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与《21世纪资本论》比较研究

作者:崔友平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9日    

《资本论》是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19世纪中后期,花了40年,或者说是他用毕生精力创造出来的一部伟大的科学巨著。出版后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全书共四卷300多万字。

《21世纪资本论》是法国经济学家、巴黎经济学院教授托马斯-皮凯蒂于2013年9月出版的著作。我国反应迅速,2014年9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中译本,全书60多万字。书中用翔实数据揭露了资本主义贫富差距扩大的总趋势。此书一经出版,立即引起广泛关注,迅速成为世界畅销书,在我国尤其引发轰动,甚至有人拿它与马克思的《资本论》相比。马克思的《资本论》与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写作的历史背景不同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的,马克思的《资本论》也不例外,它的产生也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对此,可概括为三句话:是时代的产物,是理论的总结,是阶级斗争的结果(革命的需要)。即它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时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充分展开的情况下,适应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批判地继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并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作斗争中产生的;无产阶级要革命就要抛弃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理论,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21世纪资本论》产生于当代。2012年,1%收入最高的美国家庭获得了全国收入的22.5%,是自1928年之后的最高值。现在10%最富有的

美国人占有全国财富的70%以上,比1913年镀金时代结束时的比例更高。而且其中一半是由最富有的1%的人占有的。皮凯蒂抨击了人们之前对高级资本主义的仁慈的假设,预测在工业化国家财富会越来越不平等。《21世纪资本论》分析了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典型国家收入与分配的变动趋势,其样本主要是英美盎格鲁—撒克逊系、法德瑞欧洲大陆系、非洲以及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系,数据来源于税收、经济数据统计档案甚至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场景。

二、写作的目的不同

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最初动因,一是为劳苦大众伸张正义,二是批判工人运动中的错误思潮,三是解剖“市民社会”。“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1]其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因此,《资本论》的出版是国际主义运动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是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要求解放的指路明灯,而且是已经建成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武器。

《21世纪资本论》的最终目的是“救治”资本主义。皮凯蒂寻求的是“救治”资本主义,而非推翻资本主义。他主张“经济科学”要回归“政治经济学”的原有内涵。政治经济学的政治性、规范性和道德性使它和其他社会科学区分开来。它应该回答国家和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中如何扮演理想的角色,以及怎样的公共政策和制度能够使我们走近理想的社会。但是,皮凯蒂所谓的“理想社会”仍然属于资本主义社会范畴,只是它的不平等程度仅限于促进竞争,不能威胁资本主义制度。

三、研究对象内容不同

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写道:“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2]“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的物质资料的获得方式,“生产关系”是广义的生产关系。广义生产关系包括马克思说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在生产关系中,生产是最主要的,虽然不同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但生产是起最终的决定作用的因素,因为只有首先生产出产品,才能有产品的交换、分配和消费,“交换就其一切要素来说,或者是直接包含在生产之中,或者是由生产决定”[3],而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历史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分配从广义上说,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力和消费品的分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配,构成生产的要素,属于生产领域的问题。就消费品的分配而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这里把“生产方式”理解为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所构成的物质资料的获得方式,由于有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人类社会就有了一个有别于封建的和其他社会经济形态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即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剥削雇佣工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由此可见,《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决定和制约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围绕剩余价值的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展开。马克思认为,在生产与其他三者之间的关系上,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因此,分配是从属于生产的,只有搞清楚生产关系的内部结构,才会对分配问题提出深刻见解。

马克思的分配问题是剩余价值的分割问题。

在生产中生产、在流通中实现的剩余价值是怎样在各资本家集团之间进行分配的。在资本主义现实生活中,在野心勃勃的产业资本家获得产业利润以外,还有贪财好利的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纸醉金迷的借贷资本家获得利息和坐享其成的大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这就是剩余价值的分配。用比较通俗、形象的话说就是产业资本家之间平分秋色,商业资本家雁过拔毛,借贷资本家一本万利,大土地所有者坐地分赃。也即“这一册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4]

