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抗日战争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专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张宏志

作者:张宏志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15日    

(本刊记者)樊宪雷 杜栋

 

编者按: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学术界和社会上对一些与抗战有关的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大加深了人们对抗战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推动着抗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但值得我们警惕的是,讨论中也出现了一些似是而非、歪曲历史的言论,极易在社会上造成误导。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张宏志,请他就如何定位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作用、如何看待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等热点话题,进行全面深入、正本清源的阐述,以期能帮助人们更客观公正地看待那一段重要的历史。

 

为什么说抗日战争中敌后战场的建立对于争取抗战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

 

记者:在近年来抗日战争史的研究中,以及在近期的一些影视作品中,出现了关注和表现国民党政府指挥的正面战场的热潮。与此相关,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之间的作用对比,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有人认为,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为抗战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而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则居于次要位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张宏志:关注和表现正面战场的作用,这本身是一件好事,对宣传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光辉历史,促进海内外爱国者特别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大团结,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也要看到,有少数人是在借宣传正面战场的作用,贬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重要性,这就是完全错误的了。

抗日战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实现全民抗战创造了前提。其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正面战场上爱国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取得的相应战果,当然应该予以充分肯定和适当宣传,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由于我们过去对正面战场宣传得较少,很多人感到新鲜,再加上一些人只看重作战规模,热衷于正面战场上规模宏大、场面热闹的会战,因而对于水银泻地般无孔不入、滴水穿石般坚韧不拔的敌后游击战争产生了轻视,甚至有人怀疑敌后战场的重要意义,质疑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对于敌后战场的作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认识。

记者:请您具体谈一谈,为什么要建立一个敌后战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战场?建立这一战场有什么重要意义?

张宏志:首先我们要知道,中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国力、军力差距,中国的抗战不仅是中国军队的对日作战,而且是一场全国人民争取民族生存的殊死搏斗;中日之间的斗争,也不单是两国军事力量的比拼,而且是两国综合国力消长的较量。因此,中国要赢得战争胜利,不能仅仅靠政府军进行片面抗战,而要依靠人民大众实行全面抗战。抗日战争中,为了维护国共之间的统一战线,共产党军队只能避开国统区向敌后发展,而这恰恰为共产党摆脱国民党政府的限制和压迫,放手发动群众,开展人民战争,创造了发展空间。

 

所谓“敌后”,是指敌人后方,也就是敌占区、沦陷区。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于敌强我弱和国民党军队的单纯防御战略,中国大片国土沦于敌手,从而使得在敌后开展大规模游击战争,建立相对独立于正面战场的敌后战场成为可能。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由于其阶级性质、执政地位和抗战方针的不同,分别指挥和领导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形成了中国抗战中两个领导中心、两支武装力量和两条抗战路线、两个抗日战场并立的局面。与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不同,敌后战场是共产党领导敌占区人民开辟的争取自身解放的战场。当日军挟优势军力大举进攻,正面战场接连失利,国家面临存亡危机之际,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发动游击战争,唤起沦陷区民众,逐步建立和扩大抗日根据地,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为逆转敌我军力优劣之势,发挥了正面战场无法替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敌后各抗日根据地,人民觉悟的提高,社会组织的完善,政权机构的巩固,军事力量的壮大,为后来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新国家和朝气蓬勃的新社会准备了条件。这其中的重大意义,更不是单纯以作战规模的大小所能衡量的。中国近代以来,在反对外来侵略斗争中,从屡战屡败到不断走向胜利,转折点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之所以会出现这一转折,关键就在于动员了亿万人民群众,实行了人民战争,而正是敌后游击战点燃了这场人民战争的燎原之火。因此,可以说抗战中敌后战场的建立,对于争取抗战的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

记者:从军事上看,敌后战场上开展的游击战争发挥了什么作用,具有什么优点呢?

