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呈现的品格与高度

──评纪录片《有个学校叫南开》

作者: 张军锋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7日     来源:天津日报 第16版

2014年10月,一部名为《五大道》的纪录片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后引发不小的轰动。这部堪称资深纪录片导演祖光的转型之作,让纪录片界对过去以红色题材见长的祖光有了新的认识和期待。2017年年末,《有个学校叫南开》再次引发收视热潮和媒体热议。这部六集、总片长300分钟的纪录片凝聚了祖光导演两年的心血,在影像表达、思想深度、历史呈现等几个方面的探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国内人文纪录片的发展潮流具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麻花结构”:动感而丰富的电影化表达

如何展示南开厚重而丰富的历史脉络?如何编织灿若群星的南开人物的精彩故事?如何表达独一无二的南开精神?祖光导演说:“我们运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每一集都以动态化的影像语言,把几条叙事线索‘拧’在一起,这种‘麻花结构’的叙事方法尤其适合人文历史纪录片──把复杂的思想、复杂历史背景、庞大的历史信息、主要人物命运等多条故事线,像拧麻花一样形成完整的叙事链条。”

祖光导演所说的“麻花结构”,既是把多条故事线紧密交织在一起的结构方式,又是我们常见的平行蒙太奇的电影叙事方式。这种叙事方式既完成了多重复合的复杂历史叙事,又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效对接。如果说《五大道》把镜头对准天津“五大道”这个独具特色的风情街区、建筑和名人名宅,讲述小洋楼里的人物、事件和与其相关联故事的话,《有个学校叫南开》则更多把目光聚焦于南开学校的创立、崛起、曲折和辉煌的历史脉络,聚焦于承载着教育救国梦想的南开人和南开精神在今天的传承。通观全片,从第一集到第六集大约至少有八条叙事线索:南开学校的百年历史及“允公允能”的南开校训的形成与发展;天津城市命运的变迁及近代中国从屈辱、抗争到解放、新生的历史;校父严修创办南开及平静离世;张伯苓的一生与南开的前世今生;周恩来、曹禺、梁启礼、郭永怀等著名南开校友与南开;南开话剧社的历史与《一元钱》的筹备到演出;南开体育教育与南开大学龙舟队的参赛;从何廉创始的南开经济指数到刘刚的经济调查,等等。这八条线索如八个不同的乐器从独奏、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直至八重合奏,从起始、推进、曲折、奋斗直至高潮,从寻路、私立、青春到风波、南迁、归来,构成百年南开从国难中诞生,为生存而寻路,为自强而探索,以独具特色的“公能”教育为中国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为中华独立与振兴作出巨大贡献的雄浑乐章。

这个“麻花结构”撑起的“八重奏”,完成了多重复合的复杂历史叙事。从严修、张伯苓在风雨如磐的中国以毁家纾难的悲壮气概,创办并撑起“私立”南开的一片天;从宁恩承掀起的《轮回教育》风波、张伯苓出走,到何廉的天津经济调查和“允公允能”校训的形成;从周恩来、曹禺时期的南开话剧社,到张伯苓把奥林匹克引入中国的体育梦想、飞毛腿郭毓彬和南开篮球队创造的南开奇迹;从南开几所学校被日军炸毁、举校南迁大西南,到创办重庆南开,共办西南联大、蜀光中学,在大西南留下南开血脉;从南开“归来”在天津复校,院士夫妇何炳林、陈茹玉,“两弹”功勋烈士郭永怀相继归来并创造奇迹,到毛泽东、周恩来相继视察南开;南开丰富多彩、起伏跌宕的历史被有序而巧妙地编织成一首雄浑的乐章和壮丽的史诗。在这部厚重的史诗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南开在国难中创建的悲壮、在浴火中重生的涅槃、几代南开学子青春的绽放,又可以感受近代中国屈辱中的冷风苦雨,龙蛇杂居、开风气之先的“洋埠”天津的市井风情,通过南开这独特的一扇窗,领略近代中国及其缩影天津的百年沧桑。

