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继承、引进与创新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作者:郭伟伟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02日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力和竞争力,应对以文化竞争为核心的软实力较量;如何增强包括文化国力在内的综合国力,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给我们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历史文化名城山东曲阜,参观考察孔府、孔子研究院并同专家学者座谈。他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批判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和起点

综观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一个民族现有的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历史传统文化的积累和延续,是传统文化的丰厚积淀。正是这一人类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我们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抛弃历史传统文化,而应以自身所拥有的民族文化遗产为基础,为起点,合理地继承其中的优秀成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中国尤为如此。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文明最发达的古国之一,中国在长达5000年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它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及对世界文明与进步所作的巨大贡献而著称于世。

面对前人留下的丰厚、浩瀚的文化遗产,我们没有理由不珍视,不继承,不加以发扬光大。对此,毛泽东同志早就明确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当然,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绝不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单纯固守和全盘继承,而是批判地继承,有分析地继承。对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华部分,具有现代意义的部分,必须积极加以继承,使之在新时期发扬光大。这主要表现在民族的价值取向方面。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气节、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如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反抗外来侵略和民族压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主义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正气概以及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等。所有这些都为历代进步人士所推崇,世代相传,形成了一种民族的风骨与气度,铸就了民族的灵魂。鲁迅先生曾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高尚的民族品格和坚定的民族志向,就不可能凝聚力量、成就伟业,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国力集中表现为全民族基于共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认同而产生的巨大凝聚力。在实现中国梦、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征途中,更需要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撑。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因此,继承与弘扬这种民族精神,在当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应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我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对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华部分,积极加以继承,并不断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将现代内涵融入民族精神之中,重塑当代中国精神,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凝聚和激励中华民族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团结奋斗。

二、有选择地引进外来世界文化——充实和更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不仅具有民族的继承性和延续性,而且具有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融合的特性。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在与他文化的交流、选择、吸收、创新中发展壮大的,“有容乃大”是真谛。文化的品格应该是虚怀若谷,兼容并蓄,慷慨吸收,鉴别采纳,而不是封闭保守,居高自傲。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几千年传承不绝,延续至今,其生命力令人惊叹,究其原因,就在于汉民族文化不但能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文化,而且对外来文化也能“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从历史上看,历代的文化繁荣时期,大都是在国力强盛,对外开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时期,如汉代、唐代文化。在开放的格局下博采众长,大量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成就了汉唐文化的繁荣,进而带来了国家的强盛。反之,清代妄自尊大,闭关锁国,拒绝对外文化交流,由此导致了文化的落伍,进而带来的是屈辱和落后。如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蓬勃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开放性,国力强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正反两方面充分说明,开放、兼容的文化是先进的文化,更是使国家强盛的文化。敞开文化大门,积极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并非权宜之计,而是强国富民的根本。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机遇和挑战并存,这在文化方面也是如此。从机遇来看,现代传媒技术飞速发展,全球性互联网络的开通,大容量、多渠道、高速度信息流通和信息获取,为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展开,这就为我们面向世界,博采各国文化之长提供了条件。我们应当抓住这一机遇,在与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吸收精华,汲取营养,充实和发展自己,保持我们民族文化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当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文化交流尤其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同时,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碰撞、冲突也日益尖锐。经济可以全球化,而文化的全球化很难实现。因为各种不同的文化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等具有各自难以交融的特质,未来全球文化仍将是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全方位的挑战,这其中包括以文化竞争为核心的软国力较量。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文化软实力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与以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硬实力较量相比,软实力较量显得温情脉脉,因而更具有迷惑性,更需要保持高度的清醒。面对这场软实力较量,中国文化如何能永葆其先进性,永葆其生命力,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如何既引进西方先进文明成果,同时又捍卫自己的文化主权,构筑社会主义文化的钢铁长城,抵制西方国家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对外来世界文化要坚持辨证态度,既不能盲目排外,也不能盲目媚外。既不能因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挑战而采取消极方式,回避世界全球化大潮,实行“文化孤立主义”;也不能无原则、无选择地全盘引进,盲目照搬,实行“文化教条主义”。在引进外来文化的原则和应对挑战的对策方面,有以下三个不断递进的层次。