张宏志:敌后游击战争是一个战略概念,既包括战术意义上的游击战,也包括在有利条件下进行一定规模的运动战和必要的阵地战。就军事意义而言,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不仅牵制了侵华日军的大量兵力、拖住了日军的进攻步伐,而且通过在沦陷区建立根据地,逐步实现了收复国土、解救人民的目的,同时也破坏了日军以战养战的战略企图。这种对敌人后方的深入持续打击,本身就是一种战略上的攻势作战。到抗战胜利前夕,正面战场弃守的沦陷区已大部分成为了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一亿多人口的领土得以光复,敌占区被压缩成了点线孤岛。仅从收复失地这一点来看,敌后战场取得的成果也是无可比拟的。在正面战场的作战中,国民党政府和军队也付出了相当的努力,其间举行了较大规模的22次会战,有些战役也获得了胜利,但作战样式大多为防御作战或防守反击,在战略和战役、战术上明显缺乏机动作战的思想和攻势作战行动。虽然在正面战场的许多战役中国民党军队也曾积极作战、牺牲惨重,但作战效果并不理想,除滇缅反攻外,收复的国土极为有限,以至于后来日本战败投降时,国民党政府会命令本应弃械就俘的日军保持武装,继续抗拒包围他们的解放区军民,等待远在大后方的国民党军队赶来受降。特别是在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望,日军已成强弩之末,但正面战场仍然丢失了豫湘桂大片国土,更使全国人民深感失望。两相比较,单纯的军队抗战、阵地防御与全民抗战、机动作战的得失优劣,一目了然。

记者:关于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在抗战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请谈谈这种战略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应该怎样认识二者的合作关系呢?

张宏志:两个战场虽然在指挥体系上相互独立,在战略上又是密切配合的,应该说二者是互为犄角、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既不能扬彼抑此,也不能扬此抑彼。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一个整体,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这个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抗战的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抗战初期的防御阶段,日军的主力用于正面进攻,正面战场承受了日军的主要打击力量,为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提供了有利时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因兵力分散、后方空虚,不得不停止大规模进攻,回师以巩固占领区,此时敌后战场牵制了侵华日军的主力,为正面战场的稳固创造了条件。两个战场相互配合,陷侵华日军于两面作战的境地。这种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是中国能够坚持长期抗战的关键因素。正是敌后战场的建立,为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争取战略主动,形成有利于己的战场态势和战略局面,最终夺取战争胜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为什么说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能够在敌后生存和发展?

 

记者:抗战中为什么只有共产党军队能够在敌人后方落脚生根呢?其中的秘密是什么?

张宏志:秘密就在于共产党奉行的是一条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要发动群众不是仅靠宣传鼓动,也不能仅仅诉诸于民族大义,除了要以自身坚决的抗日行动取信于民外,最根本的是要服务群众,为人民谋利益,把争取民族解放与争取人民解放有机结合起来。

在敌寇疯狂入侵、军队节节败退、政府弃地南逃、土匪会门蜂起、人民惶惶无依的危难时刻,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逆势北上、恢复秩序、保护群众、安定民心,使人民在黑暗中看到希望,从而迅速赢得人民拥护。在建立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合理负担、减租减息等一系列改革,减轻了人民身负的封建压迫,发展了生产,改善了人民生活;共产党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更是使久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压迫下的中国人民首次尝到当家作主的滋味,这一切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抗日救国的积极性,使人民群众既有了抗战之心,也有了抗战之力,掀起了争取民族解放和自身解放的热潮。当时,在各个抗日根据地都出现了“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感人场面;而处于残酷战争环境中的游击区,人民群众更是男女老幼齐上阵,直接地无保留地投身于抗日斗争之中,并以其极大的热情和智慧创造出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围困战、水上游击战等无穷无尽的战法战例。游击战争能够超越山地的限制,发展为战略性规模,靠的就是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这在当时被称作是建立“人山”,也就是人民力量之山。正是这种来自亿万人民的支持,成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和抗日政权的坚强后盾,使共产党的力量在敌后落地生根,越“抗”越大。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恰好反映了这段历史,这就是传唱至今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中所说的“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就是时代亲历者对这段历史的真切描述,生动地阐释了必须把坚持抗战与服务人民紧密结合起来的道理。