与“麻花结构”支撑起来的多重复合的历史叙事相对应的,是与解说语言、音乐、情绪高度契合的动感而丰富的影像表达。从始至终,全片在庄重、沉着、激昂、缅怀的情感基调中,像“蓝色多瑙河”一样在千回百转中荡气回肠地一泻而下。贯穿全片的几个南开现实故事都是用纪实段落呈现的,人物表情丰富、镜头有张力,叙述精炼,给观众印象深刻。情景再现搬演含蓄而生动,弥补了历史影像的缺憾,却没有违和感,与历史影像很好地融为一体。而这些时空跳跃的故事和段落之所以能够自然转换、和谐统一,与编导者巧妙利用声音、图片、场景、特技等多种高超的电影化剪辑手段密不可分,尤其与行云流水般动感丰富的镜头语言密不可分。

文化品格:地域文化与个性化的历史呈现

讲述南开的历史,离不开天津这个浓缩了中国近代历史沧桑的大舞台,离不开老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和文化。

在天津开埠之年出生于富裕盐商之家的南开“校父”、晚清翰林严修身上,既有天津卫盐商之家的精明,又有天津传统诗礼之家科举教育下读书人的家国情怀,还是从小就沾染了“新学”的一位知识分子。小于严修16岁、出身教书匠之家的张伯苓,因为家贫在14岁那年报考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老师是洋人,课本是洋文,学的是几何、测量、天文”,是伴随着洋务重镇在天津最早一批“新学”培养出来的“新人”。这两个南开学校的创建者是近代天津文化的“产儿”,举手投足里都带着老天津的“范儿”。张伯苓身上“越倒霉越剃头刮脸”的劲儿就是很典型的天津人的幽默。以总务科科长华午晴为代表的“四大金刚”等来自沧州、静海的南开工友在学校经营和教学上的绝活,以周恩来、郭毓彬、宁恩承为代表的南开学子,这些形象鲜活的南开人物,让观众领略了老天津的风华绝代。

因南开系列学校的出现,使天津老城南门外的一片洼地成为南开区。南开学校校门外繁华一时,就像北京的大栅栏、上海的城隍庙一样的天津南市,同样成为这个城市的老相册;出没在南市里搞经济调查、西装革履说话夹带着洋文的南开经济学家何廉,在租界里争相购物的末代皇帝溥仪的两个妃子,一到天津就奔南市的张作霖,让老天津呈现出清晰的质感和温度;而《话说天津卫》的电台栏目和主持人刘哲,让观众领略了天津卫独有的风情……这散发着天津味道的一切,给全片涂抹了一道浓浓的人文底色,为南开学校搭建了一个活跃其中的历史空间。

作为对前人功业的记述、缅怀或总结的历史,有着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人文历史纪录片呈现历史的手段也有多种形态,有严谨客观的记述,也有充分调动各种影像手段的个性化呈现。但做足研究的功课,是完成一部高质量纪录片的前提。

“挖掘鲜为人知的历史,以做学问的态度创作纪录片。”对于《有个学校叫南开》,祖光很看重其厚重的历史意义和文献价值。为了搜集素材、采访拍摄,祖光率团队走遍大江南北并远涉欧美,以锲而不舍的执著追踪着南开的百年足迹;以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挖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这些珍贵的史料并没有生硬地排列,而是与南开学校生存与发展所处的文化时空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转化为一个个生动精彩的故事和细节,让我们如此清晰地看见周恩来和郭毓彬“一文一武”在南开的身影;看到“轮回”风波中张伯苓为了南开的尊严不惜让南开停摆断然离校的决绝;看见周恩来和吴国桢这两个当年要好的同学、后来国共两党的“重臣”,在重庆张伯苓家中谦谦君子般地一次次争论;看到108岁的叶谦吉在住了78年的重庆老宅中,怀念自己的爱妻和他们一起走过的重庆南开的艰难岁月……