《21世纪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矛盾”,即资本回报率(r)长期高于经济增长率(g)。g即收入或产出的年变化率。这里的“收入”包括(1)劳动收入以及(2)资本收入。r是利润、股息、利息、租金以及其他源于资本的收入之和除以资本总价值的结果。皮凯蒂指出,立足于私有财产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既包括有助于社会收敛或趋同的各种因素(例如知识和技能的社会扩散),也包括推动社会分化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对民主社会以及社会正义有着潜在的威胁。他认为,最主要的不稳定因素在于私人资本回报率(r)显著性地、长期性地高于收入和产出的增长率(g)。

不等式“r>g”,意味着相比较于产出和工资,财富在过去以更快的速度进行了积累。换句话说,这个不等式揭示了一个基本逻辑矛盾:企业主必然趋向变成食利者,更多人则会沦为劳动力的出卖者。皮凯蒂甚至预言,因为资本平均回报率一般保持在4%—5%,而全球长期经济增长率保持在1%—1.5%,所以不等式“r>g”仍将是21世纪的常态。这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情形颇为相似。虽然在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降低了资本回报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二者之间的不平等,然而资本主义基本的结构性矛盾(r>g)并没有消除。

皮凯蒂的研究限定在分配领域。他试图让分配问题以及对长期趋势的研究回归经济学的中心。皮凯蒂从资本和劳动关系的视角来研究分配问题,这对西方主流经济学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进步。

皮凯蒂反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财富分配方式,他认为,几乎任何财富积累都是违反道德的,能否彻底铲除经济中的这种不平等现象事关公正。要实现公正,就要消除高薪,并通过向富人征税减少其现有财富。

四、对资本的理解不同

马克思的《资本论》研究的“资本”,简单说来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他认为:“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资本不是物质的和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的总和。”[1]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篇第四章,马克思给出了资本的完整定义:“资本作为自行增殖的价值,不仅包含着阶级关系,包含着建立在劳动作为雇佣劳动而存在的基础上的一定的社会性质。它是一种运动,是一个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又包含循环过也引用了马克思著作的一些内容,但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并非21世纪版本的马克思《资本论》。皮凯蒂把“资本”理解为一种物,而没有理解为一种运动或过程。他认为“资本指的是能够划分所有权、可在市场中交换的非人力资产的总和,不仅包括所有形式的不动产(含居民住宅),还包括公司和政府机构所使用的金融资本和专业资本(厂房、基础设施、机器、专利等)”。这一定义较多的是对表面现象的描述。

五、体系结构不同

整个四卷《资本论》以剩余价值贯穿全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1卷,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心是阐述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第2卷,资本的流通过程,中心是阐述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第3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中心是阐述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第4卷,剩余价值理论,中心是分析介绍剩余价值的理论史。

具体说来,第1卷,资本的生产过程,共7篇,25章,研究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自身的生产。在这里暂时将流通过程存而不论,而把它作为既定的过程,从资本的运动过程中抽出来,留在以后分析。

第2卷,资本的流通过程,共3篇,21章。这一卷是在生产过程的基础上研究在生产开始之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购买过程,以及在生产结束之后的商品的销售过程,主要是研究剩余价值在流通中实现的问题。

第3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共7篇,52章,研究在生产中生产,在流通中实现的剩余价值是怎样在各资本家集团之间进行分配的。

第4卷《剩余价值学说史》则是系统地批判17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各派学说,从而论述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建立过程。

这样,全书中心突出,结构严密、逻辑清楚,是程的三种不同的形式。因此,它只能理解为运动,而不能理解为静止物。”[6]

尽管皮凯蒂的著作也冠之以“资本论”,书中一个非常完整的科学体系。

《21世纪资本论》用翔实数据揭露了资本主义贫富差距扩大的总趋势。主要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收入与资本,包含两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并简略描述了全球资本与产出的分布是怎么演化的;第二章详尽分析了自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率和产出是如何演进的。

第二部分,资本/收入比的动态变化:包含四个章节,主要分析了资本/收入比长期演进的未来

趋势和21世纪全球范围内国民收入在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分配情况。第三章聚焦自18世纪以来的资本变化,介绍了英国和法国的案例,第四章介绍了德国和美国的案例,第五章和第六章则将地理覆盖范围拓宽到全球范围,试图从所有这些历史经验教训,以预测未来资本/收入比的可能演进以及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的相对比重。第三部分,不平等结构,包括六个章节:第七章重点分析了不平等程度的级别;第八章分析了这些不平等的历史演变过程,先是从对比法国和美国开始;第九、十章则将分析拓宽至全部国家,分别审视了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不平等;第十一章研究了继承财富的重要性在历史上的变更;第十二章关注了21世纪头几十年全球财富分布的趋势。

