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经济规律 促进经济发展

作者:崔友平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7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7月8日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谈到,“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各级党政机关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学习更好运用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时隔两年的同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总结并提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又要经受实践的检验,进而指导实践。要加强研究和探索,加强对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推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科建设。”目前我国,把握经济规律,促进经济发展十分必要。

一、经济规律的涵义及类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产生条件是客观的。经济规律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基础之上的。而经济条件的存在和消失都是客观的,因此而产生的经济规律也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二是其作用是客观的。由于经济规律的产生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的,所以只要经济条件存在,与之相对应的经济规律就必然发挥作用;无论我们对经济规律有无认识,其都按照本身的固有要求起作用,强制地支配着人民的经济活动,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趋势。

经济规律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一切社会都适用的经济规律。此类经济规律是与人类社会共同进退的,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二是几个社会共同拥有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三是某一个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这类经济规律仅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某一特定的历史阶段,比如仅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规律。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的经济规律

(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生产的两方面,存在着有机的必然联系,两者的有机结合与统一共同构成了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人类社会普遍具有的经济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首先表现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并不是被动地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也会产生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二)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一条最基本的规律,凡是存在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地方,价值规律就一定会发生作用。价值规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价值规律能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间的分配,也就是市场经济配置社会资源的功能;二是价值规律自发地激励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三是两极分化小商品生产者,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三)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在流通领域中发挥它的职能,那么在一定时期内, 流通领域究竟需要多少货币呢?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出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的流通速度。其中待出售商品的总量乘以商品的价格水平构成商品价格总额。市场上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这种数学关系的表达式为:

在一定的时间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为全部待售的商品价格总额与货币的平均流动之比,这就是货币流通规律。

(四)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资本家通过不断扩大和加重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来达到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目的。剩余价值规律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原因有三:一是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二是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与主要过程;三是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着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及灭亡的整个过程。

(五)相对人口过剩规律

伴随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会产生两种相反方向的运动:一是生产活动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地,有时绝对地减少;二是劳动力的供给不断地增多。这就造成社会上充斥着越来越多的闲置劳动力,从而形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相对人口过剩。所谓的相对人口过剩,是指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低于劳动力的自发供给的现象。这类现象的产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并不是社会生产消耗不了这些劳动力,而是由于这些劳动力不能为资本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也就是说这部分闲置的劳动力对资本增值来说成为了“多余的人”。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事实上,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发生作用的人口规律。”[1]

(六)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是指商品生产所有者利用自己的劳动力,使用自己的生产资料,生产出属于自己的产品。若要想占有对方的产品,必须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通过交换来实现。

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是指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无偿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规律。

资本家用原有资本的一部分去购买劳动力,结果得到构成第一个追加资本的剩余价值,是完全符合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规律的。因为购买的前提是工人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而商品的所有者自由地支配属于他的价值。假设每次都按劳动力的价值支付工资的话,那么他每次购买劳动力都是符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规律的。但是如果说用原有资本的一部分去购买劳动力,用的是由资本家“最初劳动”而属于他的价值的话,那么,用第一个追加资本的一部分去购买劳动力,用的则是别人的无酬劳动。那么很明显,用商品生产与流通为基础的私有权规律,以其内在的、不可避免的辩证法转化成为自身的直接对立物。

转变是有条件的,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条件就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七)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存在,资本家必然会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扩大再生产,进行资本积累。在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资本的有机构成即不变资本/可变资本(C/V)的比例会不断提高,同样的劳动力可推动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所以,资本积累的过程就成为“机器排斥工人”的过程。资本积累的结果是,一方面是资本家的财富积累,而另一方面则是工人的贫困积累,这就是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大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大。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2]

(八)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及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揭示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必须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揭示了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第一部类为本部类和第二部类扩大再生产提供生产资料;第二部类为本部类和第一部类扩大再生产提供消费资料。也就是说两大部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有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以及每个部类内部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才能顺利实现。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是列宁在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马克思在分析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问题时,是以技术水平、资本有机构成不变为前提的。但是,实际上扩大再生产总是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从而就发生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则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这就是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

