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在现实

作者:吴晓明 胡长栓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5日    

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吴晓明教授和中央编译局办公厅研究室主任胡长栓教授,他们同时也是新出版的十卷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丛书的作者之一。

我们之所以不断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不是因为有一个“意义”客观居住在那里,而是需要不断与其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它的意义就会被揭示出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某种程度上也在于这种不断对话的存在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绝对真理性的原理化误区,二是缺少边界意识的自由化误区。同时要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即文本研究完全脱离现实的“故纸堆化”倾向和问题研究完全脱离文本的庸俗化倾向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抽象如果离开现实就没有任何意义

解放新论:多少年来,每当经济社会出现危机,每当历史处于转折关头,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去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寻找答案。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我们看待世界的一个基本理论视角。作为一门“显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

吴晓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要点就是深入到社会现实中去。现实与事实是不同的概念。事实是可以通过知觉直接给予我们的东西。比如,外面在下雨,这是一个事实。现实,按照黑格尔的说法,是实存与本质的统一。现实在展开过程中表现为必然性。所以,现实不是单纯的事实或者事实的集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在天空中的东西,它的“生命线”在现实,要能够深入到现实当中去。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往往存在着一种认识偏差,认为它就是一套形式的体系或形式的结构。比如,有人认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可以套用到任何时候,实际上这是阉割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这些只不过是对研究历史有帮助的抽象,抽象如果离开了现实就没有任何意义。把这些当成公式来看的话,历史唯物主义就变成了它的对立物——历史唯心主义。遗憾的是,今天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也存在着这种情况,即拿着西方的框架来套中国的现实。所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变得非常重要。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哲学理论上说,就是深入、切中、把握现实。

胡长栓: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之间的共生关系有更好了解之前,我们有必要对“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两个概念作一点简单的区分。马克思哲学主要是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思想,最多包括恩格斯的一些哲学思想在内,它作为一种历史性的存在,产生于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主要以他那个时代为基础,是他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由马克思所开创并奠定基本观点,更多的发展则是来自马克思之后的一系列思想家,以他们所生活的时代为基础,是他们时代的思想反映。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开始于马克思哲学,但却与马克思哲学不同,它不仅是历史性的存在,而且更是现实性的存在,是不断发展的时代现实在人们思想中的集中体现。

由此,从概念上,我们其实已经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性。不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之间的共生关系,并不能仅仅靠概念来说明,还需要面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发展的事实本身。这里,我们撇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西方的发展不谈,单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就经历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阶段。以不断发展着的时代现实为基础,反映着不断发展的时代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共生长,与现实共发展,并始终作为“思想中的时代”满足着人们现实实践的精神需要。

不能头脑空白地去读马克思主义,而要带着问题去读

解放新论:我们一度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神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一个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绝对真理体系。而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又面临着“钝化”的危险,有人认为其批判性和革命性的锋芒已不合时宜。究竟什么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

胡长栓:你说的这两种情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以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的绝对化和“神化”,才导致了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钝化”。这种绝对化和“神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片面夸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二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长期简单重复的教育。

客观地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初期的传播中,特别是在当时各种社会思潮粉墨登场、竞相绽放的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神化”,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促进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并确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任,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但真正有用的理论只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对任何理论的作用毫无限制地绝对化和“神化”,都只能导致人们对它更大的失望,并破坏人们对它的信任。

在我们国家,以往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长期存在着简单重复的教育。这种教育至少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的简单化、肤浅化和教条化,把简单接触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内容当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缺少对其博大精深和思想深刻的认识与敬畏;二是人们哲学悟觉和兴趣的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就是人们缺少哲学感受,无法体验到哲学作为最能配得上人之理性存在的神圣与崇高,从而缺少对于哲学沉思的真正情感和兴趣,更谈不上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价值的深刻认识。

究竟什么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一个可以任人装扮的“小媳妇”。我认为,作为一种深刻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具有哲学的“反思”本性,或者说“批判”本性。在不同的时代,面对不同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思本性的表现也不同。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则主要体现为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诸如生态问题、公平正义问题等的反思。因此可以说,只要哲学的反思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就必然在,只是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

吴晓明:不能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来有个什么东西,需要从解释学的角度来看。它的意义是在其展开过程中不断被领会的。我们之所以不断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不是因为有一个“意义”客观居住在那里,而是需要不断与其对话。重大思想成果,我们会经常与其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它的意义就会被揭示出来。10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与马克思对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某种程度上也在于这种不断对话的存在。马克思当时面临的问题与我们今天不同,但是方法还在,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答今天的问题,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所在。我们今天读马克思主义不能头脑空白地去读,而是要带着问题去读。马克思是个伟大的老师,直到今天还能教我们很多东西。我们需要通过对话来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理解。

解读不能绝对真理化,也不能脱离基本立场和根本方法

解放新论:毫无疑问,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与马克思当年生活的那个时代已截然不同,因此常常可以看到所谓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解读”。比如,有人就认为唯物主义实际上是物本主义,与人本主义是相矛盾的。怎样看待这些“新解读”?

吴晓明:上述解读是望文生义,是比较表面的解读。近代人本主义的兴起时代也正是唯物主义发展鼎盛的时候,将两者对立起来,本身就是虚构的。但是,各种层出不穷的“新解读”体现了人们依然在关注马克思主义。以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教育存在简单化与教条化,意识形态因素占了很大比例。近20年来情况已有所改变。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纯粹作为一种学术。因此,我们需要避免两种分裂:其一端执学术之名,遗忘现实;其另一端执现实之名,鄙薄学术。

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了解当今中国的基本分析工具,即深入社会现实,从社会生活的历史进程中去把握历史;二、对现代性的批判。批判不是贬义,更不是否定,它最基本的含义是澄清前提、划定界限。我们需要知道现代文明、现代世界的前提是什么,界限在哪里;三、包含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中国现代化有从属于现代性的部分,但因为是在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场景下展开的,而且可能比西方更早遇到自然和社会生活限度,因此就有了开辟新文明类型的可能。

胡长栓:无论是物本主义的理解,还是人本主义的认识等,本质上都不过是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本质的反映。这里,我们可能要遇到的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到底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

毫无疑问,任何一种理论都必然有其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例外,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统一性就在于其基本立场和根本方法,即人民大众的立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由此,重新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绝对真理性的原理化误区,主要表现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成绝对的真理体系,反对他人多样性的研究,拒绝他人不同的解读。二是缺少边界意识的自由化误区,主要表现是脱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和根本方法,从构建自我研究的理论体系或者某种特殊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经典文本进行过度诠释和没有边界的任意阐发,结果就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了没有“真身”,可以任意幻化的存在着的“无”。与此相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还应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即文本研究完全脱离现实的“故纸堆化”倾向和问题研究完全脱离文本的庸俗化倾向,应坚持在现实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经典文本,在经典文本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