第四部分,21世纪的资本监管,包括四个章节,意在从前三个部分总结具有价值评判和政策意义的结论。第十三章检验了一个与现状相匹配的“社会国家”应该是什么样的。第十四章提出来一个关于累进所得税的新的思考。第十五章描述了21世纪的累进资本税应该是什么样的,并将它与其他可能的管制类型进行了对比,包括欧洲的财富税、中国的资本管制、美国的移民改革和其他国家保护主义的复兴。第十六章研究了与公共债务相关的问题,以及关于自然资本在减少时最优化公共资本积累的议题。

六、研究方法不同

马克思《资本论》的方法是唯物主义辩证方法。《资本论》的研究方法之所以是辩证法,同它的研究观点是唯物主义观点有密切关系。《资本论》的观点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论基础上的。辩证唯物论的根本观点,不仅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客观世界的运动和变化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性,也就是其源于客观世界本身的内在矛盾的又对立又统一的辩证规律的运动而变化,因而必须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及其固有的辩证性质,去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这就必须运用唯物辩证法去研究客观世界,才能成功。实质上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世界本身所具有的辩证运动规律的反映,这就是客观世界本身的辩证运动规律在人类头脑中的辩证思维过程和科学研究方法。《资本论》研究观点的辩证唯物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必然是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资本论》的方法,但是唯物辩证法又有许多规律,又有它的一些具体表现的方法,加上资本主义经济现象是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各种变化又有一些规律,特别是他们的变化的规律,发展的规律,由一形态推移转变到另一形态的规律,并不是明明白白摆在那里,因此还必须根据资本主义性质用这样或那样的较为具体的方法,从各种复杂表面现象中抽象出其内在的本质关系,内在联系,并考虑各方面的需要并形成文字表示出来,这就要求用到一些具体的方法,但必须说明这些方法都是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而不是同辩证法相平行的独立的方法。这些具体的方法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在一些特殊具体场合的具体运用,而不是对他的背离。他们是从属于唯物辩证法,并成为唯物辩证法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具体表现形式,这些从属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科学抽象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正确地运用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思维的逻辑进程和历史过程相统一的方法、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方法等。

以上这些方法的运用又是相互结合在一起的。《资本论》中马克思所运用的唯物辩证法,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客观事物的具体到抽象”的阶段,也就是详细的占有丰富的材料、进行科学抽象和研究的阶段。这一阶段要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从大量的事实中分析、综合抽象出事物的本质。这里有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抽象法等,通过这些得到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概念与理论。第二阶段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阶段,从简单的概念出发,进一步地进行深入研究更复杂和更全面的更为具体的范畴。这一阶段是循着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辩证逻辑过程进展的,而逻辑思维又不外是对历史事物的概括反映。因此,这一阶段在运用正确的叙述方法时又要用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方法。

《21世纪资本论》确实是一本讨论资本的重要著作,但它并不是一本经济学的理论著作。皮凯蒂自己坦言,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本思辨和理论的书籍,而他的《21世纪资本论》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历史书,二者有很大不同。在这本600多页的巨著中,皮凯蒂使用的是历史研究的方法,用大量的历史和现实的统计资料来证明某一个观点,而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理论推演。《21世纪资本论》一书的优点是历史资料翔实,而缺乏的恰恰是周密的概念推演和理论分析。

七、对资本收益率理解不同

马克思认为由于竞争的存在,经过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竞争,会形成各部门基本相等的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并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在发生变动,变动的趋势不是上升而是下降,形成了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其原因在于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C/V)不断提高。

首先,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在追逐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下,必然要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引起各部门和各个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进而使社会平均有机构成提高。