反观国民党方面,囿于其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惧怕并压制人民群众的力量,以统一军令政令为名,行维护专制独裁统治之实,因此不可能发动人民群众实行全面抗战,只能实行一条单纯依靠政府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只会单方面向人民索取,要求人民无限制作出牺牲,而不能满足人民最基本的需要。正是由于心目中没有人民,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才会以军事需要为由,作出黄河决堤、长沙焚城这样漠视人民生命财产的决定,国民党政府才会在大后方施行“抓壮丁”这样的兵役弊政。这样的军队和政权,一旦到了敌后,失去了统治地位,除了与民争食,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任何服务,抗敌不足,扰民有余,最终只有失败一途。其结局不是逃跑就是溃散,甚至投敌充当伪军。

记者:是不是国民党政府没有认识到敌后战场的重要性,从而给了共产党发展的机会?

张宏志:应该说国民党在战争中也逐步意识到了敌后战场的重要性。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曾说过,第二期抗战以游击战为主。为此,国民党军队曾向共产党方面学习游击战法,并请共产党派人协助举办了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由蒋介石亲兼训练主任,由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任副教育长,请八路军的教官对国民党军队的军官传授游击战经验。但是,由于国民党军队的阶级性质所决定,虽然教者倾囊相授,共产党军队的游击战法却是他们无法复制的。国民党政府在敌后曾部署了不少军队,建立了冀察、苏鲁两个战区,但都因脱离民众而战力薄弱,反过来又因抗战不力而更加丧失民心,恶性循环,越“抗”越小,最终无法长期立足。

记者:现在有些人认为,与国民党军队进行过的大规模会战相比,共产党军队进行的游击战是零敲碎打,起不了主要作用;而另有一些所谓“抗日神剧”,则渲染得很夸张,给人们一种轻松浪漫的印象,似乎在敌后作战很容易。应当怎样去纠正这些误解呢?

张宏志:对于敌后战场的误解甚至曲解、污蔑,其实是早已有之。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就攻击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后抗战是“游而不击”、“趁机坐大”,近年来又有人以披露“真相”为名,重拾牙慧,进行炒作。而我们一些正面宣传敌后抗战的影视作品中,又出现了一些背离真实历史环境的描写,主要是因为缺乏对敌后抗战背景和意义的深刻理解,单纯追求战斗场面的热闹和刺激所致。结果是使许多青年人对敌后抗战的艰巨复杂性产生了逆反心理,以为进行敌后游击战争不需要经历艰险残酷的斗争,除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少数规模较大的战役、战斗外,似乎也没有多大战绩可提。这就要求我们对敌后的战场环境有一个正确认识。

共产党军队能在敌后坚持和发展,除了懂得和善于发动群众,还要经受住严酷战场环境的考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是有政治信念的军队,处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有着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有在长期残酷战争环境中锻炼出来的顽强战斗意志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有着以弱胜强的历史传统和高度自信,决定了这支军队能够在敌后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战胜一切困难,不断发展壮大。

敌后战场位于敌人的心腹地带,威胁日军的后方安全,阻碍了日军对于占领区的压榨和利用;敌后游击战不分时间地点,随时随刻地消耗着日军的有生力量,形成难以愈合的出血伤口,这些都是日军绝不可能容忍的。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因此,任何武装力量到敌人后方长期坚持,只能是在奋斗中求生存、求发展,绝不可能“游而不击”,更无法安然“坐大”。特别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作战日趋消极,日军更是集中力量对付威胁其后方安全的抗日根据地,开展所谓的“治安肃正作战”。这种作战不仅是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是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手段以及情报斗争和特种作战为一体的“总力战”。其间,日军在战略上采取封锁包围、分割蚕食等手段进攻、压缩根据地,甚至不惜采取残酷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以图毁灭根据地的生存条件;在战术上采取“铁臂合围”、“捕捉奇袭”、“纵横扫荡”、“反转电击”、“辗转抉剔”等种种战法,花样不断翻新,无所不用其极。这就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战武装要在其中生存和发展的战场环境。其艰难复杂程度,是一般军事力量无法承受的。

