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危机背景下的俄罗斯经济与金融:危机与治理

作者:徐向梅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28日    

一、国际危机冲击下的俄罗斯经济与金融

俄罗斯经济在近十年的增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始终存在着质疑这种增长的声音,人们在提出其增长质量和结构问题的同时,担忧着其增长的脆弱性和持续性问题,如一旦国际油价下跌,一旦出现金融和经济危机,俄罗斯经济会怎么样,强劲的增长能否持续,俄罗斯经济会否遭遇新一轮的滑铁卢?

2007年是俄罗斯经济在经历了连续八年的高增长之后迎来的一个高峰年,包括总量在内的主要经济指标都获得了创纪录的发展。2008年上半年,俄主要出口商品继续保持高价位,流入俄经济的信贷资金继续增加,在这样有利的外部经济环境下俄罗斯经济继续快速增长。但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深化,外部资本来源短缺甚至俄资本大量外流,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且持续下跌,俄经济所受到的消极影响日益显现。①

按照俄经济发展部的数据,从经济总量来说,2007年俄GDP增长高达8.1%2008GDP增长出现渐次下滑,第一季度GDP增长8.5%,第二季度7.5%,第三季度6.2%,第四季度则下滑到1.1%,全年增长5.6%。进入2009年,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第一季度GDP较上年同比下降了9.5%

在经济活动的一些主要类别上,2008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以及2009年上半年,先是增速下滑明显,继而出现了严重的下降。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07年被誉为俄罗斯投资风暴的一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1.1%。进入2008年后这一指标渐次递减,第一季度19.1%,第二季度13%,第三季度9.9%,第四季度1.8%2009年第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比下降了15%

2007年居民实际工资增长幅度为16.2%2008年下降到9.7%,其中12月份甚至下降了4.6%2009年第一季度继续呈下降趋势。而且拖欠工资的现象明显增加。据俄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俄罗斯人的积累从20089月到20093月间减少了16.5%。居民收入增速下降,而银行由于流动性问题基本停止了发放消费贷款,零售贸易额和家庭经济最终消费的增长趋缓,不过2008全年增幅仍有13.0%11.5%左右。但到2009年第一季度,零售贸易额也出现微弱的下降(1.1%)。

投资积极性下降、银行贷款紧缩、内需增长趋缓、国际市场不景气,给俄罗斯实体工业部门带来了很大冲击。比如,工业生产增长2007年是6.3%2008年是2.1%,其中11月和12月工业生产分别下降了8.7%10.3%。加工工业在2007年是工业增长的最主要拉动力,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投资和需求的不足使其成为工业生产下滑的领头羊,9月下降0.6%10月下降3.2%11月下降8.5%12月下降8.1%,其中机器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生产都发生了10-20%的下降。2009年第一季度,工业生产指数只达到上年的85.7%,其中采掘业下降了3.8%,加工工业下降了20.8%。需求不足,生产下降,越来越多的企业宣布裁员,这样的企业在2008年第二季度时有8%,第三季度有18%,第四季度至2009年第一季度则上升到35%。俄官方登记的失业人口为220万人,比20089月增加了一倍,而按照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根据国际劳动组织评估的俄失业人口达710万人。②

2008年俄罗斯在外贸方面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其中出口比上年增长32.8%,进口增长30.4%,全年贸易顺差也比上年增长了37%。但是形势依然不容乐观。200811月俄外贸月度指标出现了自20026月以来第一次同比上年和上个月指标的双降,降幅分别为11.6%21.3%。进入2009年,随着需求的进一步萎缩,俄外贸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据俄央行和经济发展部的估计,第一季度出口较上年同期减少了45.4%,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的实物量大大减少,石油减少了2.1%,天然气减少了56.3%。而随着内需的萧条,进口额也大幅下降,同比上年减少了36.2% 2009年第一季度的贸易顺差217亿美元,不足上年同期的一半。2009年第一季度出现了504.8亿卢布的预算赤字。

