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史功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者:郭伟伟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27日    

站在中国共产党80 多年丰厚历史的基础上, 系统总结我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历史时期发展先进文化的经验,对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和谐文化的建设, 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 始终高举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记载了我党带领人民选择先进文化并沿着先进文化所指引的方向不断前进的历史轨迹。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和先进文化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先进知识分子努力实践先进文化的结果。正是由于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 接受了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去传播先进的革命理论, 才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进行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的同时, 始终把革命文化看成是“革命总战线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 重视文化建设, 用先进文化武装党、军队和人民。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 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的思想和主张,为当时的新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促进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蓬勃发展。20 世纪30 年代初以上海为中心的“左翼”革命文化运动; 抗战时期从蓬勃兴起的延安文艺运动到欣欣向荣的抗日根据地文艺运动; 从不屈不挠的国统区文化运动到险恶环境下发展的“孤岛”文化救亡运动, 这一切都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历史足迹。

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 对新中国文化建设进行了不懈的、卓有成效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方针和原则: 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科学繁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关于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关于建立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队伍的思想;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 关于坚持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到巩固社会主义政权高度的思想, 等等。在其指导下, 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呈现出生气勃勃的新局面, 从思想上、精神上极大地解放和激励了广大干部群众, 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凝聚人心、统一意志的正确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一如既往地重视文化建设, 开始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布局去思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党的十二大报告全面深刻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1986 9 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决议》阐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 明确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艺术事业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新局面。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在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 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的崭新观点, 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起来。2000,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把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 把党能否立于不败之地与能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密联系起来,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向党提出的新要求, 设立的新目标, 是一种可贵的文化自觉意识。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根据实践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观点: 如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国家文化安全论, 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 和谐文化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 发展和深化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 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文化自觉。总之, 中国共产党80 多年的历史是不断弘扬和发展先进文化的历史。我们要把当前的先进文化以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于生动具体的党的历史进程中, 融于丰富鲜活的党的历史经验中。充分发挥党史的借鉴功能, 从我党建设先进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吸取营养, 得出启示, 将有助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 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就不可能凝聚力量、成就伟业,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要树立在全社会得到广泛认同的精神旗帜,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铸就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 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把握了这一点, 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气节、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如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 反抗外来侵略和民族压迫的爱国主义精神;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的刚正气概以及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等。所有这些都为历代进步人士所推崇, 世代相传, 形成了一种民族的风骨与气度,铸就了民族的灵魂。鲁迅先生曾说过: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唯有它发扬起来, 中国才有真进步。”

当今社会, 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文化国力集中表现为全民族基于共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认同而产生的巨大凝聚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 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 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 我们要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对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华部分, 积极加以继承, 使之在新时期发扬光大。

此外, 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历程, 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培育和弘扬的历程,抗战文化是最好的说明和印证。在外敌入侵, 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严峻时刻, 我党审时度势, 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全民族抗战的文化方针政策, 在其指导下, 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战文化运动、文艺救亡运动, 振奋了民族精神,调动起全民族的抗战热情, 谱写出一曲曲团结御侮、保家卫国的民族正气歌, 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党中央所在地延安, 到各抗日根据地, 从大后方国统区到被日本侵略者占领的“沦陷区”, 广大文化人呼应民族抗战的需要, 在党的指引下,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道义在肩, 妙手著文”, 奏响民族抗战的最强音。《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到敌人后方去》响彻大江南北, 长城内外, “为抗战发出怒吼, 为大众谱出呼声。”这一切都极大地调动了全民族的抗战热情, 鼓舞了民族斗志, 振奋了民族精神, 铸就了民族灵魂, 对促成、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激励全民族抗战起到了巨大作用。如果说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中华民族的壮举, 惊天动地的伟业”, 那么也可以说, 曾为这场战争竭尽全力和作出贡献的抗日文化运动, 是中国文艺史上的“奇观”、“壮举”和“伟业”。

今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更需要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撑。作为我党革命文化传统和光辉成就的抗战文化, 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以史育人, 对当前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 我们应汲取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我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所形成的优良传统, 把民族精神进一步弘扬起来, 并不断结合时代发展要求, 将现代内涵融入民族精神之中, 重塑当代中国精神, 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凝聚和激励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团结奋斗。

(作者: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 博士)(来源:《北京党史》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