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国研究若干词汇的梳理及启发

作者:俞晓秋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07日    

摘要:

海外中国研究是当前国内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这反映了21世纪以来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以及国外对中国研究的力度与日俱增的现实和趋势,同时表明国内学界和智库更加关注、更加着力于研究海外“中国观”以及世界事务中“中国角色”和“中国形象”的变化。但迄今为止,海外中国研究中的某些基本表述、词汇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仍然存在模糊不清、释义多样的现象,对它们进行梳理并加以厘清非常必要。

近十年来,海外中国研究[1]成为国内学界越来越热门、越来越受人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这一现象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的现实和趋势,也表明了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互动不断扩大和不断紧密的背景下,国内学界和智库更加关注、更加着力于研究海外“中国观”以及世界事务中“中国角色”和“中国形象”的变化。关注海外中国研究的动向及其成果,构建系统化的本土中国研究,确立和提升海外中国研究领域中自身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使中国与世界之间形成更加互动和平等的对话关系,同时打通海外研究与本土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亦已成为国内学界的一种愿景。

笔者以为,在关注和从事海外中国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并弄清一些基础性的词汇概念、方法角度、历史脉络和现实状况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试图通过对海外中国研究中的几个主要词汇进行初步介绍和梳理,就海外中国研究的变化与走向提出一些个人陋见,并求教于方家。

一、海外中国研究中的几个英文词汇

在关注和从事海外中国研究或海外中国学研究的过程中,以下几个基本词汇是在查阅英文词典和资料时经常见到的。

(一)Sino

这是一个英文前缀词。根据词典释义和普遍的看法,它来自拉丁文Sinae一词。在拉丁文中,China被称为Seres,而Seres一词则来源于古希腊文。在古希腊文中,这个词据说很可能来自汉语“丝”(Silk),拉丁文Sericum一词意指“中国丝绸”。因而,演变到今天,英文中Sino这个前缀词的意思是指“汉语”或“中国”。英文China一词被认为是从古代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的发音而来。[2]在欧洲,使用China这个词始于1579年。[3]

在英文的《维基百科》中,Sino的释义通常是指中国,有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含义。[4]在《维基词典》(Wiktionary)中,拉丁词Sinae则来自阿拉伯文 (al-sīn, “China, the Chinese”)和印度梵文 (cina, or China)。

笔者在英文版知乎网站Quora上对“Sino为何指的是中国?”提问条目进行搜索,结果有两个答案。一个答案是,Sino意指中国和东方,它只能作为前缀词而不能作为独立的单词使用。在西方国家中,这个词作为连接词用来指称“中国”,如Sino-US和Sino-Japan,即中国与美国、中国与日本。另一个答案是,Sino作为对“中国”的称呼,源自古希腊。有关它的出处有两种说法,一是Sino的发音类似汉语“秦”的发音;二是它的发音好似汉语的“丝绸”。对Sino一词的含义还有另一种参考性的说法,即在古印度语中,中国被称为Cina。一些佛教僧侣把佛教中混合着梵语(BHS)的“中国”一词直接译成Cina,而日本对中国的称呼则受到了传入日本的印度佛教梵文的影响,称“支那”或“摩诃至那国”。[5]

与之相关的一个解释称,早期欧洲人是从印度那里知道中国的。在古代,印度人自称Indo,意指“祖国”或“本土”,称它的北方邻居谓Cina,即“在北方的一个外国”。梵文中的Cina源自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秦(Qin Dynasty)[6]。“印度支那”(indochina、indochine)即“介于印度与中国之间的地方”,“印度支那”中的“支那”也是指中国。除了印度梵文Cina一词指“中国”外,公元前5世纪古代波斯文献中,中国被称为Cinastan,stan指人们居住的地方。