记者:也就是说,共产党的军队实际上根本就不存在所谓“游而不击”、“趁机坐大”的条件。

张宏志:准确地说,应当是“越打越强”、“越打越大”。共产党的军队力量日益壮大,靠的就是抗战坚决,是靠打出来的。只有坚决抗战才能获得人民拥护,也才能锻炼出坚强的战斗力。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经历了一个发展——缩减——再发展的波浪式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在与日军的反复较量中不断锤炼成长起来的。经过这种锤炼而形成的强大战斗力,也是日后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能够战胜数量、装备均占优势的国民党军队的重要原因之一。

部队的战斗力是在战场上摔打出来的,在国民党正面战场上亦同此理,凡是对日作战较多的部队,其战斗力就比较强,国民党军队中的“新一军”、“新六军”、“五军”、“十八军”、“七十四军”等所谓“五大主力”,莫不如此。反之,作为蒋介石亲信的胡宗南,所部一直享受着种种优待,但由于长期用于包围监视陕甘宁边区,疏于抗战而一味扩充实力,虽在抗战胜利时发展到数十万众之多,却在解放战争中暴露出是国民党嫡系部队中战斗力最弱的一支,在国民党军队兵力优势最大的西北战场上完败于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这也为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坐大”,提供了一个恰当的注脚。

记者:近年来,还有人在网上炒作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阵亡将领的数量和级别高于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以此作为贬低共产党军队抗战功绩的依据。您认为应当如何看待这种论断?

张宏志:这种论断完全是荒唐的。首先要明确,所有在抗战中牺牲的爱国将领和官兵,不管是来自哪一支军队,都是为民族解放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都值得后人永久地纪念。但是,仅以牺牲将领的多寡来衡量军队在抗战中的贡献,是十分片面的,关键要看是否实现了作战目的。将领牺牲多寡,与军队规模、战场环境、作战样式、战役成败等有着很大关系。如果只以牺牲将领多少来论贡献,那就只有作战失利甚至全军覆没部队的贡献才是最大的,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

就实际情况而言,所谓共产党军队将领牺牲很少的说法也是十分错误的。因为这种说法是以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时,国民党政府给的编制为依据的。比如,国民党政府只给了八路军三个师的编制,致使红军中许多著名战将都只能降格任职。八路军中的团长,大都是红军时代的师级干部。随着敌后抗战的发展,八路军每个师都发展为方面军性质的战略区,全军发展为近百万人的规模,但由于国民党政府的限制,正式编制仍然只有三个师。新四军更是在国民党政府发动的反共高潮中被撤消了番号。如此一算,共产党军队中牺牲的将领,得到国民党政府承认的,也就只剩左权将军一人了。而实际上由于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战场,各级指挥机构身处四面受敌的险境之中,牺牲的高级指挥员是很多的,其中军分区一级的干部就相当于国民党军中师旅一级的将领。据统计,共产党军队的规模虽不及国民党军队,但牺牲的旅级以上指挥官却不少于国民党方面。敌后根据地斗争中牺牲的地委级以上的党政干部,也有很大数量。就牺牲将领的身份而言,左权将军作为指挥整个华北抗战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兼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作为在指挥体系上独立于国民党军队的一支抗日武装的统帅部成员,其在中国抗战中的实际地位也远在任何国民党军牺牲将领之上。此外,在整个14年抗战中,东北抗日联军牺牲的将领,也是绝不允许忘记的。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记者:关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毛泽东19415月在为中央起草的党内指示中就指出:“共产党领导的武力和民众已成了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自此,“中流砥柱”就成为中共在抗日战争中所发挥作用的形象比喻。但近些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有人提出国民党才应是中流砥柱,而共产党不可能发挥这样的作用。对此,您如何看待?

张宏志:这种争论,在抗战结束那一天起,在国共两党之间就出现过,但也早有公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海峡两岸交往的增多和国共两党关系的重新建立,关于抗日战争中两党地位的争论又有所抬头。对此,应该站在全民族抗战的高度,对两党的历史贡献给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国民党和共产党分别领导了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历史性贡献,但其中确实也有一个谁引导谁、谁代表了中国未来希望的问题,可以不区分首从主次,但不能不明辨是非曲直。这样才能正确总结历史经验。

有些人认为国民党掌握着全国政权,统治区域和掌握的资源和兵力远远超过共产党,应该是中国抗战的主导力量。但实际情况是,在整个抗战问题上,始终是共产党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国民党始终是处于被动地位。