2007年是俄罗斯经济加速增长的一年,外国投资看好俄罗斯市场的成长前景从而加速涌入,当年俄资本净流入高达823亿美元。但是,2008年成了资本加速流出的一年,净流出高达1300亿美元,而且主要流失都发生在第四季度。资本外流加速了卢布汇率下跌,卢布兑美元官方汇率从2008年初的24.44一路跌到20092月的35。央行执行为防止卢布暴跌的外汇干预政策,这也成为俄国际储备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至20092月底,俄国家黄金外汇储备从20088月的5981亿美元的峰值减少到3868亿美元。

俄罗斯股票市场从1998年危机中恢复过来后发展较快,成为新兴市场国家最具成长性的股市之一。以俄主要市场俄罗斯交易系统为例,在将近十年的时间股指较危机时期涨了64倍,比危机前高点也涨了3.4倍,在20085月达到过历史最高点2498.10点,股票市值较危机时期增长31倍,比危机前高点也涨了2倍,达到2213.5亿美元。但是受到世界金融市场波动以及本国主要出口品国际行情影响,股指从2008年夏天后一路下行,至秋冬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开始加速下跌,期间因为当日股指下跌超出央行规定范围而被频繁关闭市场,暂停交易。至20092月底,俄罗斯交易系统股指跌至544点,市值480.5亿美元。9个月时间股指暴跌1900多点,市值缩水至不足22%。市场倒退了不止十年。俄另一主要市场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情况也大体相仿。

俄罗斯银行部门在1998年系统性危机后经过清理整顿,也比较迅速地恢复并超过了危机前的水平。从20032007年,银行体系资产规模增长了5.3倍,银行资本增长了4.9倍。但是,在外部金融环境恶化和国内货币贬值的情况下,银行部门还是受到很大的冲击。2008年被吊销银行业务许可证的信贷组织共有34家,其中仅11月和12月就吊销了16家。2009年截止到4月底就有20家信贷组织被吊销许可证。2008年和2009年初被吊销许可证的银行多半是受金融危机所累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问题。此外,还有多家银行被以极低的象征性的价格收购,其中包括几家原来位列俄罗斯前50的银行。排名前30的多家银行在2009年第一季度报亏,即使俄银行服务市场上的龙头老大储蓄银行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就获得了国家支持,也依然深受所累。根据储蓄银行公布的报表,其2009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降到上年同期的1/120,从361亿卢布降到3亿卢布。从整个银行系统来讲,2007年底的财务结果显示99%的银行是盈利的,而到2008年底,盈利银行下降到94.9%,至20093月初,亏损银行上升到197家,占总数的17.9%。③

二、俄罗斯经济与金融部门遭受危机重创的原因

在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新自由主义大概是学界探讨得最多的主题之一。新自由主义是近二三十年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也成为美国最近几任执政者的主体意识。新自由主义所倡导的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减少公共支出、减少国家管制的理念,更被许多转型国家奉为真理,应该说俄罗斯的制度转轨就是在新自由主义理论(以华盛顿共识为代表)指导下进行的,无论是经济制度还是金融制度的设置都秉承了新自由主义的上述主张。因此可以说,只要与制度有关的问题,新自由主义都难逃干系,如果要追究新自由主义的过错,就要从本质上探讨转轨模式的问题,而这不是本文要探讨的主旨。

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体,受到国际危机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危机在什么程度上影响到国家经济,则取决于一个国家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及特点。

