是争取历史主动权的需要。
七千人大会在如何端正克服困难的态度问题上,有非常深刻的历史启示意义。在严重的困难面前,如何增强信心?是采取遮遮掩掩的态度,还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是摆在执政党面前的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当时中共各级领导人,都比较熟悉战争动员型的工作方式,习惯于以未来的美好愿景动员和鼓舞群众。“大跃进”把这种战争动员方式推到了极端,弄虚作假的浮夸风泛滥,造成虚火炽盛,自欺欺人,危害十分严重,带来了空前的信任危机。在严重的困难面前,很多干部并没有从这种工作方式中走出来。他们担心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会使人们丧失信心,总想把成绩夸大一些,把缺点错误缩小一些,甚至对缺点错误讳莫如深,不让人们反映意见。七千人大会的历史经验证明:以执政党负责任的担当态度,实事求是地把困难和问题摆出来,并不会让人灰心丧气,反而会提高执政党的公信力,有助于增强信心,形成齐心合力战胜困难的力量。
3.实现党内正常的民主生活,首先要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建立正常的意见沟通渠道,让党内的政见分歧有畅通的表达渠道,在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实现党的团结统一。
“大跃进”运动遭到严重挫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断进行过火的党内斗争,阻塞了党内言路,信息严重扭曲。七千人大会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把党内淤塞已久的言路进行了初步的疏通。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都意识到,要保障言路畅通,关键是要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建立党员和党组织的正常关系。
固然,在今天这样总结历史,是有些苛求前人了。但是,从总结历史经验,发掘党内存量的政治资源上讲,这种对历史的追问也并非没有意义。(本文作者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