(九)经济周期性规律

众所周知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得必然结果。危机发生后,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社会生产急剧下降,过剩商品被降价出售或人为销毁。危机强制地使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趋于缓和,但这仅仅使再生产的比例关系暂时恢复,却不能消除基本矛盾,“危机永远只是现有矛盾的暂时的暴力的解决,永远只是使已经破坏的平衡得到瞬间恢复的暴力的爆发。”[3]危机过去后,在基本矛盾的引导下,再生产的关系又将遭到践踏,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又会变得不可调和,矛盾继续激化,新的危机重新爆发。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周期性爆发的,但周期长短并非固定不变。马克思指出:“直到现在,这种周期的延续时间是十年或十一年,但决不应该把这个数字看作是固定不变的。”[4]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经济危机大约每隔十年爆发一次;在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危机大约每隔七八年爆发一次;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危机的周期又有所缩短,一般认为是五到六年;而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济危机的周期又有了延长的趋势。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源,也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原因。而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指出了固定资本的平均寿命后指出:“这种由一些互相连结的周转组成的长达若干年的周期(资本被它的固定组成部分束缚在这种周期之内),为周期性的危机造成了物质基础。在周期性的危机中,营业要依次通过松弛、中等活跃、急剧上升和危机这几个时期。虽然资本投下的时期是极不相同和极不一致的,但危机总是大规模新投资的起点。”[5]

(十)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通过竞争实现的。竞争既包括部门内部又包括部门之间的竞争,部门内部竞争形成了社会市场价值。只有部门之间的竞争才形成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资本主义社会有不同的生产部门,其在生产品种、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工艺设计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每个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与资本周转速度也各不相同。而我们知道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与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直接对利润率的高低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中,投入数量相同的资本量,即使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其利润率也会不同,因此获得不等量的利润。

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较为高级的阶段,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变得可能和相对容易。投资于不同生产领域的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利润而开展竞争。部门之间竞争是围绕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而开展的。通过这种竞争资本自动朝着回报率高的部门转移,通过资本由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也包括新资本直接投入到利润率比较高的部门,使所有的生产部门都获得大体上相等的利润率,即形成平均利润率。所以,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这种结果也并不一定真的需要资本的真正转移,只要有转移的可能性就够了。

平均利润率是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平均利润就是一定量预付资本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用公式表示为: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商品就不再按价值出卖,而是按生产价格出卖。生产价格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并不排斥个别资本家可以取得超额利润。这是因为部门内部的竞争依然存在,部门内部各企业为争夺超额利润而竞争。在同一生产部门某些企业通过降成本、创新技术使得自身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平均生产价格从而获取超额利润。

平均利润率形成后,不是一味保持不变的,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发生变动,变动的趋势是下降的,这是因为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是在不断上升的。平均利润率的下降,绝不意味着资本家获得利润量的减少。这是因为利润量的多少取决于资本量和利润率两个因素,在利润率不变或者有所下降的情况下.由于资本总量的增加,可变资本的量也在增加,因而利润量仍然可以增加。事实上,利润率的下降和利润量的增加是由同一个原因引起的,它们都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二者同时发生,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所以,马克思把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同时也叫做利润率下降但利润量同时增加的规律。