近年来俄经济高速增长,从经济总量上已经位列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国家积累了巨额黄金外汇储备,危机前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位。按照普京的话说:我们已经全面恢复到曾在9O年代失去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民实际收入超过了改革前的指标。④尽管成就举世瞩目,但是由于一个重要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在俄国内和国际上普遍存在着对其增长持续性质疑的声音。正像普京在总统卸任前发表的《俄罗斯2020年前的发展战略》一文中所承认的那样,俄罗斯还是未能摆脱惰性的能源型发展模式。结构问题是困扰苏联经济发展已久的问题,在俄罗斯转轨20年的今天,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甚至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对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进行结构分析,可以发现,对外贸易额近些年增长非常快,出口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很大比重,2005年占31.9%2006年占30.8%2007年占27.7%。⑤具体分析其出口结构,以2007年为例,能源原材料产品依然占出口商品的近80%,而其中仅石油和天然气两项就占到出口总额的64%,这一比例较前两年甚至还有所上升。这样看来,仅能源原材料出口就创造了俄GDP22%,如果计算这些部门在国内直接或通过产业链及其扩大投资和内需所间接创造的产值,一般估计,俄国民收入中超过50%的份额来自能源部门。由此可见,俄罗斯经济增长对能源原材料部门的依赖程度有多高。应该说,在能源原材料部门之外,俄其他经济部门始终没有形成竞争实力。经济多样化问题尽管强调多年,但未见成效。

如果俄罗斯能源原材料产品出口收入是依靠其自身的效率、产能和产量的提高从而出口实物量的提高,那么收入应该说会相对稳定。但从俄经济发展部公布的一些数据中可以看到,在俄近年出口增长结构中,出口商品的实物量增加值只占很小的比重,效率的提高微乎其微,价格因素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例如,2004年在出口增长的35.9个百分点中,只有11个点属于实物量增长,价格因素占到了24.9个点,也就是占出口增长的近70%。在20051-5月,出口额同比上年增长37.6个点,而其中价格因素就占了34个点,即占出口增长的90%。⑥2008年俄外贸出口增长32.8%,更是完全基于价格的上涨,因为出口实物量比2007年还减少了3.2%。尽管下半年国际油价经历了暴跌,但以乌拉尔石油为例,2008年全年的平均价格依然有94.4美元一桶,比2007年上涨了36.2%

俄罗斯经济主要的甚至是单一的支柱是能源产业,而能源产业依赖的是国际市场行情。由此可见,俄罗斯出口创汇能力的提高及其相关的国际储备的增长、投资、居民收入和内需的扩大,最终经济增长的实现,主要依赖的是外部因素。高度的依赖导致了高度的脆弱,在世界经济风雨飘摇、国际行情急剧下跌之时,俄罗斯能源产业遭遇霜降,又没有其他的实体部门能够形成有效的支撑,而且能源部门的问题又开始向其他部门传导,经济迅速陷入困境实际上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俄罗斯金融部门还不够发达,许多俄罗斯企业面对本国银行机构资金额度、贷款期限的限制和过高的利率纷纷转向国际市场,特别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企业。但危机时期外部市场的资本变得难于获得,而国内外需求又下降,更加重了俄企业的财务困难。

俄罗斯经济从转轨之初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长达十年的时间内都处于危机和衰退状态。不可否认,苏联解体所造成的原有经济联系的断裂及市场分割与转轨模式所带来的制度调整是造成经济震荡的最重要因素。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这个时期石油价格高企,无疑会对国家偿还外债、平衡收支、经济改革乃至社会稳定提供有力的支撑,但遗憾的是,这个时期也正是石油价格低迷的时期,基本上是在十几美元一桶徘徊。

如果再往上回溯,对苏联解体进行经济学分析,过于僵化的计划体制无疑是其经济停滞的本质原因,但是如果没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石油价格暴跌,如果还能有石油美元维持庞大的粮食进口,也许戈尔巴乔夫就不需要一再向西方货币信贷机构作出政治上的让步,苏联的历史要重新解读也未可知。石油价格下跌的确不是原因,而只是导火索,但是它所以能引燃,正是因为苏联经济根本上存在的结构问题。