(二)Sinology

英文Sinology一词通常被译成“汉学”,意指对中国古代和近代的语言、文化和历史等的研究。欧洲“汉学”的起源约在公元1880—1885年间。[7]《牛津词典》(Oxford Dictionary)对它的释义是:有关中国语言、历史、习俗和政治的研究;[8]《维基百科》对它的释义是指西方学界对中国思想、语言、文学、文化和历史的学术研究,它源起西方学界对中国学者有关本国文明阐释的检视;《韦伯斯特词典》(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对它的释义是指中国研究,尤其是对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和文化的研究。

世界上最早使用这个词汇的时间是1882年,源于法文sinologie,英文sinology一词的出现可能受之影响。[9]该词在《柯林斯英语词典》(Collins Dictionary)中的释义是指对中国语言、文学、艺术、习俗等方面的研究;[10]在《剑桥英语词典》(Cambridge Dictionary)中的释义是指对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研究;[11]在《英文词典》网站(Vocabulary)中的释义是指中国历史、语言和文化的研究;[12]在《自由词典》(The Free Dictionary)中它的含义是指有关中国语言、文学和文明的研究,[13]而中国文化研究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分支”[14]。此外,西欧学者使用的“汉学”(Sinology)一词通常被限定为“对中国的一种学术性探究”(scholarly exploration of China)[15], 类似于埃及学(Egyptology)、印度学(indology)、日本学(Japanology)和东方学(Oriental Studies)。按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吴江雪撰写的《论西欧汉学起源史上的重要一页》一文中的说法,16世纪初至19世纪西欧汉学是由法国人创建的,将汉学理解为“对中国的学术研究,这一提法是正确的”。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西欧汉学突破教会的束缚而深入到西欧学术界,进而在大学登堂入室,成为具有科学意义的专门学科。[16]

(三)New Sinology

从查阅的资料来看,这个词汇和提法由澳大利亚的中国研究学者率先倡导,被译为“新汉学”或“后汉学”,以区别于20世纪之前的汉学研究或中国研究。

这一提法是2010年成立的澳大利亚世界中国研究中心(Australian Center on China in the World)的学者所倡导的中国研究的“一种学术方法和知识架构”,“鼓励多方面地了解中国和华语社会(Sinophone),理解中国的现在和过去”。[17]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洲及太平洋学院中国历史系主任、澳大利亚中华全球(Australian Centre on China in the World)研究中心前主任、汉学家白杰明(Geremie R.Barme)在《论新汉学》(“On New Sinology”)一文中回答何谓“新汉学”时写道:“新汉学”大致产生于2005年以来有关这个论题及中国研究领域发表的一系列论文著述之中。 它的兴起“是对先前中国研究在学科专业以及理解上存在偏窄和缺陷的一个回应”,是基于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一种眼界更广的理解”,特别是在“旧汉学”研究中发现的过去400年里中国与世界在相互接触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经验”,并在2005年通过学者们的努力得以更新的“一种学说”。它鼓励推动对中国及世界华语社会进行多方面的认知和理解,不仅要从学术的角度,而且要从公共事务等更广泛的角度去全面地理解“中国的事情”。[18]

2017年12月,在上海举办的第七届“世界中国学研究论坛”上,澳大利亚前总理、现任美国亚洲学会政策研究所所长陆克文(Kevin Rudd)在演讲题目中使用了这个词(A New Sinology for A New Period)[19]。他在演讲中提到:自首次出任总理时起,10年来他一直呼吁推动“新汉学”研究,要重视分析和解释中国提出的一些概念对世界的实际含义是什么。譬如,在国际关系领域,中国对世界秩序、国际秩序、全球治理、国际体系和全球体系的概念化提法与西方相关提法的差别在哪里。中国研究要取得成效(an effective New Sinology),就必须采取所有可用的方法去理解中国在表达现实的国际政策立场中所使用的新词汇的全部含义。[20]

(四)Chinese Studies/China Studies、Contemporary Chinese/China Studies和China Program/Project