1、“为我所用”,“趋利避害”

“为我所用”,是指引进外来文化必须是择善而从,批判地借鉴,引进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对此,邓小平同志有明确阐述。面对改革开放后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深入,西方文化影响不断扩大,他强调指出:“经济方面我们采取两手政策,既要开放,又不能盲目地无计划无选择地引进,更不能不对资本主义的腐蚀性影响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斗争。为什么在文化范围的交流,反倒可以让资本主义文化中对我们有害的东西畅行无阻呢?……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这就是说,不仅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同样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只要我们坚持“为我所用、趋利避害”的原则,对外来文化进行科学的分析、鉴别和有选择地引进,就一定能够做到吸收有益成分,抵制不良文化。既把外来文化中有益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力和竞争力,同时抵制资本主义文化中对我们有害的东西,排除文化垃圾,构筑强有力的国家文化安全的“万里长城”。

2、“以我为主”,“民族为本”

“以我为主”,是指在外来文化引进中,必须以我们的民族文化为接受主体,以民族文化能否认同为前提,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民族为本”,是指引进外来文化不能丢掉自我,不能丧失自己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传统。引进的目的是要创造具有社会主义内容以及民族特点和形式的中国文化,这是立足点,是基石,是本。这一原则是由以下两方面所决定的。

首先,从外来文化的实现途径来看。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推而广之,不仅马克思主义,所有的外来文化都必须找到与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切入点。这是因为文化既有普遍性、世界性,更带有其强烈的民族性、特殊性,都具有一定的排它性。外来的异质文化要想在中国文化的沃土中立足、生根和发展,就必须取得中国文化的认同,必须和中国的民族特点相结合,按照中国文化的生存机制改造自己,才能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来自古印度的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老庄哲学相结合,带有中国民族的特点,才实现从“舶来品”到“中国化”的转变。而现代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也只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在中国传播、发展、开花、结果。

其次,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魅力来看。任何一种文化,越具民族性也就越具世界性。愈有自己的民族根基、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就愈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独树一帜,以其独特魅力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关注、欢迎从而走向世界。浓郁的民族特色是走向世界的通行证。因此,在引进外来文化的同时,必须具有自己的独创性,使引进成为一种再创造。如果丧失自己的创造能力,盲目崇拜,最终会失去自身特色和魅力,走向引进外来文化的反面。

3、“送去主义”,“走向世界”

今天,面对以文化竞争为核心的软实力较量,面对国际舆论“西强我弱”的现实,中国要勇敢地参与到世界文化的竞争中去,以文化产业为平台,注重文化产品的输出。也就是在坚持鲁迅的“拿来主义”,继续把世界优秀文化引进来,保持并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先进性的同时,还要提倡文化的“送去主义”,把中国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主动送出去,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及独特魅力,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而后一点在今天尤为重要。先进文化是在竞争中产生的。只有勇敢地参与到世界文化的竞争中,不但“拿来”和“防守”,更要“送出”和“进攻”,才能在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寻找中国文化发展的比较优势,突出特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由于历史传统原因,中国在引进、输入外来文化上显示出较强的主动性、自觉性,而在输出文化上则缺乏主动性、自觉性,由此导致文化交流上的“逆差”,中国人了解西方超过西方人了解中国。这种情形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对此,我们应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公信力,利用各种渠道大力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能在与世界其他文明和文化形态的双向交流与互动中,在更加深入的接触、碰撞和竞争中达到吸收和融合,达到超越和升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上一层楼,变得更加强大,更有影响力。也只有这样,中国才能从文化大国成为世界文化强国,增强包括文化国力在内的综合国力,扩大国际影响力,让当代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

总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当具有批判的精神、创新的精神和世界眼光,从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汇点上,把纵向继承和横向引进有机结合起来。既批判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又立足当代积极创新;既有选择地引进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又立足中国进行创造,实现古代传统风韵与现代特征完美结合,浓郁的民族特色与西洋风格融为一体,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超越。

(本文2015年12月获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开展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争做”三个表率“理论征文二等奖)

(作者简介:中央编译局全球治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