三、利用马克思经济规律理论指导我国经济改革实践

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说明,无论何时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经济才能发展,反之必然会受到惩罚。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人们经济行为的规制都必须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顺应经济发展的方向。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规律为我国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我国是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背景下建立社会主义的,我们在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曾经走过一些弯路,也有一些深刻教训。改革开放以后,考虑到我国生产力落后的局面,我们提出了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样的阶段决定了基本经济制度不能仅实行纯粹的公有制,需要结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且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制度的新的所有制结构,以便使各种产生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所以,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并且明确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形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无论是对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的改革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利用价值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1992年,我国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最本质的不同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绩,经济高速发展得益于市场经济的作用。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依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市场经济,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不能用新自由主义的视点解读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作用。市场的决定不是无限的,而是有边界的。例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既有择优性、灵活性、效率性的优点,也有投机性、自发性、盲目性的缺陷,其不可能完全实现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经济还会带来居民收入与财富上的差距,导致分配不公平与两极分化,这点在西方经济学中多有涉及。法国学者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用系统的统计数学分析,阐述了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几百年发展中贫富分化的历史事实。正因如此,西方国家也强调国家干预和政府调节,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

现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要点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背景下更好地发挥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经济规律在经济治理中更好地被遵循。在这二者的关系中,政府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将政府的职能边界理清,维护并遵守市场竞争规则,才能为市场经济创造基本的制度条件。政府在行政范围内合理决断、制定战略,所做决策才能更契合经济规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才能有机结合、交互作用,以便促进经济发展。

(三)利用货币流通规律,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是在价值符号流通的条件下才出现的经济现象,在金银作为货币流通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产生通货膨胀。由于金银本身具有价值,可通过金银作为贮藏手段自发地调节了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其同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单纯纸币流通情况下,由于纸币本身不具备价值,而仅仅是价值符号,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便会造成纸币贬值,物价上升的现象,这就是通货膨胀。

当今社会,纸币的发行量增长持续地超过商品和劳务总量增长,从而导致纸币贬值、物价持续上升的过程,就叫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之反义为通货紧缩。中央银行可根据国民经济动态变化情况,根据客观需要,通过货币政策即调控货币发行、货币流通以及利率等手段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消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现象。

(四)探索社会主义人口规律,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人口规律是指人口发展过程中,人口要素、人口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变化、发展趋势。马尔萨斯人口论认为,食物生产是以算术级数增长的,赶不上以几何级数增长的人口需要,并认为这是“永恒的人口自然规律”。人口增长会受到自然和道德等因素的遏制。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的不足在于其没有考虑社会制度的存在,抽象地从生物属性和脱离现实的假设及拼凑的资料来解释人口规律。

马克思提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相对人口过剩规律,同时指出: “事实上,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发生作用的人口规律。”[6]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口规律的目的就是避免出现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相对过剩人口的规律。通过实行的鼓励倡导政策,真正地解决人口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的协调发展问题,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五)利用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及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搞好产业结构调整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说明两大部类内部及之间都必循遵循按比例协调发展。否则其产品就会滞销,从而不能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也就不能顺利完成“三方面的交换”,全部社会产品也就不可能实现。结构性问题是转轨时期的中国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均衡增长才能带来稳定增长,协调发展才是健康发展。要实现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投资结构就需进行大的调整。对一些过热的行业,如钢铁、煤炭等行业存在大量过剩产能,应当压缩投资规模。消费品结构失衡使消费品供给出现扭曲,消费资料的供给和需求的均衡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又密切相关,应当用时尚理念、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以适应新的消费需求。因此,我国一定要强化结构调整力度,着力调节消费与投资之间的比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地分配国民收入,努力实现结构优化上的总量平衡。

(六)了解剩余价值规律及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积极向社会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社会在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与竞争的外在压力下,资本家必然不断地进行积累和扩大生产。这种积累和扩大再生产会产生三种作用:一是刺激生产力不断进步;二是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前发展;三是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在所有制问题上存在着“否定之否定”规律,即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否定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个人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又否定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重新建立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但这不简单地回到原点,而是建立起由联合起来的劳动者集体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资本主义在发展中产生了否定自己的新的经济因素。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股份制看作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消极扬弃,是通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点。把工人合作社看做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积极扬弃。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这些新现象、新特点不能够表示资本主义会永远存在下去,而只能表明出现了更多的转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点。