九一八事变之后,国民党政府不战而弃东北,面对日军的步步进逼,不敢应战,寄希望于列强控制下的国际联盟的干预,而共产党在事变第二天就发出了号召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宣言,并派遣党员干部深入东北各地组织抗日游击战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也于次年四月发布了《对日战争宣言》,表明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和红军在法律上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

在华北危急之际,国民党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对外妥协退让,对内镇压民众抗日救国运动,是共产党不计前嫌,首先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积极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后来的全民抗战创造了条件。

在抗日战争初期大片国土沦陷之后,抗战进入最困难时期,国民党内亡国论甚嚣尘上,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力量在敌后的发展壮大又心生恐惧,导致了国民党政府抗日态度动摇、反共意识抬头,对外试探求和,对内限制、压迫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抗日活动,许多国民党军将领率部队成建制叛变投敌,是共产党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方针,为中国抗战的前途指明了方向,并以既团结又斗争的方式阻止了国民党分裂统一战线和对日妥协。共产党军队以数万之众,在缺乏外援的情况下挺进条件最艰苦的敌后战场,长期浴血奋战,先后杀伤日军数十万、伪军上百万,自身无一支部队叛变投敌;八路军、新四军的统帅机关深入到敌后战场,朱德、彭德怀等最高指挥官不避艰险,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不断创造出以弱胜强的奇迹,这些都为全国军民作出了表率。尤其是共产党创建的抗日根据地,以其政治的清明、民生的改善、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团结,使全国人民真切感受到了抗战胜利的希望,看到了中国社会焕发新生的曙光。

所有这一切众所周知的事实表明,在抗战问题上,共产党始终引领时代的潮流,而国民党则始终处于被批评、被推动、被鞭策的地位,其间谁引导谁的问题不言自明。

记者:近来还有人提出,国民党方面也有人表述过长期抗战的思想,毛泽东提出持久战思想不过是当时的共识。请您谈谈国共两党在抗战方针上的异同,毛泽东提出持久战思想有什么战略意义?

张宏志:客观地说,由于中日两国国力、军力的差距,在抗战初期遭受一系列失利之后,中国很多人都已认识到了抗战的长期性。但是,全面阐述持久战思想的,只有毛泽东。

国民党政府在毛泽东持久战思想的影响下确实也曾提出过长期抗战的方针,但这个方针依然是一个片面抗战的方针。国民党的抗日名将白崇禧曾将这一方针概括为“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但这也只是单纯的军队作战方针。事实上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军队罕有主动出击,只是进行被动防御作战,“积小胜为大胜”已无从谈起,牺牲“空间”换来的“时间”并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说到底只剩下了一个“拖”字,就是以拖来等待国际形势发生有利于己的改变。国民党政府直到珍珠港事件之后,才随美国一起正式对日宣战,就是奉行这种以拖待变方针的表现。

而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就是要在战略相持阶段依靠发动人民奋起抗战,逐步扭转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最后夺取抗战的胜利。这种人民战争的战略方针,是当时中国唯一一种立足于依靠自身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方针。如果说国民党的长期抗战是以空间换时间,核心是以拖待变、依靠外援,共产党的持久战也可以说是以时间换空间,通过长期抗战壮大自身力量,削弱敌人力量,逐步瓦解敌军的统治,最终收复国土,核心是人民战争、自力更生。事实证明,共产党的战略方针不仅赢得了抗战的胜利,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并且深远影响了以后的世界。以上这一切都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过去,由于国民党政府后来发动反人民内战的历史原因,我们对于正面战场的作用宣传得不够。今天,为团结海内外一切爱国的中国人,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展现了正面战场在抗战中的历史作用。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民族历史的高度负责,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历史的高度自信。同样,为了对历史负责,我们也不能对轻视、贬低敌后战场的错误言论不作批驳,更不必讳言国民党政府在抗战中犯下的错误。因为,正是国共两党在两个战场上的不同表现,决定了中国人民的人心向背,决定了新中国取代旧中国。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今天,我们回顾历史,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只有正确地认识这段历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胜信念。