以上几组英文词汇是“中国研究”、“当代中国研究”和“中国研究计划项目”的意思。但依笔者之见, Chinese Studies和China Studies这两个词汇从研究的角度讲,其含义还是有区别的。首先,Chinese和China两个词出现的年代不同,词意上有点差别。其次,Chinese Studies偏重于从语言、文化和社会的角度研究中国,也有中文或华语研究的含义;而China Studies则侧重于从地理和国家的角度研究中国。最后,从查阅的资料看,虽然Chinese Studies和China Studies是两个常用词,但美国的相关研究机构的名称多用China Studies一词,欧洲的机构名称似乎多用Chinese Studies。用词不同,多少反映出欧美的中国研究在领域、角度或重点上的不同和差异,也反映出Sinology一词创立后海外中国研究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变化。Contemporary Chinese和China Studies这两个词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以研究当代中国为主。China Program/Project,中国研究计划或中国研究项目,则是研究任务和机制方式的设定及名称。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一些智库、协会或大学把中国研究放在东方学研究(Oriental Studies)、东亚研究(East Asia Studies)或亚洲地区研究的(Asia Studies)范畴之中。

二、梳理海外中国研究词汇得到的启发

目前国内学界对国际上有关中国研究的现象表述大致上有海外汉学研究、海外中国研究、国外中国学研究、世界中国学研究、海外当代中国研究等等。有学者统计,全国以这些表述作为相应名称的研究机构或研究中心大约有26家之多。这种情况既说明国内学界越来越重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在中国研究方面的动向和进展,体现了各自的关注和研究的侧重点,同时也反映了国内的专家学者们面对域外中国研究时的视角、认知和理解。通过对海外中国研究中上述几个英文词汇的查阅和初步梳理,笔者得到以下四点启发。

第一,远古时期中国文明与域外其他文明就有“某种联系”。

拉丁文Sinae来自古希腊文Seres,而古希腊文Seres又源自阿拉伯文 、古印度文和佛教梵文 。公元前5世纪,在古代波斯文献中中国被称为Cinastan。演变到今天,英文中Sino-这个前缀词意指“汉语”或“中国”,而欧洲人则是从印度那里知道中国的。在欧洲,China这个英文词在16世纪后期已开始使用,被认为是从古代中国第一个王朝——秦朝的发音而来。对Sino-一词追溯的结果说明,中国文明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波斯文明和印度文明以及后来的西欧文明在古代就知道彼此的存在,其他区域文明知道中国在欧亚大陆的“东方”,中国文明与西域以远的其他文明之间是有着相互联系的,是整个欧亚大陆文明历史生态圈的一部分。对中国的关注、了解以及近代欧洲的“汉学”研究是在不同文明社会的发展和相互接触并且不断交流的历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就其本质而言,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具有不同特点的文明之间从未间断的相互接触、认知、交流和对话。

第二,近代西欧兴起的“汉学”研究热是国际上关注和研究中国的肇始。

在以哥伦布环球探险为标志的大航海时代的推动下,欧洲文明开始向世界各地不断渗透和扩张,如利玛窦(Matteo Ricci)、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和安东尼·托马斯(Antoine Thomas)等欧洲传教士们纷纷搭船到了东方各地,而中国是他们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他们开始研究中国的语言、文化和社会,试图在中国土地上广泛传播其带入的宗教文化并使其扎下根来。与此同时,有关中国的更多信息也被传播到欧洲。在法国,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于1725 年出版了《中国简述》(Description de la Chine);1814年,雷慕莎(Jean Pierre Abel Rémusat)成为法兰西学院第一位汉语教授[21],据说英文Sinology一词是来自法文的Sinologie。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工业革命以及西方列强入侵东方、进行殖民扩张,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联系和交往越来越多,关注和研究中国的人也不断增加。但是,在笔者查阅和梳理海外中国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对一个问题一直存在困惑并且没有得到答案:究竟是谁、在何时将Sinology一词译成“汉学”,又为何把它译成“汉学”而不是“中国学”?据有关资料显示,英文China一词最早在1579年就已经开始在欧洲使用了。因此,这个基础性问题仍然需要找到答案,这一答案及相关的线索也许有助于我们了解并理解那些欧洲的传教士和西欧国家的学者当时关注和研究中国的背景及意图。