具体到金融部门比如股市。俄股票市场的初创始于苏联末期,在其20年的发展历程中波澜和震荡也没少经历,其中1998年大危机几乎对市场构成崩溃性打击。那次危机源于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外资大举抽逃,造成股市崩塌。本轮股指暴跌,市值大幅缩水也是源于国际金融危机和能源价格(股市以能源产业为龙头)的加速下跌,外资出于对俄罗斯能源行业和宏观经济的担忧更加速撤离。

回顾此前银行改革和发展的历史,尽管时间不长,但危机不断。每次危机的发生都有其具体的原因或者说导火索,但都与俄银行体系自身存在的问题有着本质的关系。考察本次银行部门危机,我们发现它与西方国家不同,俄银行部门的危机不是因为新自由主义所催生的过度的金融创新,当然这是因为它还没有那么发达,俄银行部门投入国际金融衍生品的资金还很少,至2008101只有22.6亿美元。⑦但是国际金融危机仍然是俄银行部门危机最重要的促发因素,这是由俄银行部门自身以及俄经济整体严重的外部依赖性决定的。

俄罗斯银行部门的危机首先与国际金融危机有关。2007年俄罗斯银行部门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大量便宜的国际资本。在2007-2008年俄罗斯私人部门外债增加额中银行部门就占了40%,截止到2008101,银行部门外债余额1982亿美元。⑧但是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际资本市场流动性问题严重,不只是便宜的资金不可再得,俄银行立即就面临着还本付息的债务难题,而俄罗斯用以抵押的资产又因为国际市场行情的暴跌而大幅贬值。其次,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跌,使得以这些行业为支撑的俄罗斯股市塌方,俄罗斯银行投资到股市的资产也大幅缩水。当然,银行部门的危机也还有实体经济部门衰退导致逾期贷款快速增加,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加重了俄罗斯市场上对银行系统的不信任和恐慌情绪等重要原因。这些都直接导致俄银行部门出现严重的流动性问题。

如果说到与新自由主义有关的教训,那就是在俄罗斯转轨之初,在相关的制度机制都不健全的情况下,就过早地对外国资本高度开放。资本账户实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有条件地放开。在1998年大危机之前,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俄股票市场,又在亚洲金融风暴中大举抽逃。在2007年俄罗斯的快速增长中,外资进入俄罗斯形成更大的热潮。国际市场便宜的资金吸引着数量众多的俄罗斯企业和金融部门,至20089月底,俄私人部门包括银行外债累计达到4978亿美元。在没有国内实体经济有效支撑的情况下过度开放资本市场显然加重了俄罗斯经济和金融部门的对外依赖度,并使其在国际危机的冲击下变得更加脆弱。不过这些对俄罗斯陷入危机的解释始终是非本质因素,或者说是一些加权因素。

通过上述对俄罗斯经济的实体部门和金融部门危机原因的分析可以发现,对俄罗斯来说,更独特的也是更本质的因素还是其长期以来没能解决的国家发展模式问题,是经济结构问题,是其经济种类的单一性即资源依赖问题。正是这样的特点使得俄罗斯每次在危机来临时不只是无法躲避,而且总是深受其害。

三、政府的反危机措施及俄经济发展前景

对于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俄罗斯社会上至总统、政府,下至普通学者、百姓,一开始都对其影响估计不足。不过,在危机开始波及到俄罗斯的时候,俄联邦政府还是比较快地作出了反应。自20089月起,俄政府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救助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的计划和措施。被列入第一批反危机措施纲要的项目大概有10万亿卢布,约3000亿美元,这些钱主要来源于联邦预算、中央银行和储备基金。这些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最大力度地救助金融体系。20081013,俄总统签署《支持金融体系补充措施法案》,117,政府又推出了《恢复金融和其他经济部门局势的行动计划》。嗣后,中央银行又对相关的银行法规进行了修订。政府和央行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旨在维持银行市场的流动性,避免有重大社会经济影响的银行发生震荡甚至破产,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首先是释放市场流动性,包括多次下调法定储备率,从20089月的8.5%下调到10月的0.5%;取消联邦公债券和央行债券直接回购业务的贴现;将联邦预算的临时自有资金存到商业银行账户,将国家福利基金4500亿卢布存入对外经济银行(以下简称外经银行)账户等。