(七)运用经济周期规律,预防经济危机

我国目前存在的经济下行压力过大的现象,其实质是无效的供给过多、有效的需求不足造成的。无效供给既包括超过有效需求的过剩供给,又包括因供给自身原因不合有效需求产生的不良供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价格过高造成的无效供给,如过热的房地产市场;二是重复建设造成的无效供给,如钢铁市场;三是产品简单增量再生产造成的无效供给,如家电产品市场;四是伪劣产品形成的无效供给。有效需求不足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投资需求不足。由于经济不景气,投资项目的预期利润率下降,企业的投资欲望普遍减弱,尤其是民营资本投资呈现出断崖式的下滑;另外,边际消费倾向下降,致使投资乘数杠杆作用减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二是消费需求不足。由于市场需求持续走低,使居民心理形成了价格下降的预期;伴随着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加大,居民储蓄意愿增强,即期消费需求不断减弱;产业产品结构的不合理,限制了居民需求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居民收入分配水平差别呈现扩大的趋势,造成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等。三是国外需求不足。由于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加上西方一些经济大国对我国经济设置重重障碍,致使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着进口冲击和出口受阻双重压力。

目前,我国正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 “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必须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着力解决当前供给端制约因素,供需双侧发力。这就要求在微观层次上降低企业的各种税费、融资及社会保障成本等制度性的交易成本;在中观层次上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品内容升级。去产能,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稳定价格,恢复企业盈利能力,实现转型再平衡;在宏观层次上实行总量调节。目前,供给侧结构性的矛盾已经成为供需矛盾中的主要一侧。由此,我国更应重视对经济结构的结构性调节,实行由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的转变。

面对目前的经济下行压力大的现实,我们应把固定资本有序的更新作为对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进行升级改造的基本途径。通过固定资本依次递进的更新,进一步解决深层次的问题,与此同时也不会引起新的经济过热或者通货膨胀。为此,我国应该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情况,确定改造的标准和次序,在这之前要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模式进行总体的、全局性的规划。在从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到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中,安排几个中间环节。同时,要考虑到东西部不同的布局进行区别设计。按照依次递进的固定资本规律,制定出符合产业创新升级的战略,并根据这种总体战略布局制定固定资本更新的技术、经济标准及时间表。

(八)认识平均利润率及其下降趋势的规律,破除行业垄断,实现公平分配

按照平均利润率及其下降趋势的规律,各部门利润率应大体相等,但在我国,由于行业行政垄断的存在,其行政性的特权造成垄断行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大多是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这客观上使得其他生产者在生产资料来源的市场占有率上处于劣势地位,限制了其他企业进入该行业,难以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格局,也使垄断者降低了市场风险。由于行业的行政垄断使得垄断企业不需要被动地接受市场价格,甚至可以完全操纵市场价格,将人为增加的成本转嫁出去。这些垄断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在经营中会时常采用盲目提价、任意调高收费标准等方式将职工的高薪成本强制转嫁给消费者。在人为操纵的垄断价格下,一方面垄断者获取了高额利润,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消费者的成本负担。行业行政垄断造成的社会平均利润率难以形成,为工资收入差别过大提供了适合的土壤,这是目前我国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

由于垄断利润的存在,在转型期中我国职工的工资标准的相对高低已经逐步失去了与行业劳动强度、危险程度、艰苦程度的挂钩,而是由行业的垄断程度决定。行政垄断成为了导致收入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要彻底遏制住这种现象,需要依靠进一步深化改革,消除和限制行政性干预来实现。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平均利润率趋向一致的理论,必须破除行业的进入壁垒,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形成公平有序的合理竞争局面,高额利润才会在公平竞争中消失,为此,要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通过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破除行政垄断的羁绊,辅之以其他措施,分层次、按步骤逐步地解决行政垄断对行业收入水平的影响,实现公平化的分配。

注释: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727-728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742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第277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23卷第695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第206-207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728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中央编译局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