第三,要打通海外传统与现代汉学研究和海外当代中国研究之间的关系。

从公元16世纪到现在,海外汉学研究历经近500年的演变,已经成为一项专业研究工作。在这一历史长河中,一些重要研究成果不仅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海外相关国家的传教士、人文学家和智库政策专家对中国的印象、认知和评价,也表明了海外中国研究的领域和重点在不断地拓展并逐渐深化,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从语言、文学、历史、地方、人物方面的研究到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科技、军事方面的研究,再到具体的政策、战略、问题及方法论方面的研究,展现出一幅对中国进行全面、深入和长期研究的“图景和趋势”,重视和开展中国研究已经成为当下的一个“世界性现象”。从这个角度出发,笔者赞同白杰明的独到见解,他指出: “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需要一种眼界更广的理解”,“不仅要从学术上而且要从公共事务等更广的角度去全面地理解‘中国的事情’”。为此,国内学界要更多并且更深入地了解和把握从过去到现在海外专家学者对中国的各种认知,打通海外传统的和现代的汉学研究与海外当代中国研究之间的关系非常必要。

第四,借助“海外中国学研究”构建中国与世界对话合作的有效框架和平台。

笔者经上述查阅和梳理得知,海外学者从学术专业和智库项目的角度研究中国时,其英文用“汉学”和“中国研究”(Sinology and China Studies or Chinese Studies)来表述。在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国的中国研究学界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海外中国学”的表述和学科专业。把“汉学”(Sinology)译成“中国学”,其实是国内学界针对当下世界兴起中国研究热潮而对“汉学”的一个延伸译法,并把“汉学”和“中国研究”合并起来统称为“海外中国学”。[22]换言之,“海外中国学”是历史上和当下的国外学者和机构对中国进行的多角度、多领域研究的总称,“研究外国是怎么看中国的,就是海外中国学研究”[23]。因此,“海外中国学”一词的出现是国内学界和智库日益关注和重视当前海外中国研究的动向、成果和趋势的产物,也与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日渐扩大相呼应。重视和推进海外中国学研究是中国在新时代的发展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致力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搭建不同文明之间互学互鉴平台的必然要求。对海外中国研究的再研究,就是在新时代的中国与当今世界之间架起一座促进相互对话交流、增进认知理解、消除误解偏见的“桥梁”,也是向世界讲好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发展故事和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

当年,马克思、恩格斯在把握欧洲历史、尤其是研究西欧资本主义兴起过程的基础上,又潜心研究东方社会和中国历史,写下了有关中国社会以及欧洲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扩张给近代中国带来影响和冲击的一些重要篇章论述,从世界史的角度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和基本发展规律。今天,从把握新时代中国与当今世界之间依存互动的关系框架以及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视角出发,努力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尤其是推动以当下中国为重点的研究的发展,推出更多的研究成果,对于促进中国与世界平等对话、密切交流、良性互动、增进理解、形成共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对外传播能力以及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有助于讲好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使世界能够更多、更准确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发展进步和在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和中国一道共同努力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注释:

*本文一大缺憾是只用英文查阅了相关资料,故不免会有粗拙之处。——笔者注

[1]海外中国研究亦可称域外中国研究、国外中国研究和世界中国研究。

[6] Ibid.

[29] Kevin Rudd,“A New Sinology for A New Period”,Address at the Seventh World Forum on China Studies,December 10,2017.

[20] Ibid.

[22] 阎纯德:《汉学是什么》,载《光明日报》2017年6月12日。

[23] 在2019年6月21—22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与山东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70年回顾与展望:面向新时代的海外当代中国研究暨第三届海外当代中国研究圆桌会议”上,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汉学研究》杂志主编阎纯德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何培忠在会议发言中对此有较详细的解述,亦可参阅《聚焦海外中国学:今天,世界这样认识中国》一文,载《光明日报》2019年7月18日,第7版。

(作者单位: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来源:《国外理论动态》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