其次是直接帮助重点商业银行。包括:中央银行向发展银行和外经银行提供500亿美元的外汇贷款,专门用于帮助清偿银行和公司部门外债;央行向符合一定条件的信贷组织提供无担保贷款,限额3.5万亿卢布,期限从六个月延长到一年。此外2008年中央银行发放9500亿卢布的次级(无抵押)贷款用于补充银行资本,其中给储蓄银行5000亿卢布,给外贸银行2000亿卢布,俄农业经济银行250亿卢布,给其他信贷组织2250亿卢布。2009年计划再拨给储蓄银行5000亿卢布,外贸银行2000亿卢布,外经银行1300亿卢布,其他商业银行2250亿;拨款2000亿卢布给国家存款保险代理公司,用于整顿问题银行;直接向金融机构注资,向住宅抵押贷款公司注资600亿卢布,向外经银行注资750亿卢布。

再次是稳定市场情绪,增强国民对金融部门的信心。包括:提高自然人银行存款保险全额赔付的标准,从40万卢布到70万卢布;为保护金融市场,避免剧烈震荡,中央银行被赋予参与股市交易的权力,股市引入了当日牌价下跌5%停止交易的原则等。

第二,实行外汇干预政策,防止卢布汇率急剧下跌。俄中央银行在2008年秋分两次将再贷款利率从11%提高到13%,这是与释放流动性相违背的措施,但是为了制止资本外流和打击外汇投机不得已而为之,为此央行同时提高了抵押贷款和外汇掉期利率。另外,央行还动用大量国际储备来平衡汇率,以实现卢布平稳下跌。

第三,支持本国实体经济部门。首先是利用预算和货币政策,直接注资和贷款,以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除前面讲到的央行向外经银行提供专项外汇贷款用以帮助大的实体公司融资偿还外债之外,政府计划在2008年动用2500亿卢布的预算资金,同时动用国家福利基金1750亿卢布,并预留3250亿卢布给2009年,用以回购上市公司的优良资产(避免俄罗斯企业在股市暴跌的情况下被恶意收购),支持金融市场、经济部门和劳动市场。确定有重大社会经济意义的300家企业,它们将获得联邦级别的支持,包括贴息贷款、对问题公司进行国家注资、债务担保。地区层面上也将提出类似的清单。此外,支持计划还涉及国防工业、航空运输、汽车制造、农业、中小企业、零售贸易、基础设施等方面。

其次是调整税收政策,降低税费。在经济危机条件下,政府认为必须降低税赋,加强税收制度的刺激作用,支持实体经济部门的经营积极性和居民的消费需求。为此作出以下决定:改变增值税和所得税支付方式,从账面利润改为从实际所得缴税,并从纳税人的收入中扣除国家贷款;将企业所得税从24%降到20%;加速固定资产折旧;加快出口退税的办理;为支持房地产市场,将对居民购买或自建住宅的返税额提高了一倍(限额200万卢布)等。

为支持由于国际价格暴跌而遭受重大打击的石油部门,促进石油开采,特别决定:将矿产资源开采税免税基础从每桶9美元提高到15美元;将石油出口关税从20088月每吨495.9美元降到200941日起110美元,将关税制定的监控期从两个月缩减至一个月,以便石油公司不会因为关税税率而加剧其在市场上的不利局势。此外,对铁路运费和燃气费、供暖费等费率增幅限制都作了较大幅度的下调。

