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

作者:郭伟伟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17日    

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改善民生问题,并以此为着力点,构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有力地促进了新加坡和谐社会的建设。与西方传统福利保障制度相比,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有其独特之处。

把改善民生作为执政的重要理念和目标

追求和谐、平等的社会,以人为本、促进人民福利,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一贯坚持的执政理念;让人民享受到看得见的利益和实惠,生活过得更美好,是人民行动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从1965年立国至今,人民行动党和政府坚持不懈地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重要课题。在人民行动党的宗旨中,既有确保、维护及保卫新加坡的独立、主权及国土完整通过民选代表和民主政治,保障及促进人民自由和福利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宽容的多元种族社会等长期目标,也有诸如按功酬赏、敬老扶弱、体恤病残为国民提供教育与训练的平等机会,使他们发挥所长,各得其所等具体目标。新加坡政府确定自己的使命就是:建立一个成功的、充满活力、安全稳定、欣欣向荣的卓越国家;为新加坡人达到更高的生活水平创造最好的条件;致力于造就一个人人相互尊重与关怀、充满爱心与凝聚力的和谐社会。

建立中央公积金制度, 妥善解决国民保障问题

新加坡政府认为,在这方面政府责无旁贷,但也要充分调动个人通过努力工作为自己积累保障的积极性。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新加坡政府从本国实际出发,发展和完善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对社会保障设计在总体上遵循低供给的原则,倡导人们自力更生去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新加坡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部分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由国家强制实施个人储蓄的中央公积金制度(Central Provident Fund)构成,是新加坡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部分;社会福利是指政府对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成员给予救助,如对低收入家庭发放住房补贴、生活救济和救助金等,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辅助部分。

中央公积金制度实行会员制,属于个人账户储存基金模式。即所有受雇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都是公积金局的会员,无论是雇主和雇员都必须按雇员月薪收入的一定比例缴交强制性的公积金,公积金局每月收缴的公积金款项经过计算记入每个会员的个人账户中。因此,会员的公积金存款与他本人的工作收入紧密相连,而所享受的保障待遇又与其个人账户上的存款直接挂钩。也就是说,会员的收入越高,其公积金存款就越多,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越高,年老时的保障就越好。因此,会员为了获得更稳妥可靠的社会保障,享受到更优厚的社会保障待遇,只有加倍努力工作,争取更高的工资收入。而且随着公积金制度日趋完善,公积金可供使用的款项逐年增加,更激发会员们为积累更多的公积金储蓄而发奋工作。这就弱化了对政府的依赖意识,弘扬了自强自立、自力更生的优良精神,有利于建立新的国民意识。

新加坡政府主张人民的事由人民自己掏钱,从保障资金的来源上强调个人对自己的福利保障要承担足够的责任。他们认为西方的福利主义滋长了人们对政府的依赖,缺乏激励机制,是不可取的。因此,新加坡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国民的自保性,建立分担机制,从发挥政府、个人和社会三者的积极性出发,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介入,但不包办代替,在以政府责任为主体的传统社会保障中强调更多个人责任。这一点与西方国家盛行的福利型社会保障,政府每年要提供大量补贴和拨款相比不同,不失为一种符合新加坡国情的、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

构建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如上所述,新加坡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包括养老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低收入者住房保障制度、教育计划以及投资计划等。这一集退休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体系,为国民提供了多样化的社会保障:养老保障制度使国民在退休时有一笔可观的公积金存款,确保其退休后能有较高的收入安享晚年;面向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制度,使广大中低收入阶层能拥有自己的住房,人们安居乐业;医疗保障的“3M”计划为会员及其家人提供了所需医疗费用,使国民享受到良好的医疗保障。此外,中央公积金的用途扩大到教育支出,有助于促进会员及家庭的智力投资,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

总之,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满足了国民多样化的社会保障需求,促进了国民健康与福利,解决了危及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对维护多种族和谐相处、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应当指出的是,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按照效率优先,机会平等的价值理念而设计的,在以关注公平为主的传统社会保障模式中增加了更多的效率机制。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协调社会发展的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李光耀强调指出:如果从工作和进步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利益,没有公平地让全体人民分享,我们就不会得到他们全心全意的合作和参与。”“不能听任自由竞争造成社会不公引致局势紧张但同时又紧记效率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重新分配不能过头,以致造成浪费和滥用,卓越者不再奋发图强。正是抱着这一理念,新加坡政府虽然主张通过国家的力量给予低收入阶层一些照顾,扶弱济困,以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但却反对实行欧洲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避免泛福利现象的发生。

这一价值理念在新加坡的医疗保障和住房保障制度中得到鲜明的印证和体现。医疗保障制度通过实施“3M”计划,不论公务员或私人企业雇员,不论富有者还是贫困者都有能力负担自己和家庭的医疗保健费用,从而得到最基本的医疗保障,保证了社会公平。同时,划入个人医疗保健储蓄账户的资金是以会员的工资为基数,使得医疗保健储蓄与个人工作收入紧密相联。会员越是努力工作,医疗保健储蓄存款就越多,他所享受的医疗服务越好,这又体现了效率原则。为此,新加坡的医疗保障制度曾被一些国际机构和学者誉为公私兼顾和公平有效的制度。而住房保障制度在对社会较脆弱阶层给予补贴,满足了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居住需求,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同时,也不是人人享受同样的福利、买到同样的房子,而是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购买大小、档次、舒适程度不同因而造价也不同的住房。

(来源:《学习时报》第490期)(作者单位:中央编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