正是有了这些有温度有情怀的精彩故事,一个个个性鲜明、灵魂高贵的南开人物才如此深刻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而南开的历史也因为这一个个闪烁的群星而不再是一部冰冷的书卷。比起那些严谨但缺少生气,客观但缺少情怀的历史呈现方式来说,这种灵动而飞扬、雄浑与雅趣兼备、地域文化和年代风格都十分浓郁的呈现,无疑具有更高的文化品格。

精神高度:对教育的终极思考

评价一部纪录片水准的高低,思想深刻与否和能够达到的精神高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有个学校叫南开》将近代百年中国历史、近代天津领风气之先的命运和旧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这几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共同推进,参照人类历史长河大坐标系,立体化了近代历史,运用平行蒙太奇等手段,将每一集均用动态化的叙事方式呈现。时尚化的解说语态、明显的时代语汇特征、电影剪辑方式、电影化专业品质……这一系列表达手段和方法的立体呈现,给予观众多维度的心灵体验。而最重要的是,“这部纪录片反映了我们当下的哲思,处处直击现实,我们该思考如何教育并培养出世界级大师来。”(祖光语)这部片子不光是讲述南开的历史,也表达了一种对教育的反思。

1924年的年末,原本忙于寒假前考试的南开,突然间停摆了。这场风波竟是因为23岁的商科学生宁恩承一篇名叫《轮回教育》的短文引发。全体教师不惜罢课要求张伯苓校长立即开除宁恩承,而处于风口浪尖上的张伯苓竟离校出走。宁恩承直指教育荒诞的文章,挖苦、讽刺、批判、揭露,毫不留情,字字如芒在背,不但指出南开大学办学中始终困扰张伯苓的难题,也让今天的大中学校长和教育家们无法回避:教育不应该为教育而教育,更不能被所谓的“先进”和“洋博士”们绑架,必须要解决中国当下面临的实际问题;如果不能解决中国急需解决的难题,拥有多少个留洋博士、拥有多少项高大上的国家课题、拥有多少座高大巍峨的教学楼和实验室又有什么用呢?

1928年,张伯苓主持制定了《南开大学发展方案》,直面教师偏重西洋的弊端,提出“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办学原则,把南开培养出的学生定位为“土货”,把“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确定为南开校训。以培养具备现代化的理论才能和实际工作的能力,胸怀天下服务中国的优秀人才为目的的“公能教育”思想,是南开办学理念的凝结,也是历百年而不息的南开精神的内核。

为了深刻展示南开精神,本片匠心独具地设计了三组贯穿全片的现实故事,展开今天的南开师生与南开先贤们的精神对话:今天的南开戏剧社与上世纪20年代南开戏剧运动;南开龙舟队与张伯苓创造的“三点半”体育时间和二三十年代南开体育的辉煌;刘刚教授对京津冀环境的实地调查与何廉教授的南开经济指数和本土经济研究。这三组“古今对话”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反映出独特的南开精神和南开办学理念:训练综合艺术感知和关注社会现实的艺术教育;训练团队精神和个人体能的体育教育;以了解中国、解决现实问题为宗旨的“本土化”教育。这些教育内容似乎都是课堂之外与升学没有太多关联的“无用”教育,但对于青年学子的身心健康和锻炼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无疑至关重要,包括南开开展的青春期教育和仪容教育也是这样。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丰富多彩的“无用”教育,南开才培育出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与北大、清华、复旦并肩的百年名校。

正如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所说,《有个学校叫南开》“从历史与现实、西方与东方这样多层次、多角度的交融中,展开对南开的阐释。它以个性问题呈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以历史的角度,让我们看现实;以教育的问题,让我们看社会发展。”因此,无论从题材、主题,还是艺术表现上,《有个学校叫南开》都堪称是2017年中国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收获,堪称是一部值得纪录片同行致敬的大片。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影视处处长)

(原载《天津日报》2018年6月29日第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