再次是扩大国家采购,实施刺激内需的特惠政策。前面讲到央行向住宅抵押贷款公司注资600亿卢布,是使其可以继续向居民提供抵押贷款业务,以扩大消费需求,振兴建筑行业。政府还专门拨款用以扩大对汽车、道路工程等行业的采购。同时,为了扶持本国生产者,特别是保证本国商品在国家和市政采购计划中的优先权,规定对在国家采购中本国产品的供应商提供5-25%的价格特惠;对交易本国产品的参与者实施订单价格特惠。国家还专门拨出60亿卢布用于扶持工业产品的出口。

第四,促进就业,加大社会保障的力度。政府一方面保证过去承诺的国家对居民的保障义务要得到全面执行,另一方面提高失业救济金水平,提高退休金最低标准,建立再培训、再就业指导机构,加强对困难家庭的点对点帮助,加强危机情况下居民的医疗保障和救护等。

200946,俄政府吸收了专家、民众、各党派和社会政治组织代表的意见,出台了一份长达80页的反危机措施纲要。纲要将上述反危机措施归纳为七个优先方面,并将其与国家中期现代化政策的主要方向联系起来,强调要进行制度改革,发挥人的潜能;要进行结构革新,实现经济的多样化,弱化外部依赖,以内需促发展;要促进宏观经济平衡,保护私有财产,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消除地区间和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现象。

应该说,俄政府和中央银行的反危机计划和措施覆盖面是相当广泛的,国家的支持力度也相当大,但是危机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面对危机的持续深化,俄举国上下,包括总统在内的政要及下层民众多对政府表示不满,各大中城市的民众抗议游行时有发生。这是因为,一方面危机之初,俄罗斯各界包括总统在内都对危机估计不足,因此尽管当危机波及到俄罗斯时也比较快地采取了措施,但是各项措施的出台常常有扑火的性质,而系统性不足。另一方面,计划中的资金支持力度很大,但至今只是部分得到落实。针对实体经济的援助真正落到实体部门的可能有限,这方面找不到数据支持,但是俄国媒体对此多有微词。实施中的措施见到效果,通常都要有一定的时滞,这也是今天我们还无法对这些措施进行客观评价的原因。

危机还在深化之中,特别是工业生产领域的一些部门如汽车工业继续压缩生产计划甚至停产。申请裁员的企业在20093月份仍有35%。不过2009年第一季度相比2008年第四季度还是出现了一些积极趋势。例如,经常账户盈余从90亿美元增加到110亿美元;直接投资恢复增长,从75亿美元增加到84亿美元;资本外流速度减缓,从1306亿美元下降到388亿美元;黄金外汇储备在1月份有较大下降,2-3月份下降趋势基本止住,至41仍有3838.9亿美元;通货膨胀增速随着有支付能力需求的下降和居民消费情绪的低迷而有所回落。⑨进入3月份,卢布汇率趋于稳定,贬值预期消减,银行流动性趋于稳定,破产减少。

国际金融危机在继续发展,俄主要出口品的世界价格还没有走稳,俄罗斯经济形势将如何发展我们还要拭目以待。但是无论如何,危机后的俄罗斯都应当真正(而不只是计划)转变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这才是俄罗斯经济发展摆脱危机模式,保持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

注释:

本节数据除特别标注外主要来源于: Минэконом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и.Об итогах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 2007 ,и 2008 году,и I квартала 2009 года; Институт экономики переходного периода. Экономико-политическая ситуация в России.Октябрь,Ноябрь,Декабрь 2008 гора иЯнварь 2009 года.

Росстат.Занятость и безработица.

Чистая прибыль ВТБ сократилась в семь раз. МинэкономразвитияРоссии. О текущей ситуации в экономике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по итогам I квартала 2009 года.

Российская газета. 29.02.2008.Минэконом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и. Об итогах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 2007 году.

Минэконом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и. Об итогах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 I полугодии 2005 года.

Бюллетень банковской статистики. 2009 №3(190).

Бюллетень банковской статистики. 2009 №3(190).

Минэконом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и. О текущей ситуации в экономике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по итогам I квартала 2009 года.

(作者单位:中央编译局世界所)(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