由此则造成可变资本在预付总资本中的比重相对下降,由可变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也必然随之下降,因而引起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其次,社会总资本平均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引起固定资本比重迅速增大。由于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大大慢于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因此全部预付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减慢,从而使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总之,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是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C/V)提高的必然结果。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是一条规律。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剩余价值率的降低和工人所受剥削程度的减轻。因为剩余价值率是影响利润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影响利润率的还有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等因素。即使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甚至提高的前提下,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或资本周转速度的减慢,也可导致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也绝不意味着资本家获得利润量的减少。这是因为利润量的多少取决于资本量和利润率两个因素,在利润率不变或者有所下降的情况下,由于资本总量的增加,可变资本的量也在增加,因而利润量仍然可以增加。

事实上,利润率的下降和利润量的增加是由同一个原因引起的,它们都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二者同时发生,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所以,马克思把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同时也叫做利润率下降但利润量同时增加的规律。

《21世纪资本论》探讨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皮凯蒂在书中只是探讨资本收入与资本增长,并指出资本回报率长期高于资本增长率这一规律而较少分析资本收益率可能规律,而马克思则认为资本收益率也就是平均利润率,从长期来看有一个趋向下降的规律。巴曙松在译者序中指出“皮凯蒂这本书重点探讨了资本收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而较少分析资本收益的可能规律(例如其分布与波动周期等)”。

八、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

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和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要被人类抛弃。马克思从商品开始解剖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于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这个基本矛盾最终将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而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全体社会成员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他指出:“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7]

皮凯蒂与马克思对私有财产和市场制度的态度完全不同。皮凯蒂认为资本主义制度能够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推动经济高度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也给人提供最基本的自由;而消灭了资本主义的苏维埃模式则与贫困落后和不自由联系在一起。

据此,皮凯蒂极力主张对资本主义进行管理。他认为,纯粹的、完全的市场竞争并不能改变“r>g”这个不等式,这个不平等不是由市场竞争不充分造成的。言外之意,市场竞争必然造成社会两极分化,为此,需要对市场造成的社会不平等进行约束管理。他主张对资本征收年度累进税(pro-gressive annual tax on capital)。皮凯蒂认为,几乎任何财富积累都是违反道德的,要实现公正,就要消除高薪,并通过向富人征税减少其现有财富。

从长期来看,这一政策会使得全球财富不平等的无限增长受到约束。

皮凯蒂最后的结论很简单,整个世界目前正在向“遗产型资本主义”回归,即子女的社会经济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在这种典型的资本主义下,贫富差距必然只会加大,而不会缩小。

九、结论

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的最大贡献在于用大量的历史和现实数据证明了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缺乏公平,而且随着资本收益和劳动收益的差距日益扩大,社会的不平等将会不断加深。当然,这里仍需指出的是,皮凯蒂关于财富价值和财富不平等的两大论题中存在某种联系,但其理由还不够充分,难以令人完全信服,皮凯蒂本人也认为,对于财富不平等大趋势的解释“仍有缺陷和遗漏”,甚至“所有结论本质上都略显牵强,应该受到质疑和争论”。不过,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确实引起了中国经济学家对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认真思考,如有的学者就指出:“《21世纪资本论》一书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反响,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担忧中国是否会出现皮凯蒂所描绘的情形。

……中国收入差距也出现了不断扩大的趋势。”[8]但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不是对马克思的《资本论》的继承与发展,更不是马克思《资本论》的续篇,只是借用了对其宣传有利的书名及其名气,其实并没有与《资本论》一脉相承的联系,皮凯蒂本人本质上仍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维护者,皮凯蒂意图在于推动社会进步,他提出了改革思路。在政治上,皮凯蒂对资本主义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发展都表现出严厉的批评态度,他提出的主要措施是对高财富征收重税,但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质并没有直接被质疑,这与以往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矛盾的其他西方经济学家并无二致。

而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它概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它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变革,是一部伟大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还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是唯物史观的典范,是活的辩证法;又是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的主要著作。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成份,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搜集、整理并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大量材料,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它通过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实质进行了充分揭露,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它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一定灭亡,社会主义一定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所以,我们要坚持马克思的资本观。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10页。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8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23页。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第29页。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第922页。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第121—122页。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874页。

[8]李实、万海运:《解决分配不公以保社会稳定》,载《社会科学报》2014年11月27日版。

(作者单位:中央编译局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